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时尚

为什么黑白仍然是街头摄影师的最爱?

2022-04-06时尚

为什么是黑白摄影

01 为什么

2021年乔尔·科恩以黑白方式拍摄了【麦克白的悲剧】,影像是黑白的,服装、布景是黑白的,甚至一些布景的阴影也是画上去的。这种彻头彻尾的黑白,据说是为了创造超现实感。但也有评论者说,「其中的黑色还不够黑」。当然,这是数字影像最普遍的问题。

用黑白还是彩色拍摄,对多数人来说并不存在选择困难。尤其是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在二者之间转换非常容易,一些专家认为用彩色模式拍摄,后期制作时转为黑白会比用相机里的单色模式拍摄效果更好。

不过,当我们回溯现代摄影史时,就会发现许多人终其一生仅修炼一艺,如迈克尔·肯纳专攻黑白,威廉·埃格尔斯顿醉心彩色。还有些人则有所偏重,像彼得·林德伯格,黑白是主营,彩色也偶尔为之。二者兼擅而能独步天下的通才,却实在寥寥。

那么,为什么是黑白摄影?我的手边刚好有一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年版的【黑白摄影专业用光】,作者是两个英国人。开宗明义,他们回答了以上问题。归纳起来,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勾连过往,早期的照片都是黑白的,这是人类记忆的重要部分,黑白摄影作品无疑会激发观看者对往昔的某种情绪或「信仰」。二是承袭传统,黑白摄影是新闻、纪实摄影的传统方式,人们认为或在潜意识中至今认为,黑白照片完美复制了这个世界,黑白即真实。回首摄影术的发明,正是由于这样的真实性,将绘画从写实主义逼向了印象主义。三是强调形式,过滤掉色彩的影像,突出了形态、纹理、构图、阴影和其他结构性因素。「柯达摄影丛书」之【高级黑白摄影】就在前言中指出黑白的「画面是抽象的」。【纽约客】特约记者玛丽·艾伦·马克认为「黑白画面的那种抽象性能更好地强调拍摄对象的精神层面」。时尚摄影师艾伦·冯·安沃斯在拍摄个人项目时也往往选择黑白摄影,「因为它有一种更梦幻的质感,有时候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一种绘画和永恒的感觉」。

我也喜欢美国人彼得·内斯特鲁克在【黑白摄影的理论 黑白摄影在中国】里的诠释:

黑白摄影的审美效果,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半完成或不完整的呈现,在声称再现当下时与彩色照片相比的那种直观性的缺失与否定。

换言之,黑白世界以某种陌生感和过去性获得了我们称为「经典」的价值。

02 巨擘

这里要介绍三位黑白摄影的标志性人物:罗伯特·弗兰克(纪实)、彼得·林德伯格(时尚)和迈克尔·肯纳(风光)。之所以称他们为「巨擘」而非「大师」,是因为「大师」之名,在今天多少具有讽刺意味。气功、命理人士早已让「大师」染上了江湖气,官封的大师还有省级、国家级这样的级别,体制内的大师绝大多数可谓「名家」,即凭借一技一能擅场。而真正的大师不惟开宗立派,别是一家,甚且开疆拓土,将其领域带入全新的阶段。如果名家可被奉为大师,那么这些人便是「大师的大师」,故谓之「巨擘」。

很多人都知道弗兰克的【美国人】,但当这本摄影集呈于面前,却不免心生蔑视,诸如「他不如我」「技止此耳」「神马玩意儿」这样的念头纷至沓来。可是,既然「彼可取而代也」,却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横空出世以来,弗兰克的私淑弟子代不乏人,欲撼动其地位者则名不见经传。何以故?「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我们来看【纽约时报】撰稿人菲利普·盖夫特对弗兰克的评价:「他的【美国人】一书于1959年出版(前一年在法国出版),这是摄影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他的照片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环境中的普通人,而且他的这种记录既是关于其个人经验的,也是关于拍摄对象本身的。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他彻底改变了照片的样貌及摄影图像的内容。」「其照片中体现出的直觉性、自发性,以及混乱的构图都改变了人们对于照片的预期,最终为此后几代摄影师开创了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罗伯特·弗兰克接受过严格的摄影训练,但他没有沿袭陈法,而是以一种意识流的艺术创作方式改变了摄影的方向。

与弗兰克粗率的快照风格相比,彼得·林德伯格的时尚摄影之美是显而易见的。他被誉为最伟大的黑白照摄影师和魔力诗人。不过,他的特色不在于制造梦幻,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是反对PS的,这里我想说明的是,反对PS,只是对人物面容、肌肤、身材不做美化,并非对原片不做曝光等基本调整。也就是说,脸上有癍,脸型不够好,他是不修的,这对模特要求非常高,要漂亮得有个性,即使状态欠佳,也须气质出众。所以彼得和模特,是相互成就。

我看过彼得与倍耐力合作的纪录片,他在海边和熙来攘往的街道拍摄。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他在镜头前常放置一个谱架,这让画面的前景有了模糊的遮挡。他还喜欢隔着窗玻璃拍模特。不少模特是演员,因此眼神、表情十分具有角色感。

