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爱自己,是活在当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让现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度过
破开迷雾,走出迷途,回归凡人路
你好 !我是凡人米兔
从36岁到39岁,仅3年的时间,他不仅走出了迷茫、焦虑,还走出了一条成长之路、走向了成功
路遥曾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觉醒的早晚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周岭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还要带领迷茫焦虑的我们,走出迷途 ,共同觉醒。
我升起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他是怎么做到的?
【承接上期】
画像
01 点中心门 02 创作由来 03 阅读初衷 04 画像 05 寻找 06 紧跟五件套 07 传递 08 画像的由来 09 迷茫 10 觉醒 11 探索 12 本书适合的人群 13 这本书能帮你什么?14 小结
方法论:基本概念(内观自己 摆脱焦虑)
01 三重大脑 02三重大脑PK 03 情绪脑主宰了我的情绪 04 反思(目的性太强)05 把大脑看做公司 06 「自我解释的动物」 07 天性 08 人为什么会焦虑?09 低水平勤奋 10 触底反弹 11 焦虑时应该怎么做?12 你属于哪一种焦虑 ?13 即时满足 14 缺乏耐心的表现?15:耐心的倍增器:认知规律(价值积累)16 :耐心的倍增器:认知规律(舒适区边缘)
结合上期内容,缺乏耐心是天性,其线索指向理智脑,理智脑主观认知。要想保持耐心,就要丢掉天性,改用理性。
关于理性,周岭先生从两个认知规律来介绍:
一是宏观规律 :价值积累(复利效应)和能力成长(舒适区边缘);
二是微观规律 :主要是从学习成长方面介绍了两个规律。分别是成长权重对比和学习的平台期。
17 耐心的倍增器:认知规律(成长权重对比)
1、成长权重对比
揭秘:为什么会出现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
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引用网络图片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 其中原因仍然是我们的天性在作祟。因为单纯保持学习输入是简单的,我们会本能地避难趋易,不自觉地沉浸在表层的学习量中。表层学习最能直接看到效果了,比如: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习了5个小时......结果都立即可见,而底层的改变则不那么容易发生,所以急于求成的天性也会促使我们选择前者。
对于学习成长而言,成长权重对比是每个人都应该首先认识的 ,它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 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那应该怎样读书呢?
读书时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了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
有了这样的认知,我大致搞清楚了一些东西。之前考初级证和中级会计证时,觉得并不费多大劲,但学了没用上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学习并不让我觉得有多困难,现在知道了,困难的是行动和改变。
引用网络图片
刚拿了初级会计证时,是有行动的。一份粗浅的入门级会计工作,还算对口,但因为上班时间短,还没有看到改变,行动就停了,以至于行动并没有产生改变,从19年开始接触会计到如今,我走的最远的是行动层面,其实主要在学习层面。
我一直强调,不喜欢会计这个行业,拿白菜的钱操白粉的心,这多是因为我对会计的学习只在表层上,认知不够清晰,才会带来的恐惧心理,避难趋易。
我一直在探索,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和工作。有时觉得这+是强求了,有些事终其一生,也不一定得偿所愿,那我们就不生活、不工作了吗?肯定是不行的。那抉择时要怎么选呢?
引用网络图片
近期,我摸索到一个最佳选项。在选择工作时,一定要选自己最擅长的,得心应手的工作。尤其是你做起来很轻松,而别人很困难的,这最能体现你的个人价值了。
因为你不仅做起来轻松还能高效完成任务,越做越精,那么在这一专业上,你就很容易出成绩,成绩带来的精神和物质双方面的正反馈,会增加你的信心和个人魅力,也会让你慢慢地喜欢上它,越来越喜欢的时候,就变成了你既喜欢又擅长的工作,这不就是最佳选择么?
关于学习和工作,仿佛永远是生活的主题,我们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被学习和工作占据,其实生活它是自己的主题。是生不是s i ,是活着,不是其他......
引用网络图片
今日的天空还是白茫茫一片,但不再是雾蒙蒙的了。想起【马向阳下乡记】里那句经典台词:水滴滴、雾蒙蒙、一会儿阴来一会儿晴,像是婴儿的脸,阴晴不定。深秋时节,秋风瑟瑟,秋雨绵绵,却能让人不寒而栗,冬天的味道更重了,早起的阻力又添了一层,户外的活动也停了下来。
昨天去了好久没去的好友家里,她的家还是一如往日。
养了两年多的鹦鹉还健在,见到我时,还是用它们那对黑豆似的小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我,不动也不叫,两个孩子一拥而上,又是喂食又是拽毛,当然是拽不到的,所以鹦鹉连躲都没躲,我笑着说,是不是这个游戏玩的多了,鹦鹉们习以为常了,理都不理人的。鱼缸里的小鱼在五颜六色的彩石间嬉戏,游的好不畅快。
引用网络图片
不到片刻,孩子们就疯到一起,吵的耳朵都要炸了,这时另一好友打来视频,问我孩子去跳舞时用不用穿保暖,我说不用,秋装就行,活动开了就暖和了。她还在那纠结不已,手里的铲子碰锅面的锵锵声,跟我这边的喊叫声,竟然扯成一片,我又大声说了一遍,问她听清了没,她说听清了,又问我在哪,怎么这么乱,我说还能在哪,幸好她家的两个没在,不然家里根本盛不下。
孩子们玩的乐不思蜀,经常是在你喊我叫的余声中,冲出大门。连续两天,除了上兴趣班,抽空写作业,其余时间都是在孩子们喊叫声度过的,他们过得很欢乐,积攒了下一周学习的能量,也让嗓子们修养几天,继续下一个周期。
引用网络图片
未完待续!
如果你读到了这里,那么下一个点击的动作就权当是我们的握手礼吧:
很高兴认识你,关注凡人米兔,让我们共同觉醒,一起成长吧!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点个赞或留个言,我能看得见,你与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