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朱炳初|幸福源自奋斗

2024-01-08情感

幸福源自奋斗

作者 朱炳初

幸福,是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这个镶有光环的字眼,充满着诱人的魅力。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世界之人,大抵都以「幸福」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每个人心灵的窗户里,都闪烁着一双寻觅幸福的眼睛。

朋友们,当你面对未来漫长的岁月,一定万分憧憬幸福,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在幸福中度过吧?

那么,怎样才算是幸福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追求。日本作家堀秀彦说过:「每个人的幸福与否,完全依据他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不是嘛!科学家经过苦心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获得理想结果的时候,看作是无比的幸福;人民教师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成绩优秀、成就斐然的时候,感到是最大的幸福;舞台演员当自己出色的表演,博得观众热烈掌声的时候,当作是莫大的幸福;工人们看到自己创造和制作的产品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时候,会感到由衷的幸福;农民们望着用汗水浇灌的土地长出茁壮的庄稼的时候,觉得无限的幸福;驻守在国境线上的边防军人,把为祖国、为人民站岗巡逻,保卫国家的安宁当作自己无上的幸福。而有些人则把贪污受贿、损公利己、挥霍无度、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看作是人生的幸福……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有史以来就被人争论探讨,可总是扑朔迷离,让人捉摸不透,难以把握它的神光。法国哲学家莫罗亚在他的【论幸福】中指出:「幸福的人只能在诸事务中观察到它的幸福的光芒,却难窥测到幸福本身。」按照「词典」的释义,幸福是指心情舒畅的境遇,无忧无虑的生活;生活、境遇称心如意。这就是说,幸福虽然难以窥其本身,却可观其光芒,体味感受。对此,我理解为,幸福,其实是一种心中的圣境,一种无憾的境界,一种心灵的感觉,一种奋斗的体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他亲身体会到:「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创作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且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建造的美丽楼房——社会主义——砌着砖头,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这充分说明,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去体察,有心去创造,决心去争取,在心中确立我们无产阶级的幸福观。

朋友们,你考虑过没有,作为肩负人民的希望与重托的为世界和社会创造幸福的革命者,应该怎样去理解幸福、获取幸福,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呢?

幸福就是对理想的追求。人应该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追求愈执著,拥有幸福的概率也就愈大,就愈能获取幸福。当你有一个伟大的目标的时候,你就会把辛勤劳动、苦心拼搏当作人生的享受,乐意为之付出一切。向着一个远大的理想、光辉的前程奋进,往往是无止境的,是极其艰难曲折的,但却会给人一种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满足,永远享不尽的快乐。

幸福的境界决不会与人不期而遇,它总是依照人对生活的理解而存于我们的向往与企盼之中,求仁得仁,方能无怨无悔。幸福有时不仅仅在于我们求取的结果,它也常常存在于求取的过程本身之中。在这过程中,你会集中精力、智慧,忘却苦恼、悲哀,克服困难、障碍,当你付出劳动时,不知不觉充实了自己。于是,你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你感到了追求的愉悦,也就悟到了生活的幸福。有一名战士,在他即将脱下军装、退伍返乡之时,颇有感慨地说:几年来,我不停地奋斗,不懈地努力,可是入党、立功、考军校都没如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一无所获。奋斗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不一定非要真正得到,有过这种经历,曾经为之奋斗,这本身就有许多收获。尽管当兵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一生最大的幸福就在于为理想而搏击,就在于创造的奋斗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我认为,这位战士对幸福的体悟,是富于哲理性的,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战斗,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目标最终是否达到,而在于为达到目标的奋斗之中。

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而满怀激情地追求,确实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即使未达目的,但这种追求常常会使我们进入一种无憾的境界。爱因斯坦说:「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的事业。」「只要你有一种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假如你过的真是那么一种无需追求奋争、「应有尽有」、「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在别人的眼里算是「幸福」的。可在你的生活中却再也找不到幸福了。因为你什么都不缺,你所拥有的满足使你的灵魂空虚、麻木,已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你还会有激情和愉悦,还会有幸福吗?