1978年,【Stern】杂志以14P的篇幅刊登了他的一组时尚摄影作品,让他一炮而红。但后来他并不总是被赏识。他曾经投稿给【时尚】杂志主编葛瑞丝·米拉贝拉,可她把那些照片塞进了抽屉里。直到1988年安娜·温图尔成为【时尚】美国版掌门,她看到照片,对彼得说,「你的照片会成为杂志封面,我还会给你20P内容」。

1996年,彼得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黑白摄影集【十女人】。我有他的另一本书【彼得·林德伯格.关于时尚摄影- Taschen40周年纪念版】,收录了他40年职业生涯中的300多张照片。

迈克尔·肯纳是当今英国乃至世界最好的风光摄影师之一。1977年他移居美国,为鲁斯·伯哈德做了8年摄影助理,并有机会接触了同时期美国的一些摄影大师。这段际遇不仅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暗房经验,也为他指明了未来的道路。

早期肯纳使用135相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开始使用哈苏中画幅相机,作品印放成7X7英寸,他认为这样的尺寸「拿在手上很合适,就像是和一张很久以前的老照片的亲密接触」。除了哈苏,他还会用Hologa6X6画幅相机。胶卷基本用柯达TMAX100和Tri-400,在一个地方通常会拍到一到三卷胶卷。镜头前永远装着一个红色滤镜,有时候还会加一个密度镜以降低快门速度。长时间曝光是他的拿手好戏,短则15分钟,最长居然有过10个小时。这为他的作品带来了空灵飘渺的意境。

2010年以前,肯纳每年都要远赴日本北海道拍摄。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文化的幽玄侘寂、尤其是极少主义的日本禅宗美学在他的作品中留下的印记。几周前,我有幸拍摄了杭州余杭径山寺,那里是日本临济宗祖庭,临济宗是日本最早的禅宗宗派。

迈克尔·肯纳说,他会选择一天里的某个时段,比如晚上,当光影烘托出特殊的氛围时,然后从纯粹的角度提升、简化,保留足够的细节又排除尽可能不需要的东西,在合适的光芒下笼罩独特的朦胧感,直到一切归于宁静,成为独特的景致。

以下是迈克尔·肯纳在韩国新安郡进行摄影创作的实况纪录片【我和新安】(转于B站):

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av58 6854046

是什么成就了这些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们为什么将相机对准这里而不是那里,这样拍而不是那样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03 实践

今天,仍然有许多人着迷于银盐时代的影像。用后期软件模拟胶片「味道」(肌理、颗粒、影调),特别受年轻人欢迎。而胶片党们则对数字模拟嗤之以鼻,认为二者之间的不同是一眼即能辨别的。正如有人嫌【麦克白的悲剧】暗部不够黑一样,看惯了数码黑白照片的人也未必能接受胶片明显的颗粒感。

胶片上的感光乳剂由明胶和卤化银结晶体组成。胶片曝光后,银晶体就会结成团块,经过化学药品的显影,被光照到的部位就会变成黑色金属银,而有一定密度。由于浅色物体反射光、深色物体吸收光,因此物体的亮部反射到胶片上的光要比暗部反射的多,反射最多的部位必然会结成最多的银团,产生最大的密度,在底片上显得很厚,反之则很薄。所谓曝光正确的底片,即亮部暗而不太厚,暗部亮而不过薄。过曝会让底片聚集太多银团而太厚,欠曝则会使底片缺少银团而过薄。

所以,【黑白摄影教程】认为更精确的测光方法是:

按最暗的阴影部分测光并按相当于缩小两档光圈的曝光量曝光。

这是因为,测光表对着黑暗区域测光,发现从此区域反射的光量较少,于是给出的读数是要我们多曝光。但如此一来,底片上尤其是亮部的银团就会太厚了,而这时候减少曝光,银团便会减少,阴影部分就会薄而不透。比如测光表给出的读数为f5.6、1/125秒,就可以修正为f11、1/125秒或等效于两档光圈的其他组合。

对光比很大的场景,我们只能取舍,让被摄物体的某一区域准确曝光,而牺牲另一区域的细节。多数时候,只要有条件,我是建议补光的。

近些年我个人的兴趣主要放在彩色摄影上,黑白摄影只是偶一为之。对于用胶片还是数码,我没有太多执念,「运水搬柴,无非佛事」,怎么着还不是拍摄呢。胶片带来的乐趣,是按下快门的一刹那,你并不知道最终呈现出来的影像是否符合预先的想象,它就像人生那样有时给我们惊喜,有时让我们沮丧。而数码的所见即所得,给了我们随时修正的机会,也有助于模特更快地调整状态。

我用一台双反和固定品牌的胶卷在进行个人创作,也用数码单反拍出了自己喜欢的作品。摄影现在不是我的职业,这至少让我的思想获得了部分自由。因此这篇「回答」,也可以算作我对它的感谢。

拍摄的时候,我让他们闭目内观。等一小会儿,他们的表情会变得沉静。纷乱的思绪涌来,又被驱走。这时候我按下快门。

看到这张照片,当时的影棚和他一下子回到我的脑海。

感谢这些允许我拍摄并发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