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暴发性1型糖尿病

2023-12-04健康

1型糖尿病(T1DM)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胰岛内产生胰岛素的 B 细胞数量严重减少或缺失导致的糖尿病,分为 1A 型糖尿病和 1B 型糖尿病。1A 型糖尿病的病因与自身免疫有关;1B 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无关,病因仍不清楚,称为特发性 T1DM。对自身免疫性 T1DM 的遗传学、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已有广泛研究;由于特发性 T1DM 亚型的异质性,目前的研究非常有限。

暴发性 1 型糖尿病(FT1DM)是日本学者于 2000 年首次提出的 T1DM 的新亚型,属于特发性 T1DM。本病发病时胰岛 B 细胞在短时间内遭到大量破坏,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进展亦极其迅速,但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阴性。该型糖尿病呈超急性起病,病情凶险,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常在短期内死亡,属危急重症。

研究表明:与经典 T1DM 相比,FT1DM 患者的胰岛 B 和 A 细胞区明显减少;在新近发病的 FT1DM 患者的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组织中可观察到单核细胞浸润;在 FT1DM 的发病过程中,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事件可能同时发生,但相互独立 。这些观察表明整个胰腺都参与了 FT1DM 的发病。接下来,通过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其他表现特征、治疗及预后,大家随我一起学习一下 FT1DM 吧!

病因与发病机制

关于 FT1D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遗传、感染、自身免疫、妊娠

① 遗传: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可能与 FT1D 的遗传易感性有关,但是它和经典的1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位点并不同。

② 感染: 有研究表明,很多的 FT1D 在发病的前 2 周左右都有病毒感染的病史,因此推测病毒感染很可能与 FT1D 发病有关,目前分离出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人类疱疹病毒 6 。

③ 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是否参与了 FT1D 的发病目前没有定论,最初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患者在起病时胰岛自身抗体为阴性,胰腺活检也并没有发现 T 淋巴细胞的浸润,因此认为 FT1D 是 1 型糖尿病的一种新亚型 。但随后的研究显示免疫反应也参与了部分 FT1D 患者的发病 。

④ 妊娠: 有研究证实几乎所有在妊娠期间初发的 1 型糖尿病均为 FT1D 。

诊断标准

日本糖尿病学会关于 FT1D 的诊断标准(2012版)如下 : 当存在以下三条时,确诊 FT1D

高血糖症状发生后很快(约 7 天内)发生糖尿病酮症或者酮症酸中毒。

首次就诊时血浆葡萄糖水平 ≥ 16.0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8.7%。

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后尿 C 肽排泄<10μg/d,或空腹血清 C 肽水平<0.3 ng/mL(0.1nmol/L)、胰高血糖素兴奋后或进食后 C 肽峰值<0.5ng/mL(0.17nmol/L)。

其他表现特征

(1) 胰岛相关的自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酪氨酸磷酸酶蛋白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一般检测不到。

(2) 胰岛素治疗开始前,疾病的持续时间可为 1 ~ 2 周。

(3) 98% 的患者观察到血清胰酶水平升高(淀粉酶、脂肪酶或弹性蛋白酶-1)。

(4) 70% 的患者在疾病发作之前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发热、上呼吸道症状等)或胃肠道症状(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

(5) 疾病可在怀孕期间或分娩后发生。

(6) 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

(7) FT1DM 无性别差异;起病年龄不等,以青少年和成人居多;妊娠妇女为高危人群。

治疗及预后

暴发性 1 型糖尿病的治疗分为急性期的治疗和长期的胰岛素替代治疗。急性期主要是积极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过后可以改为皮下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该病患者胰岛功能极差,且呈不可逆性损害,血糖波动大,控制困难,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FT1DM 起病急骤,前驱症状多样,可发生于各年龄段,进展迅速,常合并严重代谢紊乱及器官衰竭,预后不良,易被误诊为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所以,临床医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