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钓鱼

我为什么断定浮漂界的调漂桶试验都是伪科学的障眼法?

2024-09-19钓鱼

我为什么断定浮漂界的调漂桶试验都是伪科学的障眼法?

这是一篇针对浮漂界乱象的公开讨伐文章。讨伐对象包括某些知名大师和浮漂厂家的据此宣称其兜售的某个特定浮漂「眼见为实」更「灵」的视频。一句话,追本溯源,找到原因,揭露真相,造福钓友。

其实我在几年前,在【垂钓】杂志开设预定两年连载的「浮标科学」专栏时,开篇就是讲这个的。「调标桶试验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一文。之所以将调漂桶试验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首先是因为,对于广大钓友来说,调漂桶里调个漂,再提拉漂尾丢手,看看这个钓组运动的快慢,都是基本操作。而且钓友们多是看了大师们在调漂桶试验对比两支漂哪个跑得快,就信誓旦旦宣称这支漂更「灵」的视频,已经先入为主,深入人心,并且眼见为实,不疑有诈了。其次,更重要的是,我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调钓法,钓组灵敏度和浮漂十来年了,科学的第一要义就是可重复再现性。一个昙花一现的不可再现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但是重复试验首先也要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和过程,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科学可靠性。如果试验方法和过程违背了科学,试验结果自然就谬以千里了。

如同揭秘魔术首先要「分段肢解」魔术过程一样,下面我也「分段肢解」大师对两支漂做对比试验的过程。

第一步,拿出两支漂,用精密电子秤分别称量吃铅量和自重,精确到小数点后若干位,显得相当专业和精确。一般两支漂的这两个数据比较接近。

第二步,两支漂的漂脚分别卷上铅,调出同样目数,比如4目。

第三步,两漂并排放入调漂桶中,待两漂静止到调目(4目)时,同时提拉(也有按压的,甚至有用高科技的电敲击锤同时击打两漂尾尖的)两支漂到同样高度时,同时丢手。

第四步,眼睛「活生生」看到某支漂跑得快。于是,大师「事实胜于雄辩」地宣称,这支跑得快的漂更「灵」。众人也心悦诚服,纷纷从腰包里排出几文银两来,抢购这支「灵」漂。

「肢解」完毕。

分析。

一,浮漂作为钓组灵敏度的测量和显示工具,本身没有灵顿属性。说这支漂灵那支漂顿就是无稽之谈。(详见「漂无灵顿原理及钓组灵敏度」一文)。

二,这个试验的本质已经不是对两支漂的对比了,而是搭配好的两个钓组的对比。只是缩减版的钓组,省去了水线和钩饵罢了。如果真的纯粹对比两支漂,那么,就「孤零零」两支漂就行了。

三,大师的障眼法在哪?就在第三步。大师在浮漂稳定在钓目后,提拉浮漂一定高度再丢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模拟鱼吸饵的力(确切地说,是模拟鱼吸食钩饵后剩下的使钓组运动的力)。既然是两支漂做对比,起码的科学要求是,条件相同。即两漂模拟的鱼吸食钩饵的力相同。如果两漂上模拟的鱼吸饵的力就不同,这就是科学试验的基础「崩塌」了,试验结果自然就是完全错误。

为什么我断定两漂模拟的鱼吸食钩饵的力不同?

因为,仔细观察过很多这样的视频后,我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对比试验的两支漂的尾径粗细不同。第二个是,全都是他要兜售的那支漂的尾径较粗,而且无一例外「跑得快」。

这个不是鬼扯么?粗尾漂比细尾漂还要「灵」?事出反常必有妖。

捉妖见下图。

图中的(1)就是两漂都调到同样的4目。图中的(2)就是两漂都提拉同样高度(SA=SB)。那么,漂A模拟的鱼吸饵的力FA=3.14*(dA/2)的平方*SA*1。漂B模拟的鱼吸饵的力FB=3.14*(dB/2)的平方*SB*1。那么,有:

FB/FA=(dB/dA)的平方

看看上面这个公式。两漂模拟的鱼吸饵的力之比,等于其尾径比的平方!比如,大师用1.4毫米尾径的漂与1毫米尾径的漂来做这个实验,首先在粗尾漂上模拟的鱼吸饵的力就是细尾漂上的两倍(1.4的平方=1.96),相当于,在1毫米尾径的钓组下让半斤的鱼来吸食钩饵,而在1.4毫米尾径的钓组下,却偷偷换了一斤的鱼来吸食钩饵,而两钓组质量又差不多,当然受力大的跑得快了。可是,这个公平合理吗?

科学的对比实验,应该保证「受力相同」。怎么办到呢?很简单。反推上面的公式就可以了。即令FA=FB,则有:

3.14*(dA/2)的平方*SA*1=3.14*(dB/2)的平方*SB*1

则,SB/SA=(dA/dB)的平方

即,让两漂提拉的高度比,等于两漂尾径反比的平方。

因此,对于上面例子的两支漂,如果提拉1毫米尾径的漂尾3目,则只能提拉1.4毫米尾径的漂尾3*(1/1.4)的平方=1.5目!

而大师提拉了粗尾漂也是3目!模拟的力大了一倍,质量又差不多,当然跑得快了。如果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受力相同」,在粗尾漂上只提拉细尾漂的一半长度,就会马上现出原形,粗尾漂跑得不但慢下来,而且跑得长度也短了。那么,谁还会去买这样的漂呢?

鉴于几乎所有浮漂的调漂桶对比试验都没有考虑尾径,更没有经过上述的科学计算以确保「受力相同」,所以,我断定,浮漂界的调漂桶试验都是伪科学的障眼法。我宁愿相信,他们只是没搞懂,而不是装糊涂牟利。

我写这个图什么呢?百害而无一利。但是对钓友们大有用处。起码,再看到这样的无意的疏忽或者有意的忽悠,心里就如明镜一般,不至于被假象蒙蔽,浪费钱财和感情。

浮漂里面,包括调钓法里面,特别是钓组灵敏度里面,大有深奥的科学和技术。本就不是多数钓友能够独自琢磨透彻的,虽然实用性的结论可以相对简单的多,但是一步步搞清楚的确有巨大的难度,这也是这几个问题几十年都悬而未决的原因。当然,在「资源是王道派」,和「不就是钓个鱼嘛派」,以及「你这是装设弄鬼误导钓友派」,包括因为扒掉了他的底裤或者动了他的奶酪就「恼羞成怒派」看来,这些都是浮云。但是,我要以一句我很欣赏的网上名言来结束这篇文章。

「永远不要嘲笑一个为正义(真理)勇敢发声的人,因为他争取的光终会照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