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客家传统美食「米橙」,你还记得吗?

2024-01-01美食



过年「 打米橙 」是客家人的一项传统民俗。早期的客家人多聚居山区,平时到山里劳作时会带上充饥的食品,客家人为方便携带,总结出客家米橙制作技艺,在春节期间打好米橙以作开春劳动时的粮食,逐渐形成过年「打米橙」的传统习俗,并传承至今。

客家米橙主要用料是 糯米、花生、红糖 等,其制作技艺主要包括 选米、储存、脱壳、蒸米、晒米、扁米、炒花生、膨化、融糖、搅伴、压抚、切割、冷却 等十几道传统工序。

客家米橙制作核心技艺有两个,即 膨化 融糖 。传统的膨化糯米技艺是选用中等大小的河沙,经洗晒后倒入锅里用大火炒热,加入蒸熟并晒干的扁糯米后,不停迅速翻炒,使扁米膨化到几倍大,然后再用筛子过滤掉河沙。后来客家人在传承过程中改用油炸工艺来膨化糯米,这样更加卫生和改善味道。但无论用哪种工艺,膨化糯米都是关键技艺,要靠经验和双眼来盯紧,严格控制火候。

膨化完糯米,下一个工序就是融糖。这个工序大概需时五分钟,同样非常讲究技术和经验,糖浆如果融不好制作出来的米橙就会散,只能用碗盛着吃。有句客家俗语传承几百年:「打‘米橙’,打唔成,捧着个碗四围行。」

糖浆是人工熬出来的,按1:5的比例加入冷水和红糖,红糖煮融化后加入适量的花生油,融糖过程中要不停搅拌,并靠经验和感觉把控火候,等糖浆稠度和粘性刚好达到火候,迅速把膨化的糯米和炒好的花生等配料倒入锅中,再用双铲上下翻动,米橙炒好铲起后要迅速地倒入盛具里压好成型,再趁热用刀具切割成棱形小块形状,等冷却后就可成为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的传统客家特色小吃。

作为客家人的一项传统习俗,客家米橙制作技艺已传承几百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客家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客家米橙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它以传统的味道陪伴和滋养着一代代的客家人。但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及现代食品市场的冲击,客家米橙由于制作工序复杂,即使在春节期间也很少有人再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