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胡辣汤两大宗门,逍遥镇和北舞渡谁更对河南人的胃

2024-03-04美食

本文由 @豫记 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说起河南美食,大多离不了烩面和胡辣汤。单说胡辣汤,河南就有两个风格迥异的派别:逍遥镇胡辣汤和北舞渡胡辣汤。虽说他们俩是胡辣汤界的「双子星」,然而,每每谈论起来,逍遥镇的风头明显更胜一筹,而北舞渡就有点偏安一隅了。但北舞渡人并不服气,网上每篇关于胡辣汤的文章,总会有打抱不平的网友要为北舞渡打call。而这篇文章,就是要告诉你,北舞渡和逍遥镇,到底谁才是正宗。

初白丨文

感谢沙河,造就了两个胡辣汤镇

丰富了河南人民的餐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它泛滥出的大平原上,诞生了古代中国的曙光。但这历史太遥远,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深。要我说,河南人还应该感谢沙河,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最大的物质慰藉——胡辣汤。

网上有很多河南美食排行榜,但不管怎么排,胡辣汤一定不出前三。

就着油条、油馍头、水煎包或者肉盒,一碗汤下肚,头上的汗、嘴边的油,使袖子一抹,一天都舒坦,给个天王老子都不换。

没喝过胡辣汤的外地人永远不会懂得,坐在路边,捧着一碗黏糊糊又乌漆墨黑的玩意,河南人咋吃得那么欢?他们的确体会不到其中的深情,更无法想象,中原人如何靠着胡辣汤开启一天的能量库。

即便嗓子上火发炎,还是丢不了这一口。

众所周知,河南每个地方做出来的胡辣汤都不太一样。其中,最重要的有两大派:逍遥镇和北舞渡。

除了汤不一样,据说早年间两派卖汤人的行头和讲究也不一样。逍遥镇用青色大铝锅盛汤,北舞渡则是黄色大铜锅,嵌在一辆红色推车上,下面用炭火煨着。

一碗汤盛出来,单从外观上来看,逍遥镇胡辣汤配料多,木耳、黄花菜、牛肉片,好不丰富。而北舞渡看起来单薄多了——面儿上漂着一层葱花,但是勺子伸进去一搅,噫,这肉块看着真带劲。

放的东西不一样,味道上自然也有差别。逍遥镇的汤有很浓的胡椒味,一碗汤下肚,七窍开了六窍,汗毛都要张开了;也有受不住辣的,喝一口汤,就得猛灌一口水缓缓劲儿。

北舞渡的汤则温柔许多,它更加绵润,每一种配料的味道都不突出,熬在一起,却把肉汤的味道衬托了出来。

如果说,胡辣汤也有江湖,那么,逍遥镇和北舞渡就好比武侠小说里的少林和武当。

逍遥镇走的是爽口提劲儿的路子,像少林刚猛的硬功;而北舞渡则主打五味调和,与武当张真人练的太极一样,讲究平衡和协调。

胡辣汤的起源是个悬案,

但它的创造者一定是河南普通劳动人民

逍遥镇的汤馆,普遍认为自己的汤,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

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副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

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逍遥,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

逍遥镇人大多只认五家店:高群生、老杨家、老佟家、老王家和杨老大。

高群生的味道稍淡,偏辣;老杨家咸淡适中,味道平顺;老佟家卖相比其他几家稍高,刚入口有中药材味道,喝后会有胡椒的味道。

老杨家胡辣汤

老王家羊膻味稍重,同时也有一股肉香味;杨老大走的是养生滋补路线有枸杞,视觉上会不错,绵香麻辣不突出,同样是杨家,跟老杨家风格迥异。

六十公里开外,称霸北舞渡的汤馆有也有固定的几家,分别是闪、丁、吕、宛。与逍遥镇不同,后三家一致认为,最在北舞渡卖汤的,是闪家的老爷子。

闪家胡辣汤负责人闪宝民介绍说,晚清时,山西、陕西的商贾在此创建了一座山陕会馆,会馆落成后,大宴宾客,此间太原府的一名大厨做一道深受名流绅士称赞的汤,这道汤就是胡辣汤。

