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健康

抑郁症患者突然心情变好,不一定是好事!

2024-07-17健康

看到这个标题,你的脑袋里是不是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抑郁症的人心情变好,说明病情有好转,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患者病情突然「好转」,还有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得的并不是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

01

双相情感障碍常被误诊为抑郁症

得了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既有抑郁发作的表现,又有躁狂/轻躁狂的表现。

抑郁发作时,患者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有高兴的事儿也高兴不起来,不愿意见人,不爱说话。

躁狂发作时,患者会感觉脑子特别灵光、反应敏捷、联想丰富,整天兴高采烈、精力旺盛、兴趣爱好广泛、自信心爆棚、话多,想多做事、做大事等。

抑郁发作可出现在躁狂发作之前,也可出现在躁狂发作之后,但临床上以前者更为常见。

有研究显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抑郁发作起病的患者数量是躁狂发作起病患者的10倍。

再加上有些患者在躁狂发作时,症状比较轻,或者呈一过性,持续时间很短,这就增加了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鉴别难度。

而由抑郁相转为躁狂相时,会让患者及者家属有「病情好转」的错觉。

那么,将双相情感障碍误诊为抑郁症会怎样?

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是不一样的,如果给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有诱发躁狂的风险,并可能增加发作的频率,甚至导致快速循环发作。

快速循环发作是一种特殊的病程形式,是指过去12个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障碍发作,患者甚至可以48小时为一循环,两相间常无明显的间歇期,常被看做是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恶性病程形式,治疗起来颇为棘手。

所以,学会鉴别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真的很重要!

如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目前只是抑郁发作,且过去没有躁狂/轻躁狂发作,又该如何跟抑郁症进行区分呢?

如果你的抑郁症伴有如下特点,那有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

发病早

双相情感障碍Ⅰ型的发病年龄为18.2岁,双相情感障碍Ⅱ型的发病年龄为22.2岁。

发作性心境不稳

心境波动很大,难以预测的抑郁、焦虑、欣快、烦躁不安、紧张、激越、 易激惹、冲动、愤怒甚至狂暴等病理情绪呈短暂发作,持续数小时或 1-2 天。

抑郁发作伴不典型特征

如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睡眠过多,肢体灌铅样麻痹,短暂欣快发作,伴精神病性特征,伴各类焦虑症状,伴经前期烦躁障碍、癔症样烦躁,季节性抑郁发作等。

频繁抑郁发作

一年内抑郁发作超过 4 次。

抗抑郁药治疗转相

有研究认为抗抑郁药治疗转躁的诊断价值为 100%。

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

这是双相情感障碍患病风险的特异性因素。

边缘型人格障碍

47.7%的双相障碍患者至少共患一种人格障碍,其中边缘型人格障碍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最为引人注目。

抑郁混合状态

抑郁发作同时伴某些轻躁狂症状,包括易激惹、注意随境转移、联想活跃、活动性增高、言语增多等。

短暂轻躁狂发作

既往曾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是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基本条件。

如果你符合上述情况越多,那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就越大。

02

双相情感障碍不能等待自愈

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程可呈自限性,轻度发作即便不加治疗,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自发缓解。

那是不是意味着双相障碍可以不用治疗了呢?

非也,非也!

双相情感障碍如果不加治疗,复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有数据显示,在未经治疗者中,50%的患者能够在首次发作后的第一年内自发缓解,其余的在以后的岁月里缓解的不到1/3,终生复发率达 90%以上。

长期、反复的情感发作,可导致患者人格改变和明显的社会功能受损。

另外,双相情感障碍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较多,发作时有近60%的患者有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

因此,一旦确诊双相情感障碍,一定要尽早治疗。

那么,双相情感障碍该如何治疗呢?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是以药物治疗(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为主,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式为辅。

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也要做到「全病程治疗」,如果盲目停药,有可能会让我们之前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虽然双相情感障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跌宕起伏,但它并不是一条不可控制的「恶龙」,只要坚持科学、有效治疗,我们仍然能像之前一样拥有幸福生活和成功事业~

参考资料:

[1]周佳男, 刘媛媛, 杨程皓.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21,(9):1770-1774.

[2]张建芳, 鲁晓波, 刘海斌. 双相和单相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心理社会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 2018, 31(5):3.

[3]刘紫珊, 马亚荣, 张杰,等. 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的对照研究[J]. 四川精神卫生, 2018, 31(4):4.

[4]宫鹏, 张济鹏, 毕见好. 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的危险因素[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 48(2):3.

[5]于欣,方贻儒等.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