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毛主席曾评价:老蒋手下有三大悍将,重用一个都不会败得这么惨

2024-01-30历史

毛评蒋三悍将,重用皆败。

「一个优秀的作战将领,是一个军事胜利不可或缺的元素。毛泽东主席领导的中共中央,拥有一批杰出的将领,其中包括被尊称为「军神」的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将军。」

「老蒋麾下的三员猛将,若当初他能够重用一个,历史也许就会改写。」那么,这三位名将分别是谁?他们到底有多大的才能?

为何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解放战争的结束,他们的命运又如何呢?作为桂系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白崇禧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一直颇为复杂。

从北伐战争开始,白崇禧协助蒋介石上台,却又多次逼迫他下野,以至于两人之间的矛盾,甚至到了必须动武的程度。

在北伐之前,白崇禧与李宗仁联手夺取了广西的政权,随后又投靠广东国民政府,他们领导的桂军也因此被改编为第七军。

"钢七军"的战斗力不可小觑,非蒋系出身,但与蒋系王牌军相比毫不逊色。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尽管白崇禧初时不愿参与,但最终还是在蒋介石的再三恳请下加入了北伐军总司令部,并率领第七军在多地取得了胜利。

随后,他又率领军队援助蒋介石的嫡系在上海,成功进入上海后,蒋介石开始着手解决"清党"问题。在1927年4月,他和白崇禧等人秘密协商,对上海的工人纠察队发动了攻击,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尽管在此刻,白崇禧与蒋介石之间并未形成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反而更像是临时的合作伙伴。一旦合作的机会消失,两人立即可以恢复敌对状态。

这已经被事实所证实。在政变之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新的国民政府,这让汪精卫非常愤怒,他连续发出了多封电文,要求蒋介石立即辞职,否则他将亲自组织军队讨伐。

很快,各种势力开始进攻南京。原以为白崇禧已经站在自己这边的蒋介石,找到了白崇禧和李宗仁,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同意了让他辞职的请求。看到自己无法获胜,蒋介石被迫接受这一决定,在发表「辞职宣言」后,带着几个保镖匆匆离开了南京。

这或许就是蒋介石与白崇禧矛盾的源头。

在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了整顿军队,开始攻击李、白两人的军队。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还通过在后方策反桂系将领的方式,导致桂军在前线连连战败,无奈撤离武汉,逃往鄂西。

同时,蒋介石也派人前往河北策反桂系的核心人物白崇禧,导致桂系的四个军都倒向了蒋介石。白崇禧无法掌握军队的权力,害怕被蒋介石的军队抓住,只好化装离开河北。

蒋介石不会轻易放过白崇禧,于是他先是开除了白崇禧的党籍,接着对他进行通缉。幸运的是,李宗仁从中周旋,费力营救,最终成功救出了白崇禧。

白崇禧逃脱后,迅速重整旗鼓,与李宗仁共同组建军队,打着护党救国的旗号讨伐蒋介石。然而,蒋介石此时已经和粤、湘两方合作,桂系无法与之匹敌,最终蒋桂战争以白崇禧逃往越南、李宗仁宣布下野结束。

虽然蒋介石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国内的军阀割据局势让他无法轻松。白崇禧和李宗仁不会放过这些机会,多次通电响应倒蒋运动。

这种你争我夺的局面让蒋介石头痛不已,最终他与各大派系进行了谈判。桂系的最终结果是李宗仁和白崇禧在广西自治和自卫,实际上广西处于半独立状态。

桂系在国土沦陷的惨状下,开始与蒋介石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他们在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多场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蒋介石与白崇禧的合作只是暂时的,因为他们从根本上是对立的。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挑起了内战,企图对付共产党。

他任命白崇禧为剿匪总司令,但白崇禧心有旁骛,早已和李宗仁策划好了自己的计划,准备在国共两方两败俱伤时,壮大自己的势力。

在淮海战役中,白崇禧多次进行阻挠,导致蒋介石的嫡系势力伤亡惨重,最终败局已定,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接任总统一职。

