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一年最后10天宝贵的「出汗季」,做好4「讲究」,生阳气、排寒湿

2024-08-16健康

人们都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暑邪的威力了,我自己也是每天出门都需要鼓足勇气,外面就像一个汗蒸房一样,出门就是一身汗。

但凡事有利有弊,虽然暑热的伏天让我们窒息,喘不过气来,头晕脑胀,还容易中暑,但是在末伏天,我们出汗也是最多的,所以这是个最后10天非常宝贵的排寒湿机会。

虽然在末伏天,我们讲究宜伏不宜动,莫要大汗淋漓,避暑避热,但身体自然出汗,是可以帮助我们调节体温,带走体内的寒湿,清出毒素的,会让身体更清爽,气血顺畅。

这些都是寒湿长居体内带来的危害,所以该流汗的时候,就让身体自然的流汗,不要怕难受,把汗憋在身体中,这样身体会越来越累,越来越难受。

尤其是现在温度太高,大家都躲在空调房里不出来,确实高温暑热我们很难在外面活动,即使在外面也要防暑降温,空调可以吹,但不要总是一直吹,开两三个小时停一会儿,再继续开,给身体一个缓冲。

到了晚上,温度降下来了,我们可以去外面散散步,走一走,让身体出出汗,这样既可以躲避白天的高温,又能让身体出汗,带着寒湿出来。

其实到了伏天,早上五六点太阳就升起来了,我们可以趁着早上的时间,出门锻炼,这时候温度还不是很高,发发汗身体非常舒服。

但出汗后,我们也不要记着冲凉洗澡,这时候毛孔大开,很容易把寒凉带进身体中,那我们的寒湿就白排了,一定要到汗收了以后,用温水洗澡,同时出汗中不要吹冷风,电扇,空调都要避免,不给寒邪再次进入身体的机会。

我们可以用干毛巾擦擦汗水,休息一会儿,等到汗不再发出,再去洗澡,而且出汗后最好也不要突然进入到空调房里。

这样骤冷骤热,会让我们体内的热气,一下子被阴寒固住,很多人总是说自己容易中暑,其实就是这样骤冷骤热,这种属于阴暑。

入伏后也有一些讲究都和让我们的身体出汗有关,提前知晓,别错过。

讲究一:二伏面

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二伏当天要吃碗面。一碗热乎乎的面下肚,正好以热驱热,出了一身热汗,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遍身凉爽。面多是小麦制成,小麦养心,在心气儿容易亏耗的伏天里,又养了心。

讲究二:晒伏,人晒衣裳龙晒袍

俗语有道,人晒衣裳,龙晒袍。在过去人们居住的环境比较差,经历了前面的梅雨,回南天,衣服或是物品就容易发霉,变潮,赶上伏天,就要把这些东西搬出来晒一晒。

不仅如此,过去很多老人家,也保留着伏天晒背的习俗,这也是晒伏的一种,意思就是在伏天多晒太阳,因为在过去,很多先进的养生方法也没有,人们都是依靠着最原始,最天然的东西,帮助身体排寒,补阳。

而三伏天的太阳,就是千金难买的灵丹妙药,是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天火下凡,所以老一辈总是习惯在伏天,在院子里晒太阳,我外婆就一直有这个习惯,每天都会儿晒上一会儿,如果像是现在温度太高,老人家也会差不多五六点起床,等到七点多出去晒一会儿再回屋。

每次晒上半小时,发发汗,身体也会特别舒畅。

讲究三:冬病夏治,必不可少

晒太阳对于退休在家的中老年还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对于体质虚弱,对紫外线过敏,或是咱们上班族来说,晒太阳真的是太难了,也只能是休息日早起晒一晒,况且忙碌了一周,很少人能在周末的六七点爬起来锻炼晒太阳。

三伏是全年温度高,阳气盛的时节,对于那些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调理时机,「春夏养阳」,趁着末伏应加强防治。

有一种针对脾胃虚寒、上热下寒,是国学大师南怀瑾根据道家的灸脐法提出的。他在【我说参同契】中这样写道: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调理肠胃。

这是日本人把中国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日本温灸器,我教你们一个方法,什么年纪的人都可以用,比较保险。

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时挑一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温灸器还要好。

胃不舒服也好,腹部冰凉也好,老年人也可以用,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身体暖暖的。

首先准备三样材料,艾绒(我用的是南阳三年陈艾,效果更好,补阳散寒的劲头更大),桂圆肉(这个不用拘泥,买点干桂圆,把核去了),花椒(这个家家户户都有)。

这三种东西,给它放料理机里打成黏糊糊的样子,可以捏住成球就可以了,艾绒可以分批次放,省的不好打,团成一个个比肚脐眼稍小一丢丢的球就可以了,做完可以用保鲜膜一个个的包裹起来,睡觉前,塞进肚脐眼里,皮肤不敏感的,可以用医用贴给糊上,敏感的就用保鲜膜,只要不让这个小球掉下来就行,这样肚脐贴就完成了。

原理也很简单,这三味性味都偏温热,且都归脾经,能脾胃的阳气补得妥妥的。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把脾阳补足,我们身体其他处的阳气才会充足。

除了上面说的艾草温补阳气外,桂圆肉,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的作用,主要起到补益的作用,可以健脾气,补心气,用于气虚、乏力、瘦弱,也用于脾虚导致的问题。

