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情感

【淡定的人生不生气】淡定面对人生,让你的心灵得到层层升华?

2023-07-24情感

第二章 淡定才能消气,把坏情绪抛弃

很多人也许没有经历过愤怒到极点的体验,那恰似火山爆发的急剧喷发感,人自身无法阻挡,但他们事后总会后悔。有时候生气伤害的不仅仅是你自己的身心、你的家庭,还会破坏更多人的生活。当你的生气破坏与伤害足够严重的时候,我们说,那就是你的罪。

你没有理由着急生气,你却任意使性子,你就是在犯罪;如果你破口骂人,动手打人,那罪就更严重了。你应当尊重别人的人格,就如同自己愿意别人尊重你一样。没有正当理由,你就没有权力向人动怒。如果是有权位的人,那你就是利用权威,犯渎职之罪。

罪过是不可饶恕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时时劝诫自己。清人石成金的【莫恼歌】对于你来说也许再合适不过:「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何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阳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不要用愤怒来折磨自己

人只要自尊自重,拒绝受别人控制,便不会再用愤怒来折磨自己。

愤怒,是人们情绪的激烈爆发。经常愤怒的人,不应当看成是性格使然,而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愤怒情绪对人的心理没有任何好处。它使人情绪低沉,陷入惰性。从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愤怒可导致高血压、溃疡、皮疹、心悸、失眠、困乏,甚至心脏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能破坏情感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情绪。你可能不相信这种观点,因为你或许听说过发火要比生闷气更有助于身心健康。是的,生气时把火气发出去比把气憋在心里要好得多;但是,还有一种比发火更好的办法——根本不动怒,为什么不采用这种办法呢?这样,你便不会为决定是发火还是生闷气而自寻烦恼了。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愤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自己心中愤怒的火种,你可以通过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你不妨想一想,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用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愤怒。既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者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每当你以愤怒来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馈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世界就是如此,我们不可能期望别人永远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一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时,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让自己经受感情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惰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怒,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绝不应动怒。动怒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导致上述种种生理和心理病症。所以,要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这一误区。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以为,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愤。虽然有怒便发要比积怨在胸好得多,但你会慢慢懂得,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至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自寻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惰性。」

总之,为了消除这一误区,首先你要用上面论述的一种方法勇敢地表示你的愤怒;然后,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将外界控制转为内在控制;最后,不再对任何人的行为负责,不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这样你就可以不让别人的言行搅乱自己的心境。

愤怒要理智和适可而止

适当的愤怒是必要的,但最好理性地适可而止,并将愤怒按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以前看过几次成人在街头打架,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人刚动手,就听见有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寻声望去,原来是两只断了表带的手表。也碰到过人们在餐馆一言不和,大打出手,妙的是,这个狠狠给那个一拳,那人倒在椅子上,椅子咔嚓一声,就断成了三截。后来我常盯着自己的手表和椅子想:看起来这表带挺结实,我丢球、做体操,它都不会掉。还有这椅子,200磅的大胖子坐上去,也不会垮,为什么打架的时候,就那么不经用呢?我想出的答案是:它们都是为理性的人做的。理性时再结实的东西,碰到不理性的动作,都将变得脆弱无比。

问题是,人毕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有情绪就可能发怒。挪威首都的「维格兰雕刻公园」有数百尊雄伟壮观的雕塑,伫立在中央走道的两侧。公园的中心点,则是耸入天际的名作——「生命之柱」。奇怪的是,旅客大多却围在一个不过三尺高的小铜像前。那是一个跺脚捶胸、号啕大哭的娃娃,公园里最著名的「怒婴像」。高举着双手,提起一只脚,仿佛正要狠狠踢下去。虽然只是个铜像,却生动得好像能听到他的声音、感觉到他的颤抖。他是在发怒啊!为什么还这么可爱呢?大概因为他是个小娃娃吧!被激发了本能,点燃了人类最原始的怒火。谁能说自己绝不会发怒?只是谁在发怒的时候,能像这个娃娃,既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又不造成伤害?

最近看了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却都是发怒的情节。在【霸王别姬】里,两个不成名的徒弟去看师父,师父很客气地招呼。但是当二人请师父教诲的时候,那原来笑容满面的老先生,居然立刻发怒,拿出「家法」,好好修理了两个听话的徒弟。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当葛优饰演的败家子,把家产输光,债主找上门,要败家子的老父签字,把房子让出来抵债时,老先生很冷静地看着借据说:「本来嘛!欠债还钱。」然后冷静地签了字,把偌大的产业让给了债主。事情办完,一转身,脸色突然变了,浑身颤抖地追打自己的不肖之子。两部电影里的老人,都发了怒。但都是在该发怒的时候动怒,也没有对外人发怒。那种克制与冷静,让人感觉到「剧力万钧」。

这世上有几人,能把发怒的原则、对象和时间,分得如此清楚呢?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在联合国会议上,苏联的赫鲁晓夫会用皮鞋敲桌子。后来,一位外交人员谈到这件事时说:「有没有脱鞋,我是不知道。只知道做外交虽然可以发怒,但一定是先想好,决定发怒,再发怒。也可以发表愤怒的文告,但是哪一篇文告不是在冷静的情况下写成的呢?所以办外交,正如古人所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有所怒,有所不怒’。」这倒使我想起一篇有关20世纪最伟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报道。托斯卡尼尼脾气非常大,经常为一点点小毛病而暴跳咆哮,甚至把乐谱丢进垃圾桶。但是,报道中说,有一次他指挥乐团演奏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的新作,乐队表现不好。托斯卡尼尼气得暴跳如雷,脸孔涨成猪肝色,举起乐谱要扔出去。只是,手举起,又放下了。他知道那是全美国唯一的一份「总谱」,如果毁损,麻烦就大了。托斯卡尼尼居然把乐谱好好地放回谱架,再继续咆哮。请问,托斯卡尼尼真在发怒,还是以「理性的怒」作了「表示」?

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陈南

成功励志

免费阅读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小编为你持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