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龙年春节,食在上海:寄托在上海生煎馒头上的汉族传统文化

2024-02-06美食

新年到上海来玩的游客,一般不会错过品尝上海特色点心生煎馒头。你知道吗?生煎馒头这种称呼,跟汉族的传统文化有关。

生煎馒头有两种流派,一种是清水派、一种是浑水派。

①清水派就是肉馅的肉汁是除了调料外往肉糜里加清水,追求肉汁纯净;

②浑水派就是肉馅的肉汁是用肉皮煮烂制成皮冻,碾碎后放入肉糜里,这样,肉馅再一受热,就会有大量肉汤在里面了。

清水派代表有:大壶春。

浑水派代表有:萝春阁、小杨、晓燕、丰裕、光头等。还有街头巷尾的生煎摊点心店基本都是浑水派。

清水派是最早的生煎做法,因为以前品尝生煎不在路边摊,而是在茶馆,就着茶水当点心吃的,如果吃的时候,汤汁受到挤压,喷溅到衣服上,吃相颇为不雅。

浑水派是生煎摊改良过的灌汤生煎做法,主要提升,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汤汁更多,吃起来有肉馅有汤汁,更为过瘾。

外面的面呢,还有硬面、半发、全发的做法,但现在基本都是半发面,小杨则是偏硬面的,晓燕、丰裕、光头是半发面,像大壶春是偏全发的,细品有一点酵母酸。

提起上海生煎馒头,上海有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当地人开的点心店,只有馒头没有包子,外地人在上海开的点心店,则只有包子没有馒头,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

曾经有个笑话,说一个从外地来沪的女生早上搭乘上海地铁。听到安检员对她招呼道:古来,古来,侬个「生煎包」古一古!(过来,过来,你的双肩包过一过!)听到后,她不禁心里嘀咕,上海查得这么严?就将刚咬过一口的生煎包整盒放到了传送带上。

上海人一听就知道这则笑话是瞎编的:

上海地铁不让吃东西,如果发生纠纷,错都在吃东西的一方。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第十一条,乘客应当自觉保持车站、车厢的文明卫生,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大声喧哗。

这则笑话虽然是假的,但上海方言不把生煎馒头叫成生煎包,倒是真的。上海人对这类面食的叫法,沿用古法,所以,在上海只有菜馒头、肉馒头、豆沙馒头、小笼馒头、生煎馒头。

馒头最初并非是给人吃的,宋朝高承编纂的【事物纪原】第九卷里说,包子最早的时候就是叫「馒头」,更准确地说应该叫「蛮头」。

当时诸葛亮南征孟获之后,凯旋回师,大军被涛涛泸水(金沙江)所阻。因为担心天降不祥给汉(季汉)军,有人提出可以根据传统用蛮人的头颅,祭祀河神,可以平复泸水的愤怒。

但是,诸葛亮自认本次南征杀伐甚重,不忍再造杀孽,所以命人用面团包裹羊肉、猪肉,最后捏成类似人头的样子蒸熟充作「蛮头」祭拜河神。后来从祭祀物品到寻常食品,慢慢流传开来,最终成为传统面食,「蛮头」也慢慢被叫做「馒头」。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们也把包子叫做馒头,这说明至少延续到著书的明朝,不管有馅的没馅的,在苏浙皖(施耐庵生活过的地方)包子,统统都叫馒头。

而经历过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的北宋河南,馒头已有包子的叫法。

【燕翼诒谋录】当中也有记载:「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即馒头别名。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者谓之馒头。」

后来满清入主中原,在中国北方,有馅的馒头便都开始被叫成包子了,而在中国南方,则依然延续着汉民族的传统称呼。

新中国成立后,推广以北方官话为主的普通话,普通话英文就是满大人(manderin),加上改革开放后,南北交流日益频繁,「包子」这种叫法也越来越普及。

如今只有在承接过三次衣冠南渡的中国南方,如上海等地,还保留着诸葛亮发明的这个「口头非遗」——「馒头」。所以,当你在上海品尝上海特色点心生煎馒头的时候,你同时也在为延续汉族的传统文化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