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59岁大叔眼中的「变形世界」,竟是黄斑变性的警示!

2024-07-25健康

「我平时喜欢和邻居们聊天、下棋。之前右眼做过白内障手术,觉得视力还行,但是最近总感觉左眼视力下降得厉害,用手遮住右眼看东西,棋盘上的棋子都看不清,窗户、门框都是歪斜的,医生,我左眼这情况是老花还是白内障啊?」在 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 门诊,59岁的张先生(化名)向刘祥明主任描述着自己的病情。

进行详细检查后,结果发现张先生左眼黄斑区出现了明显的病变。医生告诉张先生,他患上的是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这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眼底病变,也是全球中老年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岳阳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主任刘祥明 表示:「老年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黄斑变性是指黄斑区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退行性病变,通常进展缓慢,对视力影响相对较小。而湿性黄斑变性是由于黄斑区脉络膜有异常的新生血管生长,继而破裂出血,若不经有效治疗,晚期往往形成疤痕组织,严重影响中心视力以及视觉质量。张先生所患的正是湿性黄斑变性,这也是导致他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的主要原因。」

刘祥明主任告诉张先生,虽然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的眼病,但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保留更多视力。近日,刘祥明主任为张先生进行左眼玻璃体腔注药术,手术十分顺利。

湿性黄斑变性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能够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抑制脉络膜血管新生。但抗VEGF治疗并不是「一针灵」,最开始常需要连续三到五个月每月1次玻璃体内注射,而后定期地复查,按需要进行补充治疗。

刘祥明主任强调道,判断抗VEGF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继续治疗,不是单纯靠患者的「感觉」,而是要结合检查结果来判断。不管自己感觉有没有好转,都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自己觉得「无效」,未必是真的无效;觉得有效就停止治疗,则小心前功尽弃。

▲左眼术前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图

▲左眼术后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图

目前,张先生仍在积极配合治疗中,通过六次抗VEGF治疗,左眼从最初的0.08提升到了0.8,张先生微笑的表示:「幸好及时来岳阳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治疗,不然我的视力还恢复不到0.8,感谢岳阳爱尔眼科医院专业的医护团队,给了我第二次光明」。

什么是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也称为湿性或新生血管性老年相关性黄斑变性,是眼底视网膜组织在黄斑区的一种退行性病变。这种病变的特点是视网膜下或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这种新生血管可引起一系列的渗出、出血及瘢痕形成等改变。

病人通常在45岁以上,双眼先后发病,视力下降较急且显著。这种病变包括渗出前、渗出与结瘢三个过程。在早期,病人经常主诉视物模糊、视物扭曲变形。有的病人自觉中心视力明显下降,阅读困难。有的病人色觉不正常。还有一些病人会感觉到眼前有黑影、闪光,甚至复视。

黄斑变性如何治疗?

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在黄斑部视网膜下有新生血管膜。典型的表现为黄斑区中心凹或中心凹旁的象限内,有不规则的类圆形病灶,呈灰白色或黄白色,位于神经上皮下。病灶周围或表面有出血及反光晕。在出血水肿区的边缘或外围,常可见黄色硬性渗出,玻璃膜疣及色素上皮脱失及增生。

视网膜下的大量出血可能会突破视网膜内界膜进入玻璃体内,导致眼底看不清。病程已久的患者,黄斑病变会瘢痕化,可呈现不规则形的类圆形黄色瘢痕块,其中偶见视网膜血管进入瘢痕中。此外,还可能看到视网膜囊样变性、机化膜增殖,及黄斑部皱缩性瘢痕。

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疾病,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斑病变的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黄斑变性病变,及时采取抗VEGF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在此,也建议高龄、高度近视、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五类人群,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致盲的发生。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岳阳爱尔眼科医院 余倩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