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为何人生这么难?为何难阶层穿越?因为你被自己的大脑欺骗了!

2024-01-11情感

为何人生这么难?为何难阶层穿越?因为你被自己的大脑欺骗了!

谢美荣

内容:

一、知己

  1. 人这个产品说明书和使用手册--碳基--恒温--水介质--高消耗;
  2. 人性--第一属性(生存)和第二属性(竞争);
  3. 大脑决策机制--进化目的决定论--小模型(多样性)、平面思维、线性思维。

二、知彼

1、社会--能量分布、层级结构、非线性运行、概率社会;

2、竞争形态--五位一体。

三、知己知彼--改进我们的思维和方法。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我们究竟知己多少知彼多少?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们究竟「知」了多少?

实际结果令人震惊:绝大部分人穷尽一辈子学习,还是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也就是说不「知」,既然不「知」,那怎么「知行合一」呢?老是感觉错的,老是怀疑不对的,怎么还可能「行」得下去呢?

一、知己。

知己的己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己先是共性的,然后才是单独自己。

(一)、共性的己。

共性的己有三块:

1、人这个产品说明书和使用手册--碳基、水为介质、恒温--需要水和热量--家居地聚集,进化方向--碳基-硅基, 碳基文明的极至最可能的就是碳基+硅基,即碳基文明智能化到无人化,用硅基智能设备替代绝大部分碳基人,如进化到这一阶段,人类的社会秩序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2、人性(人这个产品的运行模式)--高消耗--生存大问题--竞争能量--竞争模式;

3、人脑的思维模式--人这个产品的指挥中心--自己认为的和人脑实际模式是否相符。

人类是碳基生命;由于碳基生命以水为介质,所以不管是高温还是低温,都能够让我们的细胞彻底崩溃;再加上人类是恒温动物,要维持恒温,必须维持足够的能量消耗--碳基加上恒温,就使得人类这个产品是高消耗的产品。

水为介质加上高能耗,就决定了人类对居住条件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哪些是宜居和哪些是不宜居。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23.74倾角,就决定了热量和水分在地球上的分布,最宜居的就是这个23.74为中轴上下各加减10度,即13-33度这一区域是人类最宜居的。

中国海南三亚是18度,山东济南是36度,每跨一度距离是111公里,中国近2000公里宜居长度,上海到武汉直线距离约700公里,这样计算出来,中国的大致宜居面积。

地球绕23.74轴转动,结果就是在这一纬度的离心力最大,所以足够长的并且中间没有高山阻挡的大河基本上在这一纬度入海--也就是说在这纬度淡水资源也丰富。

一个国家如南北跨纬度大,经济越发展,较高纬度的居住的人一定是朝低纬度迁移的,这就是中国东北居民往南方移的最本质的原因。

人的属性就决定了人性和国家属性。

人这个产品既然是具有主观意识的高能耗产品,那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和竭尽全力为自己的生存而争取到尽量多的能量--再多都不嫌多。

人类的第一性是生存属性(主观意识);第二性是竞争属性(生存加上高能耗,再加上资源有限)。

人性可分为单一人性、集体人性(乌合之众)、时间空间人性(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周期、不同层级)。单一人性可以看【人性的弱点】,集体人性可看【乌合之众】,时间空间结构人性可看【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生存和竞争属性,引导着碳基生命的进化。

国家这个天然的能量区域和人类生存的匹配度,决定了国家属性--宜居程度、规模程度。先天规模大的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的底气,竞争成败围绕着总规模上下波动。总规模大的,只要系统设计不太差,竞争胜出的概率极大;即使在效率增加的关键时段输了,只要自己不乱阵脚,迟早还会赢回来的。

就如中国,优越的天然条件,造就中华民族挟人类文明发源地优势遥遥领先,只是在农耕文明朝工业文明跨进进落后了三百年,现在又重新回来了,只要在可能的量子时代不掉队(应该难掉队了,因为当下全球化,全球各种信息传递非常快;同时量子技术又要大量财富去支撑,当下全球没有几个国家能拥有大量财富),中国以国家为系统的竞争单位就会在世界强者之列。

