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也聊程前

2024-01-14情感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场域,也都会在不同的场域间切换,这是避免不了的。但不论是熟悉的场域还是陌生的场域,如果想自在,首先要恪守边界,其次要放下掌控欲。这无关礼貌,无关道德,无关操守,更无关谦卑。面对几个俗人,要特么什么谦卑?

恪守边界是难的,难在意识。边界是对自己的最大保护——能在任何场域中创造一个舒适的属于自己的小场域;同时,边界也是对他人的最大尊重,比如,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不会强求你接受我的观点;再比如,我可以看不惯你的做法,但我不会强求你按照我的意愿去做。最最重要的是,我不会证明我是正确的,因为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来作为前提。

尊重他人不等于同意其观点,不等于承认其做法,而是意识到,那是他自己的事,在不触及法律的情况下,他的言行都是自由的。无非看不惯,无非不认同,此时可以沉默,或者可以稀里糊涂哈哈哈。

恪守边界是大前提,然后便是要放下掌控欲。掌控欲和自在度成反向关系,掌控欲越强,自在度越低。

最大的掌控是对自己(目标)的掌控,极力想要证明给别人看就会缺乏松弛感,从保守变得激进,并且是向外的。语言和语气都会呈现出来,当这些内容收到环境的返回来的负向反馈,反复几次,就会走向失控。

放下对自己的掌控,这是最难的。一切对外的掌控本质上是对自己掌控的延伸。因为预设了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这通常来自外界压力和自我压力,人在这两种压力下是很难自在的。于是会有拧巴和虚浮。

另外就是放下对外界的掌控,尤其是放下对人的掌控。所以我在解读【道德经】时一再强调,不是得道,而是顺道。得道是一种妄想,一种大患,一旦有这个念头,就会离道越来越远。所以凡是张嘴闭嘴得道的人,在我看来就是低劣的。然而任何人都有低劣的自由。

顺道即是把自己放进场域中,在和场域的互动中形成自在度。这些互动包括了行为、举止、言谈、神情,以及沉默。人顺应场域,而不是掌控场域。不必有任何预设,场域是即时的。一旦预设场域必须是什么样子,除非场域刚好是这个样子(注意,这是自然的,非人为的),否则就必定会丢失自在度,进而失控。

2/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想象自己可以如何如何,但那不是真的。易地而处,如果你觉得你可以更好,那就一定会更差,除非运气好,场域刚好跟你契合。

凡流动的事物,就不必想象它会如你意愿般流动,更不必想象它会停下来。顺着它流,即是顺其自然,即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