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我国建成全球「前二」超大型慢病人群队列及生物样本库

2024-09-22健康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韩金序)「横跨20年,超51万人,覆盖全国5个城市和5个农村地区……这是中国第一个超大型重点关注慢性病的人群队列,亦是目前世界上「前二」的涉及长期保存生物样本的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队列研究从「0」到「1」,我们真的做到了!」
9月7日,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68岁的李立明像往常一样走上讲台,一向健谈的他第一次显得有些局促,总是笑眯眯的国字脸上也更多了几分严肃。因为李立明所讲的,不仅仅是一项科研项目,更是一群人奋不顾身的二十年。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CKB),是北京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的慢性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该项目自2004年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深入研究影响中国人群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主要慢性病,探索其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流行规律和趋势。
从顶层设计到现场调查、从随访监测到成果产出,20年来,CKB项目纳入51.3万人,梳理中国人群的生活习惯、发病情况、死亡情况等,分析基因组学数据,以寻求各类重大慢病的发病「源头」;如今,项目已产出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 2024 年7 月,共计发表论文 510 篇,其中英文论文 390 篇,篇均影响因子10……
慢病成我国居民死亡主要原因,前瞻研究迫在眉睫
「那年我48岁,调研一走好几个月,都不知道累的!」翻开CKB20周年宣传册,李立明一眼就认出了当年的自己。他指着一张拍摄于2004年9月的照片向记者介绍,那是他们第一次去湖南浏阳做基线调查,正是CKB项目刚刚起步的日子。
那时候,李立明能选择的方向很多,但一番思索过后,李立明还是将目光投向了人群队列研究这块「硬骨头」。
「与一般的科研项目不同,大型队列的研究往往要持续几十年,难以为继抑或无疾而终几乎占到十之八九,出成果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李立明说,大型队列研究的价值有目共睹,但愿意将全部精力投身于此的人却并不多,都怕自己的心血被浪费掉了,也是人之常情。
2004年9月,李立明(左五)在湖南浏阳进行基线调查。受访者供图
然而,未卜的前途没有劝退李立明,他深知不能再等下去了。
彼时,尽管慢性病防控尚未成为研究热点,但相关数据已经初见端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一份中国慢性病报告显示,1991-2000年中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已经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死亡数将近600万。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遏制慢性病高位负担态势的根本路径就是变 ‘被动治病’为‘主动防病’,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人群干预方案和慢病防治策略。」
李立明说,当时我国发布的各类慢病防控的临床指南,大部分是套用欧美人群的研究成果。这样并非长久之计。「制定我国重大慢性病防治策略和疾病防治指南,要有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循证科学证据,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则是最好的选择。」
李立明并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是陈君石院士的鼎力支持,在大洋彼岸还有另一个人也在为此项目而奔走,他就是Richard Peto爵士。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Peto爵士就与陈君石院士等中国的研究者合作从事中国农村死亡率调查和中国控烟调查,从那一刻起,在中国开展一项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的想法就初见端倪,至2002年中国CDC组建就有了与中方共同发起CKB项目的共识。
师从Peto爵士的陈铮鸣,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后就留在了英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从哪里来。2003年,陈铮鸣成为CKB项目的英方负责人,领导牛津大学项目办负责研究设计、实施方案和IT系统开发等多项工作。
在国内,同样也有一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选择追随李立明教授的脚步。彼时刚刚毕业的吕筠就是其中之一,回忆起当时的选择,她如此形容:「学习期间,大型队列研究一直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可望而不可及,当亲身参与的机会摆在你面前,哪怕是飞蛾扑火,我也想去试试看!」
就这样,最初的CKB团队诞生了。
队列研究的第一步是选定研究现场,这一过程好比撒网捕鱼:如果撒得太广,现场实施难度陡增,质控难度大;反之,若过于集中,则会丧失普遍适用性,只能代表少数人群。CKB研究项目顾问郭彧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如果选择太多的现场项目点,每个点只募集一万人,那么整个项目将面临巨大的管理和成本压力。」郭彧说。
「基于此,CKB项目的选点综合考虑了地域分布、城市和农村的比例、所在区域人群的相对稳定性、各类慢性病发病率和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死因登记报告制度完整性、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卫生行政与疾控队伍的参与意愿和政府的综合协调能力等因素。」郭彧解释。
经过深思熟虑,研究团队最终确定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这十个地点涵盖了五个城市区域: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山东青岛市李沧区、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广西柳州市柳北区和柳南区、海南海口市美兰区;以及五个农村区域:甘肃天水市麦积区、河南新乡辉县市、浙江嘉兴桐乡市、四川成都彭州市和湖南长沙浏阳市。
一支稳定的调查队伍对调查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各地区通过公开招聘人员、借调新入职大学生等方式,组建了稳定的项目调查队,并形成了独特的人员管理模式。「选拔调查人员时,我首先看重的是工作热情和认真的态度。」郭彧强调。
团队成员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即将退休的专业人士,年龄跨度大。为了保证数据采集质量,项目设置多重质量控制环节。每次调查结束后,都会随机抽取3%的调查对象再次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以进行质控。此外,项目团队还制定了岗位标准操作手册,每年进行考核评比,确保每个岗位工作都按照统一规范执行。