竞争的最终目的和竞争过程是否相匹配,这应该是由进化的目的 和路径决定的--层级优先决策机制--高层级目的决定低层级一切 。进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要达到「进」路径就是优胜劣汰,要优胜劣汰,那就必须有「众」,有众才有比,有比才有拼,有拼才有胜。所以进化的算法就是多方拼杀,剩者胜出。所以要进化,那就必须多样性。要达到多样性,那就采用简单参数的竞争模型,而不能采用多因子多参数的复杂的大模型,大模型基本上是和多样性相矛盾的。

想清楚了这个,就明白了 为何人类大脑决策是简单因子的小模型决策--为了不断进化

人是通过感知器官感知外界,这些感知器官就是眼、耳、鼻、皮肤和神经。这些感知器官所判断出的信息关系到人类的七情六欲,而七性六欲又关系到人类的危险和安全方面的生死攸关的事,所以必须直接作出相应反应--人类亿万年以前生产工具原始阶段,面对的几乎都是关系的生死的事,所以这些七情六欲的事就刻进了人类的基因--优先决策优先反应。就如当下计算机算法中的「小模型」--参数少,自然运行速度快,决策就快,相应地错误或失误率也高。

随着人类生产工具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安全性得到大大保障--即好多七情六欲相关的事并不影响到人类的生命,但基因里的算法没有相应改变--即人类大脑决策机制还是小模型决策优先,而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好多场景已是非常复杂--参与的人数很多、持续的时间很长、影响的因子很多,这已是概率游戏了,小模型决策并不合适,而是要采用多因子多参数的大模型。

这就是人类大脑历史传承下来的小模型决策去处理应该用大模型来处理的事件,就是这个错配,让绝大部分人努力一生,还是没有起得应有的成绩。

把人类、人性、人脑的思维模式三者统一起来,可以得出共性的结论;

人类自诩为高智商的高等动物,其实是非常肤浅的--受自己的七情六欲所蒙蔽,对大多问题浅尝即止、只看表面不探究本质、满足于感官刺激而不愿意接受延迟满足。

人类都是只有短暂记忆和浅表感知的,这样的思维特征就使得对最近的经验和记忆赋值最大,这样加权平均下来,就形成了人类的 平面思维 和 线性思维 的思维模式。真实 社会是多维 的,我们目前的认知是四维的,即三维再加上时间维度;力的方向是直线和曲线交织在一起的,就以每个时点停下来,每个力的方向都是直线--离心力,脱离中心化约束,这个每一个时点,对宇宙天体来说是极微小极短的时点,但对有效生命不过50-60年(按10-70岁时段算)的人类来说是足够长,所以人类基因中记住了这个直线运动的模式;但连续起来每一个急速脱离中心化势力控制而作直线运动的力,在还没有完全脱离中心化势力控制之前,又在刚脱离的那一一刹那随后的时点,又时刻被中心化势力控制,所以又形成了向心力,离心力和向心力交织控制的结果,就是世界万物连续状态看都是 非线性运动 。

七情六欲所驱使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七情六欲本身,即七情六欲也是个具有灵性的生命体一样--一切为了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是怎么样的呢?ALL IN,一次性全部投入,就如飞蛾扑火、痴情女子为爱粉身碎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搞地下工作的女子很少叛变的本质原因。

但自然世界的运行是持续、多因子、多参数的结果,就成为 概率世界 。ALL IN的行为模式自然在概率世界面前输得永世翻身不了。

以平面思维看待层级社会、以线性思维应对非线性模式、以ALL IN模式处理概率事件--这就是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错误失败的根源--底层逻辑上的错配,自然错的不可挽救,失败自然就是极大概率事件--这就是道 。

人类的思维特性,平面思维和线性思维模式的,实际上就是被算法操纵--被自己的七情六欲操纵。

这个就是量子物理中的 波函数塌缩(Wave function collapse)。 在量子物理中,波函数描述了一个量子系统(如一个粒子)的所有可能状态。这个系统在未被观察时存在于所有可能状态的「超级位置」。当我们进行观测时,波函数「塌缩」,系统选择了一个特定的状态(比如粒子出现在一个特定位置), 一种模糊的分布,只在特定情况下变得明确。 对人来说,就是「七情六欲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七情六欲就给你什么」。