如今,当年的山陕会馆会址已经是北舞渡镇中心小学的「地盘」了,历经近200年风雨的彩牌楼依然那样光彩照人。

山陕会馆会址

胡辣汤咋从宴席上走了下来,这恐怕是历史疑案,但我们不妨大胆推测。

明清时期,沾了光沙河四季通航的光,北舞渡在当时名声都很大。「拉不完的社旗店,填不满的北舞渡」,意思是指北舞渡的货运能力吞吐量巨大。

有了这么多买家和卖家,就一定会产生为这些人服务的第三产业。民以食为天,怎么吃饭,吃什么,一定是重中之重。

那些卖力气的底层人民,没有实力和能力去「筛三碗酒,切二斤熟牛肉」,更没有时间坐下来细细品尝味道之外的本真。

因此,码头文化要求食物一定要满足几个特点:

口味重,吃了盐才有力气干活;香料足,发汗驱寒;价格低;抗饿,不管是配上大饼还是馍馍就得吃饱。

这么推论未必正确,但可以考虑。要不然,你看逍遥镇,不也是因漕运码头重镇,胡辣汤才大行其道么?

加了豆角、鸡蛋丝、肉丸的胡辣汤正不正宗?

当地人才说了算

两个历史名镇做出的东西,自然谁也不服谁。据说,喝惯了逍遥胡辣汤的人,喝不惯北舞渡;反之亦然。于是,附近的大城市都成了它们的论战的战场。

放眼全国,逍遥镇胡辣汤则占了六成以上的市场,剩下的三成,是北舞渡。

而夹在两个镇子之间、离它们只有30公里的漯河,数据则要反过来。北舞渡大概是1995年进军漯河的,在此之前,称霸漯河的一直都是逍遥镇。然而,北舞渡一进来,逍遥镇立即收到了极大的冲击。

个中原因咱不好说,从一件事上能略略窥出端倪:北舞渡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规矩,400g一碗汤,一碗汤一两肉。

在他们看来,那些加了雪蛤鲍鱼牛蛙的汤,都是妖魔鬼怪,不能原谅。直到一家叫「王忠圈」的逍遥派胡辣汤店开张,逍遥派才算收复了一点失地。

据说,早些年西华太穷,逼着人出来做小买卖,在「活道」上,自然要比北舞渡人功力深厚。

而北舞渡坊间流传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人劝闪家胡辣汤传人去外地开店,不料遭到拒绝:「我在家门口盛汤,盛得手脖子都酸了,还去外地干什么?」

理由任性得让人无法反驳。

据说,90年代初期,方中山的汤并不是现在这样的,非要站队的话,更近似北舞渡派。至于为啥会变成现在这样,听神秘人说,方中山提高了汤里的油脂比例。

油多了,汤喝着糊嘴。咋办呢?加胡椒,加大量胡椒,也就成了现在这种信球辣的独特风味。

和方中山异曲同工的是,许多地方也有自成一派的胡辣汤。

虽然同在一个周口,周口人就不大认逍遥胡辣汤,当地最为地道的是金记。

而对于汝州人来说,一碗混合着鸡蛋丝、豆角段、辣椒丝、粉条的胡辣汤,再捏几撮菜,最好放一小勺醋,配上锅盔加豆腐串,那就是西关桥头最得劲的早上。

开封素胡辣汤颜色浅淡,没有牛羊肉汤成分,主要是采用素食材,对原料、香料配比严格,食材加工考究,味道清醇,因颜色浅,食用时无色素添加之虞。

南边的潢川,有一种丸子胡辣汤。胡辣汤里漂着一个个饱满的丸子,诱人极了。

其实河南的胡辣汤口味之千变万化,可以让你在一个城、一条街、不同摊位上就能吃到不同口味的胡辣汤。

而所谓正宗,就只能说是自己家吃惯的那一种口味才叫正宗。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