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血脂高到多少,可能会诱发猝死?医生提醒:尽量保持在2个范围内

2024-03-29健康

王波,一位35岁的私企小主管,对于饮食从不设限,特别偏爱那些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和动物内脏等。忙碌的工作使他常常依赖外卖解决三餐,而且他觉得外卖的味道远胜于家常菜,因此每顿饭几乎都是油腻的大餐。

在最近一次的公司体检中,王波的血脂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尽管如此,他并没有将这个结果放在心上,仍旧沿袭着自己的饮食习惯。

不幸的是,在上周六的一次朋友聚会上,王波在即将站起来敬酒时突然感到眼前一黑,随后便倒在了饭桌旁。朋友们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但在抵达医院之前,王波就已经去世了。

经过医院的仔细检查,发现王波的猝死是由于长期的高血脂所引发的。事实上,早在去年王波就已被诊断为高血脂,但他凭借自己的年轻和对疾病的轻视态度,在饮食和药物治疗方面都极为随意,最终导致了不幸的发生。

血脂高到多少,可能会诱发猝死?

在中国,根据2016年修订版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约有40.40%的成年人存在血脂异常的问题。血脂异常,也称为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虽然高脂血症患者在初期往往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但不加以控制,长期的血脂升高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

一项发表在【JACC】杂志上的长达35年的前瞻性研究揭示了年轻时期血脂升高与未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之间的密切关联。这项研究于1985至1986年间开始,共纳入了4985名平均年龄为25岁的成年人。经过数十年的跟踪观察,结果显示,即使年轻时血脂水平升高,在后期得到控制,依然存在长期的心血管疾病残留风险。

那么,高血脂与猝死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呢?

当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升高时,血管壁上的脂肪堆积将会加速。这时,白细胞将吞噬这些脂肪,但过量的脂肪会使白细胞转变为脂肪满载的「泡沫细胞」,进而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这些斑块的持续增大和破裂可能会导致:

冠心病:斑块使冠状动脉狭窄,影响心脏供血;

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阻塞冠状动脉,可能诱发猝死;

脑血管疾病:若斑块形成于大脑血管,可能引发脑出血或脑梗塞;

其他并发症:如肠坏死、下肢动脉闭塞、肾动脉狭窄等。

因此,在进行体检时,重点关注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个关键指标至关重要。

血脂尽量保持在2个范围内,不然可能有猝死风险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安全水平应控制在3.37毫摩尔/升以内,而 一旦超过4.14毫摩尔/升,则需考虑药物治疗。

甘油三酯的正常值应在1.7毫摩尔/升以内, 超过2.26毫摩尔/升则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 通过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异常带来的健康风险。

血脂高,都是吃出来的?

关于高血脂的成因,普遍的看法倾向于将其归咎于饮食习惯,尤其是经常食用如肥猪肉、动物皮下脂肪和内脏等高脂肪食物。但这种理解是否全面呢?

研究表明,虽然猪肉中包含的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但它同样富含对心血管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能够帮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俗称「坏胆固醇」)的吸收。因此,一些人认为适量食用肥猪肉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然而,即便猪肉中约一半的脂肪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其饱和脂肪酸的比例(约40%)仍不容忽视。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还需注意膳食中 饱和脂肪 的比例,避免过量。

此外,除猪肉外,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料也需注意,以免引起血脂升高。这包括富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蟹黄、鱼子酱、鹅肝酱等,以及啤酒、奶茶等含糖饮料,咸鸭蛋、甜品等也应适度食用。

有人可能会困惑,即便自己保持饮食清淡,为何仍旧患上高血脂?值得注意的是,血脂水平不仅受饮食影响,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过度肥胖、随着年龄增长脂肪代谢能力的减弱、以及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因此,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并非仅仅通过调整饮食那么简单,还需结合改善生活方式,如增加体育活动、控制体重和应对激素变化等综合措施。

45岁前就要管好血脂,具体怎么做?

一项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心血管疾病研究,涵盖了19个国家近40万名参与者的数据,揭示了早期(45岁之前)控制胆固醇水平对降低将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性。为了有效管理血脂水平,以下策略需尽早实施:

1. 饮食调整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高血脂的主要诱因。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和肥肉等,会增加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同时,过度摄入糖分和高热量食物(如含乳糖的甜品和冰淇淋)亦会促进体重增加,从而加剧高血脂的风险。此外,淀粉类食物如土豆在体内转化成甘油三酯的过程也可能导致血脂升高。

为此,建议日常烹饪时控制用油量约在25克左右,倾向于炖、煮、蒸等低油方式。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和杂粮,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脂。

2. 坚持体育锻炼

体重过重或肥胖个体更易患上高脂血症。定期的身体锻炼不仅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出吃之外每周至少进行 2 次力量训练。

3.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影响血脂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保持心理平衡

压力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也能影响血脂水平,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压力管理很重要。

5. 定期体检

及时监测血脂水平,对于早发现、早治疗高血脂至关重要。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