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美食

中英饮食的文化差别,来自一位英国人的视角

2024-03-07美食

很多人说英国人吃得很差。

有一篇文章提到:

我发现世上食物最难吃的地方就在于伦敦及其周边的英格兰核心区,还要刨除掉伦敦受到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影响的金融世界主义阶层的品位,要精准地剑指英格兰正圣乔治十字旗纯血旗人及其世代栖居地,被抬旗的名誉旗人和背叛十字旗物理跑路/精神出轨的旗奸不能算在内。

这个污染地区这群纯血旗人的做饭难吃是一种非常神秘而深刻的、见多识广走遍全球也前所未见不可理喻的难吃。

而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位英国人在香港第一次吃中餐是这么说的:

很多菜叫我又惊又喜:精心烹制的烧鹅、亮闪闪的新鲜海产、五花八门的精美点心。

就连香港街头最便宜、最不起眼的餐厅做的炒菜和汤都比我在英国尝到的任何一家要美味,光是菜品的种类就让人眼花缭乱。

但我也遭遇了很多新的食材和佐料,叫我不太舒服,甚至觉得恶心。

我最近看了,在牛津长大的英国人扶霞·邓洛普写的书【鱼翅和花椒】,简单说几点中英饮食上的区别。

01:中国菜场对英国人的冲击

很多中国的菜市场了,一开始,那种残酷和血腥真是让外国人大吃一惊。

在英国人眼中,人们似乎对生命完全漠不关心,剖鱼就跟削土豆皮一样稀松平常;活剥兔子皮的时候还能悠闲地抽支烟;给一只还没反应过来的鸭子割喉放血,一边还跟朋友插科打诨。他们不会在动物下锅或者上桌之前早早地弄死,而是直接开始准备这个食材,任其在这过程中死去。不过,也许,问题的关键就无形地包含在这形式之中。

在英语和大多数欧洲语言中,可供人吃的有生命的东西,用于它们的词很多都来自拉丁语的「anima」,代表着空气、呼吸、生命。英语里的「creature」(生灵)这个词,来自拉丁语中和「创造」有关的词,似乎将动物与我们人类联系在了某个十分神圣的宇宙当中。

我们也都是生灵、是动物。

而中文里的「动物」一词,可以直接解释为「移动的物体」。如果说你只是把其简单看作一个「移动的物体」,几乎没什么生命可言,那伤害其性命还算是残酷吗(除非你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02:使用味精

这个原始纯粹的中国烹饪世界,只有一件事让英国人震动和惶恐,就是使用味精。

大多数西方人,觉得味精是糟糕的人造添加剂,只有垃圾食品和毫无营养的外卖中才会使用。

英国人家的厨房里是不可能有味精的;要是某家还算像样的餐厅橱柜里发现了味精,那就是厨界丑闻了。

然而,中国的每家厨房里都有一罐味精,和酱油、醋放在一起。

顶级大厨会在自己的拿手菜中放味精。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全国最棒的厨师学校,味精也被当作最平常不过的调味料。听听这中文名字,「味精」,味道的精华(而且「精」还可以解释为精美、精细、精明、精湛、精神、精液……你看看,这是个多好的字)。在中国,用味精完全不需要脸红心跳。

味精并非中厨里的传统调味料,其发明者是日本科学家池田菊苗。他从一碗海带汤异常鲜美的味道中得到灵感,在实验室提纯了海带里的呈味物质,并把这独特的味道称为「旨味」(相当于中文的「鲜味」)。他的发现直接引发了日本对味精的工业化制造生产,接着又扩展到全世界。

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味精只是「增味剂」,本身没什么味道,但是可以和很多菜肴中的味道发生反应,产生感官上的愉悦。

然而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人的舌头有专门的神经末梢,对味精和别的「旨味」合成物特别敏感,还有些脑细胞也会对「旨味」有特别的反应。这样的发现使得大家越来越普遍地认为,「旨味」不仅是增味剂,而且本身也是独立于传统「酸甜苦咸」之外的「第五味」。

「旨味」虽然和人工制造的味精联系在一起,但大自然中很多动物与蔬菜也含有这种味道,比如番茄、香菇和金枪鱼。

它们的「旨味」来自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模块,这里头不止含有味精的组成部分谷氨酸,还有肌苷酸和鸟苷酸。动物与蔬菜的蛋白质分解开来,这些美味的分子就出现了,所以烹饪、熟成和发酵这些过程能够更烘托出食材中的「旨味」。欧美人很喜欢的味道,比如帕尔马火腿与帕玛森干酪中的香醇浓郁,都多亏了「旨味」化合物。

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都在使用富含「旨味」的产品,比如豆豉和相关的酱料。传统中厨的主要调味技巧中,就有往浓汤里加火腿和干海味提鲜。第一次去香港时让我受到巨大惊吓的皮蛋,以及后来遇到的腐乳,都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食物,因为其中的「旨味」强烈又繁复。从某种程度来说,味精不过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然而,为何西方人这么排斥人工制造的味精,中国人却欢天喜地地敞开了用呢?

