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思悟」历史的教训-向死而生的人生还有意义吗?

2024-01-08情感

开篇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

1.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

2.你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

3.抛开你脑子里马上蹦出来的第一个答案(我猜大概率和本狗一样是为了赚一点糊口的窝囊费),你目前的这份工作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4.你能从你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什么乐子吗?

5.从以百千万年的时间长度来看,你的工作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有没有用处,有什么助益?

好了,思索了一圈,你会不会发现,当时间拉到足够长,在漫长的时光里,你和你的工作渺小的像一粒尘埃,你我皆没有意义。或者说归根到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悲凉否?无力否?

虽然看似我们常常以无意义的状态活着,但是我们却还是仿佛像带着某种未知的任务在努力前行,同时还时不时地会陷入对过去、对未来的疑虑:我们所知道的过去是真的过去吗?还是只不过是一堆鲜有「定论」的荒唐事?

从人性来看,偏见是本性。我们每个人在经历自己人生的故事的同时,也是他人人生历史的旁观者,而恰好,历史的书写者也是站在第三人的视角来记录,每个人都始终是站在自己的视角述说着掺杂了主观认知的记忆中的故事,基于此,历史本就不是完全客观的,而后人对于过去发生事情的认识也总是不完整的,或许还有很大可能是错误,因为人们总是期望按照自己内心已有的结论去寻找对历史结论的论据支撑,或者是匆匆忙挑选自己易于处理的那部分信息,而忽略对证件事情错综复杂的实质和事件的包容和理解,最终真正的事实,在偏见、矛盾中被所遮掩、被蒙蔽、被曲解。

说到此处,你是不是已经发现,历史原本的样子是什么样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的主观认识里的历史故事是什么样的。

再回到我们每个人个人头上,我们自己的人生也终将成为第三者视角里的故事。「当下乃为成事而拾掇的往昔,往昔尤为解惑而展开之当下」,人类一直在试图通过过去来了解现在,又试图用过去的经验去验证过去未曾选过的道路的合理性。但历史没有范式,也没有规则,历史是个怪胎。同样,人生也没有范式、没有既定的规则,但却有既定的归途,那就是死亡。人的一生说到底就是向死而生,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目的清晰的,终点和结局无法改变的人生,意义究竟是什么?历史对于向死而生的人生又有何借鉴?我想或许,正是因为历史全貌的局限性,我们每个人又具备有独立的主观思考,才能从历史中学到足够多的东西,去耐心地承受各自人生的选择,用各自的理解去指导我们向死而生的征途。

人类在宇宙时间中只是一瞬,是地球上的匆匆过客,是其所属种群的一份子,是其所属种族的后裔,是肉身、性格和思想的复合体,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虽然"向死而生",但正是知道肉体最终会消亡,才激励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更加丰富和深切的存在,这并非是对死亡的恐惧或是无望的接受,而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深度理解和珍视。「死亡」这个目的地,始终在不停地告诉我们,每一次呼吸都不应当被视为理所当然,每一天都应当被视为不可复制的礼物。好奇、体验、探索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这些好奇、这些探索、这些体验,通过历史、艺术、音乐、文学跨过时空、跨越生死,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曾经的他和现在的我和未来的你遥遥对话。

所以也许向死而生的意义,就是用我们的行动,我们的选择,我们的生活,证明生命的价值,努力在历史上留下一些痕迹。故事原本的样子在未来的视角里并不一定重要,但故事所留下的生活态度、智慧、勇气和力量,最终有机会成为照亮后来者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