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通便神器西梅汁,竟加了泻药

2024-07-19健康

酷热难挡,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空调房里喝冰果汁,如果想通畅一「夏」,会有人选择西梅汁。

西梅汁并不便宜,一瓶要30元左右,但很多人觉得它「纯天然」,含「植物纤维」,通便效果好,又比泻药对身体更友好,才愿意买单。然而,此前还有某品牌西梅汁样品检出含有番泻苷A和番泻苷B。万万没想到,这是变相吃下了泻药?

听听我院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一区主任郅敏教授怎么说。

常用番泻苷,会有四大副作用

作为消化内科医生,郅敏对番泻苷可太熟悉了。临床上很多治疗便秘的药物中,都含有这种成分;市面上一些清肠、减肥的产品中,也添加了番泻苷。

她介绍,番泻苷提取于中药大黄和番泻叶,西梅中并不含有。若西梅汁中检出,只能是额外添加。对于便秘,番泻苷确实能起到很好的通便作用。它可通过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肠道中水和电解质重吸收,从而刺激肠道引起腹泻。

不过,含有番泻苷的通便药物,郅敏一般不会经常或长期给患者使用。一是会产生药物依赖。借助番泻苷这种 「外力」久了,人的肠道会变得懒惰,停药后人可能会更加容易便秘。二是长期使用番泻苷刺激肠道,可能造成机体功能损伤,引起胃肠不适,如腹泻、腹胀、肠绞痛等,甚至诱发急性肠梗阻。三是不当使用番泻苷,可能出现头晕、头疼等副作用。四是番泻苷具有肝毒性,吃多了易伤肝。

喝西梅汁后腹泻,元凶也可能是它

难怪喝一小包西梅汁,便便就通畅了,甚至会拉稀,原来都是泻药的功劳。

其实,也并非所有西梅汁都添加了泻药。郅敏指出,喝西梅汁后通便、拉肚子,也可能是其中山梨糖醇、低聚果糖等成分起作用。西梅素有「通便果」的美称,就是因此得来。

它们一是可以吸收水分,使粪便变软,变得湿滑易排出;二是可增加肠道内容物的体积,刺激肠道运动,从而促进排便。很多西梅汁产品中,还会添加膳食纤维,也有促进排便的作用。

都是拉肚子,吃番泻苷和山梨糖醇引起的,会不会有什么症状区别?如何判断自己食用的西梅汁是否添加泻药?

对此,郅敏表示,短期内身体反应无明显不同。不过,即使是纯西梅汁,郅敏主任也不建议大家经常用它来通便。长期摄入山梨糖醇和低聚果糖可能会引起腹泻、腹胀,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使肠道失去自身调节的能力。

西梅汁体验记:越喝越不管用

娜娜(化名)每次来「大姨妈」前,都会有点便秘,在网上看到西梅汁通便效果很好,便买了一瓶500毫升的,一口气喝了四分之一瓶。下肚半个多小时,她的肠胃就有了很强的反应,可以说是「一泻千里」。「感觉身体里的‘垃圾’都排得干干净净,特别通畅。」从那时起,西梅汁就成了娜娜的通便神器,只要便便稍有不通畅,她就来一点儿。渐渐地,她发现西梅汁没那么管用了,一口气喝下半瓶,便便也没有变得通畅,还出现肚子胀气、打嗝、屁多等情况,后面甚至要一口气喝下一瓶西梅汁,才能有点作用。原来,她的肠胃已经对西梅汁「免疫」了,自然作用越来越差。

用这些法子通便,更安全

郅敏指出,如果只是偶尔便秘,完全没必要通过摄入山梨糖醇、番泻苷来通便,可以试试改善生活习惯。首先,是保证每日摄入20~35克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多吃蔬菜(白菜、菠菜和韭菜 等)、菌菇类(金针菇、香菇等)、粗粮(小米、燕麦和玉米等)、水果(苹果、香蕉等)。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吃够?

照着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宝塔」去吃——

每天吃50~150克的全谷物或杂豆主食,500 克左右的蔬菜,250克左右的水果,10克左右的坚果。每日摄入1.5~2升的水,适当运动,都能让肠胃更通畅。还有就是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是每天晨起,或餐后2小时尝试排便。

如果便秘已经影响到个人的生活质量,或者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就要去医院治疗。

本文指导专家

消化内科 郅敏 主任医师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教务处处长, 中山大学教学督导、中山六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大内科副主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消化内科一区主任。

学术任职: 炎症性肠病公益组织「常在心」创始人及管理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肠道微生态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炎症性肠病诊疗质控评估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秘书、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IBD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炎症性肠病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

学术专长: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以及肝胆、胰腺疾患的诊治。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胆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IBD门诊)

雅和门诊: 周二下午

责任编辑:张婷婷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乐虞莹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

记者:王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