波函数塌缩发生在主观意识的瞬间——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意识导致了波函数的塌缩。在观点的另一个极端,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波函数的塌缩是虚构的。波函数从不塌缩,而是持续不断地分裂成平行现实。

波函数塌缩是科学中最奇怪的事情之一。在双缝实验中,当不对粒子进行观测时,粒子表现出波动性质,形成干涉图样。然而,一旦进行观测,粒子的行为就会改变,显示出典型的粒子特性,表现为单个点的撞击。

光子双缝干涉实验中,当实验人员无法知晓光子具体是从哪个缝隙飞到显示屏时,显示屏上会显示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证明光子象水波一样,同时通过两条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干涉条纹。光子的波动性,使它有能力同时通过两条缝。

如果在某条缝隙前安装监测器,探测出光子是否经过这个缝隙,那显示屏上不会显示干涉条纹。这是因为光子受探测前,通过这个缝隙的概率只有50% 。受到探测时,波函数坍缩,通过这个缝隙的概率上升为100% 。自然无法用波函数来表示其运动轨迹。光子这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只是以粒子的形态飞到显示屏前。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干涉条纹。

这些实验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光子或电子可以单个单个的发射。这样并不会影响干涉条纹的形成。这只有在粒子能同时通过双缝才能行得通。

对于光子或电子单个单个发射的双缝干涉实验解释是:只要形成干涉条纹,就证明粒子是作为波同时通过两条缝,波函数存在。如果没有形成干涉条纹,就证明粒子是作为粒子,只通过其中一条缝,波函数坍缩。

这听起来违反直觉,当我们从 「世界是模拟的」 的角度去理解量子物理的神秘现象时,例如在双缝实验中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就好像宇宙本身是根据某种节省资源的算法运行的。这种解释仿佛宇宙在没有被观测时为了效率而采用波动模式,就像一个巨大的计算系统试图节约其运算资源一样。这是一个值得哲学上思考的有趣概念, 但波函数塌缩的一般思想也可以在程序上实现。

在游戏地图的情况下,可以将整个未生成的地图视为处于一种「超级位置」状态,其中包含所有可能的地图布局。当玩家移动并触发地图生成时,算法就像波函数塌缩一样选择并创建一个特定的地图区块。这个过程是随机的,但又遵循一致的规则(比如确保道路连贯),从而提供既随机又连贯的结果。

【跟着感觉走】歌词就如这个算法所写: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爱情会在任何地方留我;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心情就像风一样自由\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希望就在不远处等着我\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梦想的事哪里都会有;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爱情会在任何地方留我.

【跟着感觉走】的歌词,适合的人就是年轻或富有,不然就是喝高了或吸毒后所写的。

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是普适的绝大部分人一生的生存状态。

下面是关于碳基生命的一些论述:

地球上的生命就是碳基生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命都具备相同的基本生化组织和遗传密码,并且以同样的密码形成同样的氨基酸,这就说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来自于同一个祖先,科学家把这个祖先称为是LUCA,那么为什么地球生命选择了碳基生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碳元素具有稳定性,在我们的人体内,有百分之97的元素都是由六种元素组成,它们分别是碳、氢、氮、氧、磷、硫,还有少量的其它元素,比如说钙铁锌等等,在地球生物中,占比最高的就是氧,不过氧元素无法以单质的形式存在,水在稳定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作用远远低于碳这种元素,所以科学家把地球生命成为是碳基生命,而且碳原子是最稳定的元素,相信很多朋友应该知道,在化学中,组成分子的结构就是原子。

原子之间想要相互影响需要一种特殊的化学键,这种化学键就是钩子,由于碳原子能够同时钩住四个原子,相对非常稳定,所以碳基生命诞生的概率很大,对于碳基生命来说, 只需要水就能够作为生物分子的溶剂,而水的液态温区达到了100摄氏度,也就是在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水都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这就使得生命出现的条件没有那么苛刻,在目前已知的星球中,没有一颗星球拥有和地球一样的环境,这是人类至今没有找到外星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碳的这种特性,它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生命体系中,碳通常与氧,氢,氮和其他元素结合,形成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肪等有机化合物。这些分子构成了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等重要的生物分子。此外,碳还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作为葡萄糖的组成部分,是细胞内的能量来源。