我猜部分原因是,中国人普遍对科学技术抱着积极的态度。欧洲的厨师和「吃货」通常都觉得科学是天敌:享乐主义必须和「回归自然」的哲学并行。欧洲人觉得,食品技术的进步是强加在人类头上的,都是贪婪的跨国公司付钱让堕落腐败的科学家一手制造的。

欧洲人认为转基因会带来生态灾难,农药会让人罹患癌症。

味精,作为一种相对年轻的人造调味料,天生就是非常可疑的。

中国就不一样了。人们欢迎科学、倡导科学。在这个国家,饥荒的记忆还未远去,旱涝灾害也时时威胁着农业的收成,所以人们对转基因的可能性抱着更开放的态度也就不奇怪了。

在这里,食品科技的进步和洗衣机等新的家用电器才刚刚开始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中国人对「一切靠双手」的时代的怀念还早得很。

大家普遍相信科学技术会带来好处。

03:口感

口感是学习欣赏中国美食的西方人坚守的最后一条阵线。

越过了,你就真正钻进去了。但越过去,也可能面对一场狂野的旅程,让你直面自己最严重的偏见、童年的噩梦阴影,甚至可能唤起某些弗洛伊德式的偏执幻想。

这会让人恶心不已、仓皇失措,让欧洲同胞们经常带着不加掩饰的厌恶来看你。

就花一点儿时间,想想英语里某些词汇:「gristly,slithery,slimy,squelchy,crunchy,gloopy」……而这些恰恰是中国美食中最受欢迎的口感。

而西方人看到这些词会有很不愉悦的感觉:身体的排泄物、用过的手帕、屠宰场、压扁的爬虫、威灵顿长筒靴里湿乎乎的双脚或者摘生菜时手上沾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鼻涕虫。

典型的英国人要是第一次看中国人吃鸡爪一类的东西,可能会忍不住吐出来。

你看那个老太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从纸袋里拿出个卤鸡爪。

那鸡爪看着跟人手几乎一般无二:瘦瘦的手腕、突出的骨节,但是皮很紧,是鳞片状的,还有又尖又长的趾甲。老太太把这东西一点点塞进嘴里,啃咬起来。

她那啮齿动物一般的牙齿把鸡皮扯了下来。她嚼着关节处的软骨,发出有点湿乎乎的嘎吱声。她一边嚼着,你就看着她下巴在动,不断发出小声的「嘎吱嘎吱」。

嚼了一会儿,她很精妙地吐出小小的骨头和趾甲,精光得没有一点儿皮肉。

04:饮食代表着文化的认同

人在异邦,要完全适应当地口味并不容易。

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

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让人免受未知事物的威胁。

我们外出度假时会接种疫苗,免得在国外染上什么病;类似的,在国外我们也可能只吃自己熟悉的食物,免得陌生的文化猝不及防地暴露在眼前。

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身在亚洲的英国殖民者晚餐时会换上正式的礼服,每晚还要喝鸡尾酒,这不仅是为了消遣。他们知道,要是不这么做,就会有迷失自我的风险,就会像驻守印度的那些英国怪人一样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当地文化中,都忘了自己真正的归属。

十九世纪,住在上海和其他按照条约开放的港口城市的英国人都对中国菜避之唯恐不及,完全靠从家乡进口来的罐装和瓶装的所谓「金属」餐食活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了一部【英华烹饪学全书】(分两卷,一卷英文,给英国人家的女主人看;一卷中文,给厨子看)。

书里有一些经典的菜谱,比如龙虾汤和鸽肉饼。里面也提到了一些异域菜,比如「匈牙利炖菜」和「印度咖喱」,但对中国菜却只字未提。几乎能感觉到这套书的作者们对中国人的恐惧,他们可能觉得,这些「杂食动物」就匍匐在阴影中,随时可能伸着爪子猛扑过来。

不知为什么,一个国家越陌生,当地人的饮食越怪异,居住在这个国家的外国人就越想要严格地坚持自己故国的规矩。

或许这样比较安全。就算是现在,很多欧洲人也基本上是自己在家做欧洲菜吃。吃别国的菜,是很危险的。一筷子下肚,你就不可避免地失去自己的文化归属、动摇最根本的身份认同。这是多大的冒险呀。

如果一位老外,发现自己不仅在学习中国烹饪的理论和实践,竟然还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些中国式的「画味之道」(想象味道的方法)。

阴湿的冬日,他知道应该比平常吃得温热些,所以早餐的饺子汤里就多舀一勺红油;而夏日闷热的酷暑中,则来点酸的能让人神清气爽。

原来爱情里的嫉妒叫做「吃醋」,生而为人所经历的疼痛与艰难叫做「吃苦」。

学习中国烹饪的语言,也是在学习人生的语言。

中国烹饪的学习越深入,人就越发现自己不仅是在做饭,而且也在思考,像中国人那样思考。

写在最后

两千多年前,贤者墨子写下了古代的饮食之法: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 「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

和墨子大概同一时代的孔子,吃得不多,也很注意每顿吃的肉量不要超过吃的饭。

中国父母喜欢把他作为榜样,叫孩子们不要剩饭、剩面,不要因为桌上的鱼肉就忘记碗里的主食。

而本世纪初,当那些「先富起来」的生意人和有权有势的官员们埋头于酒池肉林与异邦珍馐时,很多人家的家常菜也都是简单的米饭青菜。

讽刺的是,尽管存在炫耀铺张的宴饮文化,尽管在成见颇深的西方人眼里,中国人都是一群怪物,「什么都吃」,中国大众的传统饮食却可以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学习的范本。

这是老一辈的生活方式,是穷人家和智者仍在坚持的饮食:主食是一碗蒸饭或者煮面;大量简单烹饪的应季蔬菜;各种各样的豆腐;极少量的果脯;再来一点点能够增添风味、供给营养的肉和鱼。

西方现代的典型饮食本身就是很奢侈的,含有大量的乳制品和动物蛋白。中国传统饮食则不同,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到了最小,而且营养均衡又讲究色香味,极大地满足眼鼻口腹。对美食与烹饪进行了那么多的探索,这始终是人心中最好的生活方式。

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