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医生能识破装病的普通人吗?

2024-07-02健康

相信点开这篇文章的你,从小到大,多多少少都曾经装过病。

不过你不一定知道的是,一些人装病,背后的原因可能匪夷所思?

有些人装病,可能是 为了一些基本无害的便利。

wikiHow 上有一整套装病的指南,鼓励网友用来顺利翘课、逃脱练习,或者「避免出席让人提心吊胆的晚宴」。

这套指南,主要是教你怎样伪造体温计读数;比如,用手指摩擦体温计顶端生热:

图源 wikiHow

或者在测口腔温度前,先吃一些温热的食物:

图源 wikiHow

想要满足好奇心的朋友,可以,了解更多(不建议学习)。

有些人装病,是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碰瓷的、骗保的……而医生最常遇见的一类装病的人,是 试图通过装病,获取某些管制药物 (比如一些止痛药)。

还有些人装病,只是因为 喜欢被治疗、照顾的感觉 ——而这居然是一种真实的疾病,名为 「孟乔森综合征」 (Munchausen Syndrome,MS)。

他们会通过描述、幻想疾病等,来假装自己有病;严重的还会篡改医疗记录,甚至直接自残。

不过在距今 50 多年前,还有这样一群人,刻意伪装成病人,甚至「骗」过了医生、如愿以偿住进了精神病院,这又是为了什么?

1972 年,美国的精神病院,先后收治了 8 位特殊的「精神病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心理学家、研究生、儿科医生、画家,还有一名家庭主妇。

当时正值越战,美国的许多年轻人,纷纷假装患有精神疾病,试图逃避服役。

不过这 8 位心智正常的「病人」,却不是为了这个;而是出于某个共同的原因,试图混进精神病院。

动图来源 SOOGIF

他们 事先经过详细的训练和周密的安排 ,在诊疗中统一向医生自称,有人在自己耳边发出「砰砰」的声音,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症状。

而当这 8 位「病人」先后被医生诊断为「需要住院治疗」后,他们却又改口,称自己的幻听症状消失了,且感觉很好。

但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被精神病院收治、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

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中心大楼|User:Tom, CC BY-SA 2.5

在住院过程中,这群「假病人」需要每天用纸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起初,他们生怕工作人员发现自己是混进来的、都是偷偷摸摸记录;后来发现自己并没有被注意。

而他们即使被工作人员看到在写些什么,对方也只会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所以他们后来干脆「明目张胆」地记录。

动图来源 SOOGIF

而略显「讽刺」的是,在住院过程中, 院中的病人却能看出,他们不是真的病人 ——他们甚至一把抢过「假病人」的笔记,质问他们是不是记者,或者别的什么人派来的。

最后,这 8 人少则一周、多则 52 天, 平均在精神病院待了 19 天才出院 ;且出院的理由大多是「病情暂时好转」。

后来,「假病人」中的一员,同时也是这次行动的发起人——斯坦福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恩,于 1973 年,在【科学】(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在疯人院保持理智】的论文。

当时的「精神病院」对患者并不友好;他通过这次行动,对当时精神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这次行动也被称为 「罗森汉恩实验」 (Rosenhan experiment),并在后来掀起了轩然大波。

顺带一提,后来有精神病院对罗森汉恩提出了挑战,希望他能再做一次这样的实验;而这一次院方会把所有「假病人」揪出来。

在罗森汉恩接受了这个挑战的 3 个月后,院方表示已经发现了 41 名假病人、42 名疑似假病人;而罗森汉恩却表示, 自己这段时间从来没派任何人去过。

动图来源 SOOGIF

——看到这里,一些朋友可能也会怀疑:

包括精神疾病在内,医生真能看出一个人在装病吗?

一条无用且不建议学习的知识: 如果你装病装到了医院,一般轻微且常见的症状相对好装。

比如头晕、肚子疼这类偏主观的症状,医生通常会带着疑惑,问诊查体。

不过,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人来说,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疾病和症状并不好装。

而你会不会被识破,主要取决于你能在各种检验、检查(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等)中撑到哪一步,以及医生想不想拆穿。

当然你可能会说,在「罗森汉恩实验」中的精神科医生,就没有发现他们是装病的啊?

这是因为,故事开头 8 人统一「幻听」到的「砰砰声」, 本身并非临床真实存在,而是编造出来的 ;当时的精神疾病相关诊疗指南中,也没有收录对应的条目。

而发起人罗森汉恩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

一方面,一位专攻心理分析的精神病医生斯皮策(Robert Spitzer),用 30 多页的两篇论文指出:这项实验不仅不符合规范、也有逻辑漏洞,且参与者对医护人员并不诚实。

当然另一方面,「罗森汉恩实验」也确实引发了对「精神病人标签化」的讨论,和相关标准、制度的改革,使相关诊疗、定位变得更人性化。

而即使到了现在,虽然一些精神疾病,通过生化检验能够测出一些器质性变化,但还有不少情况,需要通过量表辅助主观认定。

当时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基于 【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 (简称 DSM,初版 1952 年发行)的第二版。

此后,斯皮策与同事也投身于 DSM-3 的制定,后续 DSM 也不断在更新换代。

回过头来,就像其他病症一样,对精神疾病的诊疗,离不开医患双方的积极沟通与努力。

毕竟一般来说,院方更愿意相信,前来的都是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

不断迭代的 DSM

当然了,说到这里,一些朋友可能会担心,自己「被确诊」为精神疾病。

正规的精神病医院的诊疗过程,都是公开透明、合理合法的;而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着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根据 2013 年出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规定, 对于不存在危险或伤人行为的个体,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精神病院不能收入治疗。

如果个体被怀疑患有精神分裂症、而被送进精神病院,也会先有为期一周的留院观察。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的内心挣扎与求救,常常可能被忽视。

抑郁症患者并不会一直愁眉苦脸, 一些看起来很「快乐」的人,也许正在承受抑郁症的折磨。

看起来,他们有完成各类工作的能力、社会功能也比较正常、遇到开心的事也会开怀大笑,在他人看来,和「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他们隐藏在外表下的抑郁,却难以被旁人发现,甚至自己也不一定能察觉。

这时,作为最常接触他们的人,身边的亲朋好友也应重视他们的求救,并积极就医诊疗。

最后,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对精神疾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能有越来越多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人被成功治愈、回归健康平稳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