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腰痛,不要只想到肾

2024-04-01健康
腰痛,这个常见的症状,常常被人们简单地归结为肾脏的问题。在中医理论中,腰为肾之府,故腰痛的治疗多从肾入手,或以补阳,或以滋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腰痛的原因可能源自脾虚湿盛,正如【金匮要略】中所述的肾着病。
【石室秘录】中有言:「如人患腰痛者,人以为肾之病也,不知非肾乃脾湿之故。」 这是因为脾气虚弱,中阳不振,导致水湿运化不畅,进而浸渍于腰府。湿邪困着腰部,阳气不得化散,因此患者自觉腰痛重坠,如带五千钱般沉重。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带下而腰痛的症状,亦多因脾虚湿盛所致。
在临证时,若未能详细辨识病因,仅仅以补肾为治,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腰痛之病不在肾本身,而在于肾之外府附着的寒湿之邪。因此,治疗的关键不在于直接温肾散寒,而在于暖脾土以去除寒湿之邪。正如尤在泾所言:「故其治法不在温肾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 通过对脾土的温暖,可以去除腰脐的湿气,从而使腰痛自然缓解。
在【金匮要略】中,有一个名为「甘姜苓术汤」的经典方剂,正是以暖脾利湿为治疗原则。其中白术最能利腰脐,腰脐通利则水湿之气不留于肾宫。通过这样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腰痛的问题,让患者重拾健康与舒适。
1976年天津遭遇地震灾害,居民们因居住环境恶劣,或因长时间躺在潮湿之地,导致腰腿疼痛的患者骤增。对于此类症状,我多采用甘姜苓术汤来温暖脾脏、利湿通络,取得了显著疗效。
例如,我曾治疗过一位姓吴的45岁男性患者。他在地震后长时间居住在潮湿环境中,加上平时脾胃虚弱,导致寒湿之邪内侵,困扰脾阳。脾失健运,湿邪内聚失于温化,寒湿下注困着腰府,从而出现腰痛重坠及下肢疼痛。他曾被误诊为肾虚,服用补肾强腰药物却无效果。西医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服药后也未见缓解。
我接诊时,虽然正值夏日,但患者仍穿着棉衣,行动不便,表情痛苦。他腰痛重坠,伴有脘腹胀闷、大便稀软、舌苔胖淡有齿痕、苔白水滑等症状。我判断这是脾虚湿盛所致,并非肾虚,与【金匮】中描述的肾着病相似。因此,我采用「燠土以胜水」的方法,用甘姜苓术汤加味治疗。方中加入麻黄宣通阳气,使得升清降浊通调水道;白芥子除湿浊壅滞。患者服药3剂后,腹胀已除,腰痛重坠感大减,行动自如;再服5剂,诸症悉除。后用附子理中丸善后,至今未再发病。
此外,还有一位27岁的女性患者沈某,平素带下量多,近两月来腰腹重坠、疼痛,小腹腰骶部寒冷。舌淡苔白、脉沉。我认为这是由脾虚湿盛、湿邪下注所致,腰府为寒湿困着,带脉失约。治以暖脾土散寒湿为法,方用甘姜苓术汤加味。药用甘草、茯苓、白术、干姜、薏苡仁、莲子肉、柴胡、麻黄等。患者服药3剂后,带下止,腰腹坠痛皆除而告愈。
综上所述,腰痛的治疗不可单纯归咎于肾虚,而应详细辨证。对于脾虚湿盛所致的腰痛患者,采用甘姜苓术汤加味治疗,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