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淑秀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看似平常的行为所包围,却未曾深究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深意。
殊不知,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举动,实际上是内心深处创伤的映射。
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会惊讶地发现, 那些不经意间的反应,竟承载着过往的伤痛与挣扎 。
行为背后的创伤反应
在生活中,我们不经意之间的行为,我们以为是自己的个性使然,其实,背后还投射着我们 不易察觉的创伤反应 。
1、讨好型人格
我们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自己已经不堪重负。我们害怕拒绝会让别人不高兴,会失去他们的认可和友谊。
这种无法说「不」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它源于内心对他人认可的过度渴望,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失去了自我,不断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别人。
这种讨好型人格可能来自童年时期,父母或重要他人的爱与关注是有条件的,只有通过不断满足他们的要求、迎合他们的期望才能获得,从而在内心深处埋下了讨好他人以获取认可的创伤种子。
2、灾难化思维
每当事情出现,我们总是最先设想最糟糕的结果。仿佛在脑海中预先绘制了一幅黑暗的画卷,我们预设了最坏的情况,无论发生什么问题,我们的大脑都会过度反应,将事情扩大化、极端化。
原来这种总是预期最坏情况的思维模式,被称为「灾难化思维」,是一种焦虑障碍。它如影随形,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时,总是怀揣着不安与恐惧,难以真正地放松和享受当下。
这种灾难化思维可能来自过往经历中曾遭遇的重大挫折或意外,当时的痛苦与损失在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使得我们在面对新的事情时,潜意识里就会自动启动这种防御机制,生怕再次经历类似的重创。
3、回避型人格
我们总是避免与人深入交往,每一次与人接近,内心的恐惧就会悄然升起,害怕被拒绝、被伤害,于是我们选择远远地观望,保持着安全的距离。
那些可能的亲密关系,在我们的恐惧面前变得遥不可及,我们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地徘徊。
原来这是回避型人格的特征,这种模式可能源自于童年时期的某些经历,让我们在不自觉中形成了逃避的防御机制。
它如同一道无形的墙,将我们与他人隔开,让我们在渴望温暖的同时,又害怕靠近那可能的火焰。
4、自我价值感的缺失
我们经常对自己的成就感到怀疑,我们以为只是自己不自信。即使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我们也会很快将其归因于运气,而不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这种持续的自我怀疑和对成就的否定,反映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不确定和不信任。
原来这是自我价值感缺失的表现。它如同一团迷雾,笼罩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犹豫和彷徨。
这种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可能来自成长过程中不断被比较和批评,尤其是在与他人竞争中屡次受挫,或是长期被忽视自身的优点和努力,使得我们逐渐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知。
5、过度自责
我们总是过度自责,哪怕只是一点小错误,也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对所有的事情负责,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把责任都归咎于自己。
原来这是过度自责的心理, 这种过度自责的心理背后,可能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周围的环境给予了过多的负面评价和过高的标准。
也许是父母、老师或其他重要人物对我们的要求极为严格,一旦出现问题就严厉指责,使得我们逐渐内化了这种批评的声音,认为自己必须做到完美无缺,否则就是自己的过错。
它还可能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他人认可的极度渴望,我们担心自己的错误会让别人失望或不满,所以不断地自我责备,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他人的负面评价。
6、社交焦虑
我们在人群中常常感到不自在,我们以为自己只是孤僻而已。我们害怕成为注意的焦点,担心自己的言行会受到评判。这种对社交场合的紧张和不安,使我们经常选择避开人群,选择孤独而非参与。
原来这是社交焦虑的体现。它像一条绳索,束缚着我们的手脚,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举步维艰。
这种社交焦虑可能来自过往的一些负面社交经历,比如曾经在公开场合被嘲笑、批评或拒绝,这些经历在内心深处留下了创伤,使得我们在人群中时会不由自主地担心再次遭遇类似的情况。
也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缺乏积极的社交示范和引导,导致我们对社交场合感到陌生和恐惧。又或者是性格较为敏感内向,在早期的社交互动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从而逐渐发展出社交焦虑的倾向。
7、 聚光灯负面偏好
我们对批评极其敏感,别人的一句不经意的批评,都能让我们心情低落很久。我们会反复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好,甚至会因此否定自己的全部。
