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0年,开国中将返乡探亲,见面时90岁的父亲询问:长官你找谁?

2024-04-08历史

1950年,曾国华刚要举起手敲门的时候,门由里面被人打开。开门的人是一个拄着拐杖的90多岁的老人,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正在发懵的曾国华,然后开口说:「这位长官,请问你是来找谁?」

曾国华听到这句话,瞬间鼻头一酸,眼泪也早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他双膝跪地,大声地对着老人说:「爸,我回来了!」

老人一脸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穿着军装的军官,他对这个军官一无所知,不知道他是谁,为什么要说他是自己的儿子。老人便询问他说:「你是我儿子?你叫什么名字?」

曾国华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并且还说出老人名叫曾文山。此时的老人依旧是一脸不相信,于是,曾国华便将自己童年的经历都讲了出来。

老人听完之后才反应过来说:「老十,原来你还活着啊!快起来,不要跪在地上。」老人一边说话,一边将他从地上扶了起来。

曾国华十分愧疚地说:「一直在外征战,没有机会回来看望您,是我的不孝……」随即,两人相拥而泣,久久不能平复彼此的心情。

在老家与父亲以及兄弟姐妹短暂生活几天之后,曾国华再次踏上了军旅。临走之前,他对父亲说:「爸,等我在外面安顿好之后,我就把你接到身边来。」

一、为摆脱养父母控制去参军

1910年10月15日,曾国华出生于广东省的五华县,父亲是一个会计,收入在当时来说,是相对比较可观的,可对于他家来说,却只是杯水车薪。

曾国华的前面有哥哥和姐姐,他是家里的第十个孩子。家里孩子多,吃饭的嘴也就多,开销也大。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父亲即使是会计,收入比一般的农民高,但家里一共有十二口人,生活水平其实和农民没什么两样。

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曾文山便想办法挣钱,最终还是无能为力。为了让生活不那么艰苦,曾文山与妻子商量说,将年仅3岁的曾国华送给别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与考量,曾文山在隔壁村找到了一个值得托付的人家——吕家。吕家是当地的一个富庶家庭,却常年没有孩子,所以,他们迫切想要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打拼下来的庞大家业。

曾国华来到吕家之后,受到了全家的优待,将他 当作 自己的儿子来抚养。该上学的年纪就去上学,俨然就是一个出生于富家的公子哥。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在曾国华14岁的时候,吕家生下了自家的儿子,至此,全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亲儿子身上,开始忽略曾国华的感受。甚至开始把曾国华 家里的奴仆来使唤,并且还将他从学堂上驱赶回来,不再让他继续上学。

作为奴仆的日子里,曾国华经常遭受到吕家的打骂,基本上没有好脸色瞧。即使在后来,吕家的亲儿子因为不可治愈的疾病而离世,也没有转变曾国华的卑微地位,反而认为说,他是个克星。

曾国华此时已经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孩子,历经吕家的打骂之后,他再也不想要在吕家待上片刻。于是,一直谋划着自己的出逃计划。

综合考虑之下,他决定去参军。参军所需要耗费的成本少,还有工资拿,管吃管住,并且这是一个神圣的事业,可以保家卫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在一次偶然机会,国民党军队来到了曾国华所在的村子。曾国华抓住机会,乘着吕家人没有发现,他前往国民党军队,毅然报名参军。

于是,曾国华跟随着国民党军队,踏上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1925年,曾国华所在的粤军部队与张发奎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进行了合编。经过一年的锻炼之后,曾国华参加了1927年开始的「北伐战争」。

二、被俘后加入红军,成为共产党员

1931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宣告破裂,再次开始内战。8月,国民党开始对共产党发动第三次围剿战争,曾国华跟随国民党部队一起参与了此次围剿战争。

前两次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围剿战争都是以失败告终,这让蒋介石觉得屈辱,再一次发动了围剿战争。和之前一样,第三次围剿还是失败。

战败之后,曾国华所在的国民党部队被红军所俘虏。正是在这个时候,曾国华选择离弃国民党,投靠共产党。

曾国华在被俘期间便听说了许多关于共产党的内部政策以及对待俘虏的优待政策,慢慢地,在自己脑海中将早期的共产主义形象进行矫正。

对比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相关方面之后,最终,曾国华发现共产党比国民党更加亲近人民,且最基本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正是他来参军的其中一个初衷。

当工作人员询问曾国华说:「你是要回家还是来加入我们,你要是想回家的话……」

还没等工作人员把话讲完,曾国华便激动地说:「我要留下来参加红军!不回去。」

于是,曾国华便被共产党收编进入部队,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成为红军之后,曾国华频繁参战,为我军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

赣州之战是他成为红军之后的第一战。当时,想要夺得赣州之战的胜利,南康新区就是关键。别看这是一个小地方,但它确实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

国民党军方为了争取到这个地方,派遣了一万左右的兵力,并且对抗期间还在不断地进行增援。曾国华所在的红军的兵力则非常少,双方可以说是实力悬殊。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红军也丝毫没有退却,而是拼了命地与国民党军队对抗。尤其是曾国华,他在战场上不停地鼓励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身后守护的是我们的人民,所以我们不能倒下,即使我们拼尽全力,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此次对战中,尽管红军损失惨重,却并没有影响红军的斗志。曾国华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线。在没有武器的时候,就用赤手空拳来对抗敌人。

赣州之战结束之后,曾国华因为其十分优异的表现,受到了上级的夸赞,也让他正式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紧接着,1935年,共产党决定发起东征,不断扩大根据地范围,规划并打通抗日的基本路线,为抗日战争做相关的准备。

此时的国民党并没有意向和共产党一起抗日,而是一门心思打击共产党。所以在横渡长江的时候,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但是,最终在曾国华等人的带领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曾国华因此成为了第五团的副团长,还荣获了一个叫「突破黄河天险防线的战斗英雄」的称号。

三、英雄也是一个思家的孩子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曾国华被任命为营长,带领着战士们一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平型关战役成功地打破了日军想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沉重地打击了日军侵略的强势气焰。在这次战役中,曾国华带领着战士,一同在平型关附近修建工事,并设下陷阱,成功将敌人引进埋伏后,对他们进行精准打击,取得战役的成功。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解放战争再次打响。1945年8月,国民党对共产党发起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国家再次陷入战争。

在此期间,曾国华因其优异表现,职位荣升为旅长。

国共内战,曾国华的表现十分优异。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次「溪本保卫战」。在战役中,共产党以少数力量战胜了国民党军队,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共产党的士气,让战士们更有信心打赢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结束之后,曾国华被任命为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的参谋长。

1950年,上级特别关照他,特地给他准了几天假,让他回到自己阔别26年,且一直思念着的故乡看看。

曾国华得到特许之后,立马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身边带着两个士兵,便急匆匆地走上了回家的路。由于太久没有回过家,曾国华只能凭借着自己儿时的记忆寻找回家的路。

还好家乡变化不大,和小时候并没有多少出入。不久之后,曾国华就找到了自己的家,由此,也就出现了开头所讲的那一幕。

见面时,父子俩相拥而泣。曾国华的兄弟姐妹知道他回来,立马从四面八方赶来与他团聚。终究是有血缘联系,即使26年未见,一家人还是如同一直在一起生活那样亲切、和睦。

曾国华探亲结束之后,再次回到了部队,并在1952年,成为了解放军空军第三军的军长,并在第二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最后胜利归来。在1955年,曾国华被授予「开国中将」的称呼。

曾国华在安顿好自己之后,便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将父亲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好生照料,让父亲安心享受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