除了碳之外,生命体系中还有其他元素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氢,氧和氮等元素。然而,由于碳的化学特性以及在生命体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它成为生命的基础元素。总之,碳是生命的基础元素之一,因为它具有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能力,并在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人类以及其他生命体系都是碳基生物的原因之一。

目前人类已知最强大的生命体就是硅基生命 ,和碳原子一样,硅元素在宇宙中也是广泛存在的,也属于重元素,同样能够跟碳原子一样形成长分子链,科学家认为由于硅元素的耐热和耐高压,由它们所构成的生命很可能生活在高温和高压的星球上面。

在没有碳基DNA分子的情况下,硅基生命可能会用晶体网络来传递和存储信息。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截然不同,在碳基生命的演化过程中,复杂有机分子的组合和自然选择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硅基生命的演化更多依赖于其特殊的化学属性,硅基生命能够通过硅建的形成和断裂实现基因的复制和突变,这是硅基生命的进化机制,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硅基生命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比如说高温、低温、强酸、强碱等环境下生存,这是因为硅基生命的硅基键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完整,硅基生命的潜在存在也与行星和卫星的特性有关。一些行星和卫星的表面含有丰富的硅元素,特别是岩石和矿物质的成分。这些硅基资源为硅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基础条件,因为硅基生命需要大量的硅源来完成自身的生物过程。

(二)、自己。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发现这世上大部分人是不爱思考的,如脑子是台机器的话,不到20岁,机器就开始生锈;不少人看起来很能吃苦,下煤矿、干苦力、能在二班倒的流水线一干就是几年--这样的吃苦都是被动吃苦,越这样被动,被动的越久,脑子越是生锈;只要这些活计一停下来,他就喝酒、抽烟、打牌、刷短视频追几年还结束不了的韩剧。

最可怕的是 脑子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逻辑链,别人对他耳提面命也叫醒不了他 !当你说的正知正见,超出了他的认知,他会本能拒绝;就算他勉强接受,也会有各种因素导致正知正见无法传到;更有甚者,他憎恨你,仇视你,攻击你。

弘一法师说:「任何人的劝阻都不会让你大彻大悟,真正让你如梦初醒、看透人情世故的,只有经历吃亏、后悔和受伤。」

但是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历经磨难、屡撞南墙、经有一生,还是活在七情六欲控制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绝大部分人终极一生境遇都得不到大的改变的根本原因。

那些说人经历多了就会悟的,都是心灵鸡汤。绝大部分人所说的悟,并不是真悟,大多是因为年老了,身体不行了,折腾不起了,所以就消停了。

每个人都是自渡而不是他渡,也无法他渡!因果未到缘份未到,强行渡人,彼此消耗,终是耽误了彼此的修行!天雨虽大不润无根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人!

说别人容易,解剖自己就是非常难的。

知道了人类的普遍性,明白了人类错配的底层逻辑,看自己是哪一类呢?大模型还是小模型思维?结构思维还是平面思维。

再通过「一命二运三阴德四读书五贵人」几个维度给自己打分,自己先天的能量密度处于哪个阶层,自己能做成什么事,自己难做成什么事,自己的人生行为模式应该怎么走。

通过上面的过程,对自己的定位也应该相对清楚了,那就要在知彼后,去做事,去事上练,去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并不是完全知后才行,没有人能完全知的,知了行,通过行再对知进行修正和完善甚至推翻,形成新的知,然后又去行,即知后行,行后知,来回往复,人生就是这一过程,活到老学到老。

真诚、善良、谦逊、多听多做多问多思考、多请教。虚怀若谷这个成语的「谷」太智慧太形象了--别人讲一句,马上抢答并且还能无限延伸者,离谷太远。

理解【道德经】真义的字眼就是水、谷、弱三个字。

二、知彼(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