2004年,CKB项目基线调查正式在全国铺开。历经四年的努力,2008年7月15日,所有项目点圆满完成了基线调查工作。
20年、51万人、10大地区,成员平均随访16.0年
最初的几年,这支团队都很沉寂,犹如平静的湖面,不曾泛起一丝涟漪。偶尔有沉不住气的成员来问李立明,「李教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出成果?」他总是笑着回答,还不到时候。
十年间,李立明亲自带领团队埋头做监测随访、重复调查,10个项目点走了一遍又一遍。他经常勉励团队成员,「得沉下心来,队列研究一定要把基础打扎实,否则后面的路只会越走越难。」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份踏实,让项目从伊始就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如果将整个CKB项目比喻成一张精心编织的巨网,那么现场调查就如同编织这张网的一针一线,每一处细节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项目组采用了严格的标准化流程。CKB项目现场部负责人孙点剑一介绍:「我们的数据采集包括了知情同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物样本采集等。为了保证数据质量,我们不仅对调查员进行了严格培训,还设置了多重质量控制环节。」
据他回忆,再充分的准备,都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情况。最近一次现场调查在苏州试点,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模拟,但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很多突发情况,就拿最简单的分时段检查来说,实际上仍然出现了很多人同时到达的问题,但好在有惊无险,最终并未造成数据采集的失真。
自2004年6月至2008年7月,CKB项目用四年成功完成了对51.3万名年龄介于30至79岁成年人的基础数据收集。
2016年5月,广西柳州项目点在雀儿山社区开展入户随访。受访者供图
此后,通过整合多源信息系统,项目组持续对每位参与者进行长期随访,并每五年对随机抽取的大约2.5万(约占总人数的5%)队列成员进行重复调查。截至2023年底,项目对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6.0年,最长随访20年,累计观察819万人年,失访率仅为0.77%。
「长期随访是队列研究成败的关键。随访周期越长、收集信息越全面、越准确,项目的科学价值越高。」这是李立明强调的,也是团队严格遵循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坚持,前十年时间,我们只发表了2篇介绍项目情况的文章,科研论文一篇都没发,就是为了等待更好的开花结果。」
漫长的等待让很多人丧失了耐心,迫切地想要从数据中获取信息,但谁也没有劝说动这个团队。
「基线调研之后是数据处理,然后才是科学研究,除了一些现场调查获取的数据,更多生物样本则需要进一步检测,这种检测不是采集当下进行,而是随后某一个时间统一完成。如今,仍然有很多的样本存储在项目的生物样本库中,等待着检测。」吕筠说。
项目运行经历过无数的沟沟坎坎,人力不足、经费短缺则是最常碰到的。CKB项目数据部负责人余灿清解释说,「队列研究涉及长时间的跟踪随访,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对人力、物力的要求极高。可以说,没有稳定的运转资金,项目的推进几乎是不可能的。」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这是李立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20年前后,项目又一次经历「财政危机」,差一点就熬不过去,也是他,一次次为项目找来新的运转资金,避免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耕耘多年,等待收获的过程总是漫长的。但幸运的是,他们等到了开花结果的一天。
问鼎四大顶级期刊,为我国制定慢病指南提供支撑
2015年,距离CKB项目开启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犹如一声惊雷,让CKB这个名字迅速被外界所熟知。
这是CKB基于队列长期随访数据完成的一篇论文——辣食与死亡风险。研究显示,与过去一个月不常吃辣食者(<1天/周)相比,常吃辣食者(6—7天/周)的总死亡风险降低14%。那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他们马上将迎来成果产出的井喷期。
随后,在短短两年时间里,项目成果实现了在四大国际顶级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全面突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和【英国医学杂志】。
然而在吕筠眼中,发表论文并非CKB项目的终极目的,他们能做的也绝不止于此。「CKB 项目的各项研究成果,提供了许多降低慢性病风险、具有公共卫生学和卫生经济学意义、老百姓也乐于接受的防控措施和手段。」
「适度饮酒对心脑血管到底有没有益处?这个问题过去50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在CKB项目20周年大会活动上,陈铮鸣教授用这一案例介绍了项目的代表性成果。他解释,这样的争议在队列研究数据面前「一锤定音」。
「研究显示,适度饮酒对脑卒中不具任何保护作用。研究还发现,饮酒能够诱发以前未意识到的30多种疾病的超额死亡。」陈铮鸣表示,这些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甚至重塑着公众的健康观念。
2003年9月,李立明(右三)一行赴牛津大学商讨项目事宜。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CKB项目也为制定更科学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依据。CKB 项目的多项研究证据成果就被【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等引用。
「时至今日,全球如此规模的队列研究仍然屈指可数,除了英国在2006年开展的UKB项目(UK Biobank)外,就是中国的CKB项目了。」李立明感慨。
对于CKB的未来,陈铮鸣也同样充满希冀。「伴随着生物样本的进一步检测,我们也将获得更多高质量的生物学信息,或许会对现有的医学、生物学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未来五到十年内,可能还会迎来第二个成果的井喷期。」
2016 年,李立明入选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年度十大人物。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总结:「让流行病学赢得世界瞩目」,这是对他在 CKB 项目成果的社会性肯定。因为CKB 项目,李立明获得的殊荣不胜枚举,但他真正关心的,只有这些成果是否对公共卫生有所贡献、对医学发展有所助益。
今年68岁的李立明,日程表依旧排得很满。作为公共卫生学专家的他,一年到头几乎没几天能待在家里。山东青岛、广东深圳、吉林长春、福建厦门、辽宁大连、浙江宁波、重庆……这是他过去一段时间的行程表,但李立明并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在其中。
「做流病就要下现场,走基层,去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公共卫生问题,这样才能做人民需要的科研。」他笑着对记者说。再次翻开眼前的宣传册,李立明翻页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低头看看照片中的战友,抬头再看看眼前的他们,多了岁月的痕迹,不变的是那份执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