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钓鱼

【微观凉都】年轻人进军「渔乐圈」

2024-01-23钓鱼

江畔月西沉,竹鱼竿摆动,一丈丝纶一寸钩。

携一根钓竿,享一方山水,一人独钓一江秋。

世人对钓鱼的痴迷由来已久,提起钓鱼,是「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的恬淡宁静,亦是「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的自在逍遥。当印象中老翁独坐江边垂钓的景象更变,千年后的今朝,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也开始成为「钓鱼佬」,进军「渔乐圈」,入场「钓经济」,打破刻板印象的藩篱,年轻人,为何年纪轻轻,就爱上了钓鱼?

钓翁之意不在鱼

寄情山水半日闲

「钓完不带走垃圾的,这辈子都是空军(钓鱼一无所获)。」说着钓友间相互交流的「加密语言」,「95」后钓友小向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状态。受家人影响熏陶,二十多岁的小向钓龄已达十余年,工作之余,她依然醉心山水之间,向往那一抹宁静。

牂牁江两岸。顾冰洁/摄

据中国钓鱼协会不完全统计,如果按照每年至少参加4次钓鱼活动来算,目前中国大约有1.4亿钓鱼人群,其中25岁至44岁的中青年已经成为钓鱼的主力军,占比为46%。

「一张凳子一壶茶坐一天的方式不太适合我们,我们更倾向于路亚。」小向娓娓道来。

「路亚」是舶来品,得名于Lure(引诱)的音译。与中国传统钓鱼不同,路亚钓鱼没有鱼漂和钓坠,连鱼饵都是塑料做的假饵。钓手抛竿后,不是静待鱼儿上钩,而是通过操控鱼竿和收线,给鱼饵牵引与拖拽力道,使其在水中呈现类似逃窜、挣扎、痉挛等形态,吸引目标鱼发动攻击,钓手需要反复抛竿与回线,因而路亚也被称为「水上高尔夫」。

「路亚需要全程站立,不断抛竿、回线,也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和家人钓遍贵州乌江流域、北盘江流域,最拨动小向心弦的,当属牂牁江醉人的湖光山色,「一人一竿,惬意山水之间,钓鱼既能体验一把运动的乐趣,也能将身心置于自然中将压力尽情释放,何乐而不为?」

西陵晚渡牂牁江

不会游泳村干部

小向口中的绝美之地——牂牁江,是不少钓友心中的圣地。有「夜郎都邑」美誉的牂牁,坐落在六枝特区西南部的老王山下北盘江(牂牁江)畔,是六枝牂牁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牂牁江不远处的西陵村,因「西陵晚渡」而得名,过往钓者纷纷在此驻足。

牂牁江夕阳西下。张兴梅/摄

「西陵晚渡,在城西四十五里茅口河上,此处水流湍急,相传清乾隆初云贵总督鄂尔泰改驿道设官渡于此,名西林渡,渡去峡口十余丈,峭壁千尺,银波荡漾。朝晨云烟缭绕,不识苍岩面目;暮则夕阳倒影,赤壁横江。一日之间,朝暮小同,堪称奇观,牂牁八景之一的‘西陵晚渡’则是由此而来。」牂牁镇西陵村村党支部书记邓军介绍道。

自小在江边长大,打渔老手却是一名游泳新手,邓军笑言自己是全镇唯一不会游泳的村干部。谈及这条江,邓军打开了话匣子。邓军清楚地记得,2007年5月20日,作为生态移民村,全村进行整体搬迁,曾经依靠山间破碎土地自给自足的村民开始迈向一产向三产的转变。

西陵村临江而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近年来,牂牁镇大力推动体旅小镇建设发展,先后建起老王山多梯度训练基地、滑翔伞运动基地、三街十二坊、夜郎王宫等景点。同时,依托当地气候优势,载誉凉都「小海南」的美称,西陵村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从前靠「渔」现在靠「娱」,邓军还是那个不会游泳的村干部,却也带领村民在牂牁江畔风生水起。

垂钓群体年轻化

乡村文旅新路径

在钓者看来,钓鱼只分零次和无数次。

牂牁江畔。向秋樾/摄

江面波光粼粼,浮光跃金。头戴便携式遮阳伞,手持钓竿,即将退休的大学教师老李(化名)坐在钓凳上,悠闲地望向远方。自从寒假开启,老李夫妻二人便自驾前往牂牁钓鱼。「村里有民宿,也有农家乐,这边水质好、风景好,每次来都能待上四五天。」和老李一样,小向也醉心于牂牁的旖旎风光,「回归工作一段时间后便会想念牂牁的晚风和夕阳。」

如今,在内卷、快节奏的生活氛围下,钓鱼正逐渐演变为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随着年轻钓鱼玩家的入场,以钓鱼为主导的「体验式」休闲消费,慢慢带起新的消费热潮。

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农家乐一条街、特色产品一条街、民族文化一条街;建立起以星级宾馆饭店为重点、定点宾馆饭店为补充、家庭宾馆饭店为特色的旅游住宿餐饮接待体系;在牂牁江沿线,种植各类精品水果……牂牁镇在「钓经济」下的尝试,也成为三产融合、错位发展、互为补充乡村振兴实践路径的一个生动缩影。

牂牁沃柑。刘凡雄/摄

据【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3)】数据,2022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839.25亿元。年轻玩家的涌入,让钓鱼成为继露营之后的又一个消费「蓝海」,不仅加速了农旅产业的发展,也让乡村文旅拥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鲁媛

编辑 向秋樾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