花椒是日常烹饪当中常用的一种调料,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此外还有除湿的效果。

这三味一结合,体内的寒气驱散了,阳气提升上去了,正适合炎炎夏日,阳气外泄严重的我们。

但贴这个肚脐贴需要注意的是,贴三天停一天,身体发热或是上火时候别贴,容易把火拱出来,怕上火的话,在脚底的涌泉位置,一脚再贴一个。小孩子最好也别贴,孩子阳气重一般也不需要。睡前贴,第二天早上十点前取下来。

如果觉得自己制作麻烦,也可以购买现成的肚脐贴,艾绒选的是南阳的陈年艾,更适合做艾灸使用,表面还添加了花椒粉,加速身体吸收,胶布也用的无纺棉贴,舒适亲肤,透气性好。

北京同仁堂红盒艾绒肚脐贴艾草温灸贴艾贴
¥69
精选
购买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南怀瑾老先生的灸脐法来调理下身体吧。

  •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腹痛;

  •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寒气重;

  • 腹部凉、宫寒、痛经;

  • 脸部、头发爱出油、体内痰湿重;

  • 睡不好;

  • 体内湿气重;

  • 脾胃虚寒;

  • 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 但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肚脐贴还是三伏贴,贴完灸完后,生冷油腻、辛辣、高蛋白、海鲜都不要吃。

    皮肤如有瘙痒疼痛等过敏感觉时,立即停下来,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延长或是缩短时间贴。2岁以下的婴幼儿皮肤娇嫩,也不要贴。

    讲究四:晒伏姜,保安康

    有道是,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吃上几口生姜,全身热乎乎的,还会出汗。而古人早就发现了这点,所以在三伏天,人们都会晒伏姜。

    一般整个三伏天都可以晒伏姜,但有的地区都是大暑的时节来晒,像我老家,很多老人都是入了伏就开始晒姜。

    相信我们都见过晒梅干菜,晒虾,晒辣椒,玉米等等,这些食材基本晒上两三天就可以了,但是晒伏姜基本是要从入伏晒到出伏的。

    末伏时期,太阳最毒,阳气最旺,借助这样热烈的阳光,把生姜彻底晒透,晒出来伏姜全年都能吃,比普通的姜辛热性要足的多。

    特别适合咱们经常贪食冷饮,饮食不节而导致的拉肚子,腹痛,呕吐恶心等,用伏姜泡水或是煮成姜汤喝,特别管用。

    以前每年在老家,外婆都会在伏天晒伏姜,那时候年纪小,也不懂伏姜的好,被外婆逼着喝过几次伏姜茶,只觉得辣辣的,喝完以后全身发热,发汗,喝的时候虽然不情愿,但是每次喝完身体都特别舒服。

    尤其是小时候淋了雨,或是在外面玩水回来,外婆也总会煮上一锅伏姜茶,身体一下子就暖回来了。

    外婆晒伏姜,是把生姜切片,放到太阳下面去晒,晴天就晒,雨天就受,一直从入伏晒到初伏,晒出来的姜片都干干的,一掰就断,之后装在罐子里保存。伏姜就是把生姜辛热的性质发挥到了极致,特别适合体内阴寒重的人。

    如果没做过伏姜,或是担心伏姜的辛热性太强,自己身体又不是特别阴寒,怕吃完上火的,也可以试试这款相对温和一些,但是补阳排寒效果也非常不错的醋泡姜。

    醋泡姜特别适合:

    ·脾胃虚寒

    ·手脚冰凉

    ·特别容易感冒

    ·寒性咳嗽

    ·受凉胃痛

    ·没有胃口

    ·寒湿之人

    ·痰湿肥胖之人

    醋泡姜的传统做法是用老陈醋来腌制,醋是酸的,有收敛的作用,这样可以收敛住一部分生姜的辛热之性,而不损伤其温阳排寒的作用。

    而且醋泡姜的口感会比伏姜更让人容易接受,没有那么辣,一部分是被醋中和了,另一部分是由于姜的品种,晒伏姜一般用的是生姜和老姜,本来辣味就重。

    而我们醋泡姜一定要用嫩姜,仔姜。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

    我们找了很多供应商,试吃之后,这款最满意,最打动我的是无添加,良心手作。

    用的姜品质更高,是铜陵的白姜,白姜汁水足,辛辣味小,而且几乎没有纤维,在古代都是贡姜,挖出来都能生着吃,在当地还有水果姜之称。

    而要想保留白姜足够新鲜多汁的口感,用腌制的方法是最好的,没有任何添加剂,不含防腐剂,用到的只有刚出土的白姜,老陈醋,食盐,白砂糖和纯净水,装入灭菌的玻璃罐中,真空包装,由于没有防腐剂,我们开盖后要放到冰箱冷藏保存。

    【自营】美丰道铜陵正宗醋泡姜
    ¥69
    精选
    购买

    吃上去也是鲜嫩多汁的,一口咬下去,姜汁四溢,喜欢吃姜的人会觉得特别满足,酸辣爽口又开胃,吃完胃里暖暖的,后背微微发汗,感觉体内的寒湿都随着汗液一起排出来了。

    醋泡姜最好在早上和早餐搭配着一起吃,无论是配米粥还是面食,都很下饭,没有添加剂的健康食品,长期吃毫无负担,尤其适合三伏天。

    末伏,不要阻止身体向外排汗,这是身体排寒的途径之一,如果身体很难发汗的,毛孔打不开,郁热和寒气都憋在体内,也可以用用吃姜或是晒伏,贴三伏贴的方法,帮助身体打开排寒的通道,珍惜这一年一度的排寒出汗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