幸福就是无私地奉献。为别人服务,无私地给予,这是谋取自身幸福的真谛。记得马克思说过,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幸福是多方面的,一个人不能把人世间所有幸福统统得到。然而,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争取最大的幸福,这就是奉献。用自己的奋斗去换取人民的幸福,他自己不也是幸福吗?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整个民族幸福了,也就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这是那些专为个人「幸福」的自私自利的人永远理解不了的,也永远享受不到的幸福。这种幸福只属于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勇于牺牲自我的奋斗者。毛泽东是幸福的,因为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智慧,以至自己的亲人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毛泽东思想,人民永远忘不了他的丰功伟绩。驻守在边防线上的军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以对祖国的忠诚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使国家安宁、人民幸福;他们具有「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亿万人」的像水晶一样透明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他们以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无私的献身精神,使自己的幸福升华,并推向了极致。

拥抱整个世界,永远乐于奉献——一个拥有这样灵魂的人是幸福的——不管他同时会遇到多少曲折、磨难与痛苦,他总是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有人总把幸福和艰苦分裂开来,置于毫不相干的两极。其实,幸福常常与艰苦同在,没有幸福的召唤,艰苦会令人不堪忍受;没有艰苦的磨炼,幸福也便淡然无味。如果艰苦能为他人换来幸福,那么,这种艰苦的承受者,同时也必然是幸福的占有者。

中国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红十军团的缔造者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窠似的住所!」「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他以高尚的革命情操,视苦为乐,以在奋斗中为人民求得解放当做幸福。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在战争年代,他始终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他说:「活着就要完成任务,死了就算革命到底。」「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对于什么是幸福,怎样才算幸福?不同境遇、不同心智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感受。魏巍的战地通讯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这样写道:「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够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魏巍同志的这一段话,确确实实导出了幸福的真谛。只有这样理解和体认幸福,才不会在平时的生活中稍不遂意、稍不满足,就怨天尤人、烦恼痛苦,处处感到不幸福;才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对于我,作一个战士最大的幸福……一切个人问题都不如社会事业那样永久。」「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为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人、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幸福不是毛毛雨,真正的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它要靠我们用顽强的意志去追求,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中获得!人的一生,既有春光明媚暖阳照耀,也有狂风暴雨闪电雷鸣;既有芳草茵茵垂柳依依,也有荒漠凄凄冰雪铺地。正是这种顺境和逆境的交叉和反复,形成了一条曲曲折折,但又实实在在的人生之路。在这条路上,谁为崇高的理想而拼搏,谁把光和热无私地献给他人,谁就会得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人生的欢欣和幸福。

幸福不是财富,幸福就是共享。许多人以为挣钱就是奋斗的方向,可是挣到钱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快乐。其实,钱只是通往幸福的途径之一,并不是目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要,它能够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使你感到活得有价值。这个价值不是用钱可以来衡量的,而是思想和精神的。所以,当你感到自己为真理而现身、实现了崇高的理想,活得有价值、为人类社会做出了贡献、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时,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

爱因斯坦说:「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向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追求理想和真理,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生活是幸福的,这幸福属于那些不为适意的境遇而醉生梦死的人;这幸福属于那些不因困难的境遇而自暴自弃的人;这幸福属于那些不论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把握住自己,永远奋然前行的人。对人生来说,只有顽强地奋斗,才有希望在生活的原野上采撷到幸福的花果。

人想要得到幸福,就必须使自己所有的才能、力量和志趣按照自己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并在自己一生各个相应的阶段得到适当的应用。幸福由无数细微的颗粒组成,它是生活中小小的快乐和温馨的感觉。人生幸福与苦恼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名利的欲望太强烈就等于跳进火坑,贪婪爱恋之心太强烈就如同沉入苦海;只要一丝纯洁清静的观念就会使火坑变为清凉水池,只要有一点警觉精神就会使苦海变成幸福乐园。不幸之人最能体会幸福。许多人不知珍惜眼前一切美好的事物,因为他们还不曾尝过不幸之苦。所以,幸福的人,就是那些曾经经历过不幸的人。

幸福是心灵的感应,是对美好道德的追求。劳动创造幸福,奋斗获得幸福,奉献带来幸福,健康铸就幸福,品德提升幸福。幸福属于那些能够对人生境界进行不懈追求而又能自得其乐的人。

朋友们,愿你放开视野,开阔胸怀,扬起理想的风帆,去追求真正的幸福。

(2024年1月1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8岁休干)

作者简介: 朱炳初,男,汉族,江苏宜兴人,1937年3月出生,1954年7月入伍,195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2年9月退休前任北京军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室副师职研究员。退休后进行文学创作,先后结集出版【青春寄语】【夕阳漫笔】【回顾与思考】【晚霞拾零】四部文集,达148万余字,目前正撰写第五部文集【耄耋心声】,拟出版总量达200余万字,圆人生文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