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被他人关注的程度,会觉得别人都在关注自己的不足,把他人的批评过度放大,仿佛自己处在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被别人审视。
这种对别人看法和批评的过度敏感,原来是聚光灯负面偏好,反映了我们内心的脆弱和不自信。
这些可能源于童年时期长期处于被严格要求和频繁批评的环境中,父母或师长总是过度关注我们的错误而忽视我们的努力和优点,使得我们逐渐形成了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害怕再次遭受批评而变得小心翼翼、敏感多疑。
8、拖延症
我们常常陷入拖延的困境,明明知道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却总是迟迟无法开始。我们会找各种借口来拖延,直到最后期限逼近才匆匆行动。
原来这是拖延症,这种拖延行为可能是内心对压力的逃避,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害怕面对可能的失败。
这种拖延症可能来自曾经在完成任务时遭遇过重大挫折或严厉批评,使得我们对新的任务产生恐惧,从而通过拖延来暂时逃避这种压力。
也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训练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导致我们在面对任务时无法及时行动。
又或者是因为内心深处对完美的过度追求,担心自己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所以迟迟不敢开始,以拖延来缓解这种焦虑。
9、损失厌恶症
我们在面对选择时会极度纠结,难以做出决定。我们会反复权衡各种利弊,担心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
原来这是损失厌恶症,因为担心做出错误选择会带来损失,这些损失让我们难以忍受。所以在做选择时,更加谨慎纠结,同时对自己的决策能力不自信。
这种损失厌恶症可能来自曾经经历过重大的错误选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比如因为一次错误的职业选择而陷入长期的困境,或者因为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经历使得我们在面对新的选择时,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对可能的损失极度敏感。
10、迎合型人格
我们会过度关注他人的情绪和反应,试图去迎合他们。我们会根据别人的脸色和语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生怕惹别人不高兴。
这种过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原来是迎合型人格,是因为内心渴望被接纳和认可,却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种迎合型人格可能来自童年时期长期缺乏稳定的关爱和认可,只有通过不断迎合他人才能获得一些关注和赞扬。
也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被排斥或孤立的痛苦,使得我们害怕再次被拒绝,从而过度关注他人的情绪以避免冲突和不被接纳的情况发生。
除了上述10种创伤模式,还有更多行为背后的创伤缘由,后续我另开文章再跟大家详细分析。
当我们开始觉察这些行为背后的创伤根源,勇敢地面对过去的伤痛,那么我们便有了疗愈的可能。
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反思、正念训练、寻求专业帮助、培养积极的心态等方式,逐渐打破这些创伤反应的束缚,重新找回那个真实、自信、勇敢的自己,开启一段充满希望和美好的人生旅程。
不要轻易贴标签
我们上面了解了一些行为背后 隐藏着深刻的心理学效应和创伤反应。
比如灾难化思维让我们在面对事情时总是预设最坏的结果,可能源于曾经遭遇的重大挫折;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使我们不断否定自己的成就,或许是成长过程中缺乏肯定与鼓励所致;讨好型人格让我们难以拒绝他人,也许是童年时只有迎合才能获得爱……
这些行为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束缚我们的发展,让我们在痛苦中挣扎。
但当我们了解到这些行为背后的创伤反应时,就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一束光。勇敢地面对过去的伤痛,不再逃避,我们便有了疗愈的可能。
我给大家分析行为背后的创伤反应,是让我们自己有一份觉察力、一份感悟力,让自己更容易看清问题,并能更完整地自我疗愈。
但是, 请谨记我们不要轻易地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 ,把自己局限在特定的行为模式中。这些经历让我们更有血有肉,更富有生活的质感,只要我们勇敢跨过去,就是更高维度的自己。
通过深入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逐步解开内心的枷锁,释放被压抑的情感,重新找回自信与勇气。
疗愈的过程或许充满挑战,但只有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摆脱过去的阴影,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结语
生活中,我们的行为犹如一本复杂的书,每一页都可能隐藏着创伤的痕迹。
讨好型人格,在迎合中迷失自我;灾难化思维,让恐惧如影随形;回避型人格,躲在自己的壳里……损失厌恶症、迎合型人格等十种行为,是心灵深处的呐喊。
然而,这些并非我们的宿命。当我们勇敢地揭开行为背后的创伤反应,便找到了疗愈的方向。但请记住,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标签,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星辰,有无限的可能去拥抱光芒,治愈过往,绽放新的光彩。
我是袁淑秀,松果正念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近二十年心理咨询经验,专注正念,擅长情绪疗愈、睡眠改善、生命质量提升,解决失眠、焦虑、抑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