李、白二人派遣使者北上,希望达成划江而治的协议,但遭到了共产党的婉言谢绝。当时拥有三十万军队的白崇禧,自认为不会败,然而解放军的实力超乎他的想象,节节败退。

落败后,白崇禧逃到了香港。没过多久,败退到台湾的蒋介石,派人邀请白崇禧到台湾就职。尽管白崇禧对蒋介石是否会原谅自己有所疑虑,但他还是决定前往台湾。

然而,他未曾料到,抵达台湾不久,他就被剥夺了所有职务,只能整日闲暇度日。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于台北去世。

相较于白崇禧,被称为「战神」的薛岳将军,没有自己的地方势力,始终是一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薛岳并非蒋介石的纯嫡系,因为他并非始终跟随在蒋介石身边。孙中山先生下达北伐令后,薛岳迅速响应并前往广东,但在陈炯明的叛变事件中,他却在保卫孙中山夫妇的任务中展现了忠心。

他提前侦查到环境变化,及时通知孙中山,让孙中山有机会在叛变前逃离。

薛岳是知晓内情的,但他没有像孙中山先生一样离开大元帅府,因为他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还在这里。他带领着只有八百多名警卫军,与企图攻占帅府的两三万叛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誓死保卫大元帅府的安全。

这场攻击持续了三天三夜,但叛军始终未能攻下帅府。第三天晚上,薛岳带着剩下的两百多名警卫军从帅府突围而出,成功地保护了宋庆龄离开险境。

即使在北伐战争后期,薛岳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此时,蒋介石对共产党采取了一些小动作。薛岳所在的第师与共产党走得较近,这让蒋介石知道了。

于是,他决定将第师调离上海。薛岳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来到中共在上海的委员会,向他们透露了蒋介石的野心。

很快,薛岳所在的第师被调离了上海,他因此被解职。 然而,随着日军大规模进攻中国领土,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开始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作为国民党的得力干将,薛岳在抗日战争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薛岳作为擅长军事的将领,却在官场上一无所知,被迫离开军队,回到家中。国共内战开始后,他被迫再次担任徐州绥靖主任。

然而,他领导的鲁南战役以惨败告终,导致蒋介石对他失去了信任。不久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薛岳随蒋介石前往,但由于他不善于钻营,无法在政治斗争中立足。

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曲折,最终只能过上赋闲在家的生活。然而,他平静的晚年生活可能也使他得以平静地安详去世,享年102岁。

在蒋介石的三员大将中,孙立人的命运可能是最差的,尽管他在早期跟随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

孙立人,作为孙武、孙膑的后代,继承了兵法头脑,从国外留学归来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的教官。在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中,他毅然带兵支援上海,并在七七事变后,不顾蒋介石的内战主张,成功在上海、苏州等地打击日军。

然而,他的英勇和敢于挑战上司的性格,却使他在跟随蒋介石退到台湾后,遭到了长达33年的幽禁。尽管如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备受尊敬的军事家。

孙立人将军手握重兵,多次顶撞蒋介石,让美国对其产生扶持之意。这些都让蒋介石将孙立人视为潜在对手,意欲除之而后快。

因此,孙立人到达台湾后不久,蒋介石便撤销了他的职务,甚至将其幽禁长达三十三年。尽管孙立人曾经非常拮据,甚至需要自己种花、种果树来维持生活,但他最终在1988年被解除幽禁,然而两年后却因病去世。

总结这三位将领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极其有军事才能,曾带领军队赢得胜利。然而,尽管如此,这三位将领却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视。

尽管他们的军事才能卓越,但都并非蒋介石的亲信,这使得他们无法真正赢得生性多疑的蒋介石的信任。或许,这也是导致蒋介石最终败走台湾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