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考个秀才或许不算难,但在明清时期,要想保住秀才这个头衔却不易

2024-06-01历史

考个秀才或许不算难,但在明清时期,要想保住秀才这个头衔却不易。当时的朝廷有严格的名额限制,即便是大县,每年也只能录取二十余名秀才。考中秀才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要在官学里接受多年的训练,还要通过岁考和科考等一系列严苛的考核,才能最终保住生员的身份。即使如此,许多人还是为了这个闻名遐迩的文化头衔而孜孜以求,可见当时知识分子对功名的渴望有多么执着?秀才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磨砺,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一、秀才含金量的渊源

大家都知道明清科举制度盛行,可是很少有人了解秀才这个头衔的来历。其实说起来,秀才这个名号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的"进士"。

隋文帝年间,为了选拔人才而创立了进士一级,初期仅录取三十人,可见极为重视。不过后来唐朝的声威日盛,便将进士的名额增加到了三百人,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了明初。

到了明成祖的时候,朝廷为了控制读书人的数量,便将旧的"进士"一级改称为"秀才",同时把原来县试的程序分为两级,即先由州县主考初试,然后择优录取为"生员",俗称"秀才"。通过这一改革,朝廷对秀才的人数实施了严格限制,充分体现了"秀"字的本意。

此后两百余年间,明朝君臣对秀才的制度不断完善,规定除少数例外情况外,所有秀才都要于当地官学习读,接受教习和考核,确保秀才的质量。同时朝廷也严格限制了各省各县的秀才名额,并根据地区的大小有所区别,力求公平合理。

到了清代,对秀才的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规范。清廷规定大县录取20余人,中县16至17人,小县仅6至7人,体现了对资源的分配考虑。从这些制度可以看出,秀才虽不及进士院的顶级人才,但其含金量仍然非常高,政府也非常重视和珍惜这些人才。

有一件轶事可以证明秀才的分量:康熙四十九年,朝廷上奏请将云南大理武职人员增加二十名,但康熙皇帝只允许增加十名,并留下了"吾为秀才存之"的批示。可见皇帝认为即便是军职也不如秀才来得重要,足见对于这个文化头衔的珍视。

二、秀才们的磨难之路

考中秀才并非就万事大吉,那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的路却是坎坷不平。朝廷为了确保秀才的质量,对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岁考和科考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关。

所谓"岁考",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一度的考试。每当新的学政上任时,他首先要对前任学政录取的秀才们展开全面检阅,以确定他们是否真才实学。这种考试就叫"岁考",无一例外,即便是年迈的老秀才,也要参加其中。

岁考的内容极为严格,除了要求四书文、经义文写作外,还要临兆八韵填词,以及默写当朝训诲。评分分为六等,只有上等一二等的秀才才能保住头衔,至于三等以下,则面临各种惩处。

其中最惨的就是六等了,那可就是直接被取消秀才资格,相当于所有前功尽弃。据说每逢岁考在即,不少六七十岁的老秀才们都会紧张得手足无措,生怕丢掉这个显赫的头衔。

科考就更加残酷了,这可以说是秀才们的"生死考"。乡试的名额有限,朝廷就要在科考中先一步筛选出成绩优秀的秀才,让他们参加乡试。那些考差的秀才们,即便头衔保留,也将失去进一步角逐的资格。

所以每年科考前,那些朝夕恐惧的秀才们都得拼了命地温习功课,生怕一点疏漏就被无情淘汰。有些人为了科考成绩,甚至舍弃了家室老小,专心苦读多年。

即便如此,也总有些人会因为生病或其他特殊情况而缺考。对这些人,朝廷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矩:只许一次,如果连续三次缺考,那就是没有任何理由,必须被取消秀才资格。

不过对于入学满三十年以上的老秀才,或是年过七旬的高龄者,朝廷也给予了一些宽容。他们将永久保留秀才头衔,无需再次忍受磨难。

三、为了保住秀才头衔的不懈努力

要保住秀才这个宝贵头衔,除了要通过艰难的岁考和科考外,秀才们还要日复一日地勤奋读书。对他们而言,功课从未停止过。

在县学和州府学中,秀才们的课程极为繁重。【四书】、【五经】自然是必修的基础功课,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学习【文选】、【古文观止】等文学典籍,以及【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这样的史书。课业之繁重,可想而知。

秀才们每日从日出到日落都潜心于书本之中。就连吃饭、睡觉的时间也常常被学业挤占。有的人夜以继日地温习功课,竟至于疲惫不堪而病倒。

因此,提笔忘字这种情况在当年的秀才中屡见不鲜。有这样一个轶事可佐证:曾有一位秀才正在为岁考潜心复习,却突然忘记了"手"字该怎么写。一气之下,他竟然拿起笔刷在手心上写下这个字,以铭记于心。后来一经传扬,这一幕便成了诸多读书人效仿的典范。

赶考风气在秀才中也是盛行一时。就连安静学习都显得不够,有不少人为了考试而用功过度,导致生了严重的疾病。据载有一秀才姓伍名伙,为了准备乡试,用功过猛,咯血便痰,最终饱受折磨而身亡。

秀才们为了考取更高的功名而如此拼搏,实在是出于无奈。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每一级的竞争都异常惨烈。很多秀才之所以孜孜不倦,就是为了逃离贫困。那个时候,只有高级文职官员才能有不错的俸禄,因此一旦贫穷就很容易陷入困境。

就如著名学者彭孙斲所说:"科名如累,聊存馀气,藁箕饭冷,终日愁疾。"一旦没有成为高级官员,收入微薄就无法养家糊口。由此可见秀才们为进士而如此卖命读书,实在是情有可原。

四、一些秀才们少有人知的特权

尽管秀才们承受着种种考核和磨难,但他们也同时享有一些特殊的优待和特权,这在当年也算是相当可观的了。

首先,秀才中成绩优异者可获得"廪生"的头衔。顾名思义,"廪"就是指皇家的仓库。所谓"廪生",就是指可以领取皇粮的秀才。

按照规定,每一位廪生都可以每年从朝廷领取四两白银作为俸禄。虽然数目不多,但对於一般秀才家庭而言,已经是种奢侈的特权了。廪生们捧着这份俸禄,可以免去一些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专心读书复习。

除了正儿八经的俸禄外,廪生们还有一个特殊的"额外收入":就是担任幼年生员的"廪保"。所谓"廪保",就是在秀才参加院试之前,必须由一名廪生为其担保,负责监督其品行,并在考试时禀报分数。作为回报,廪生可以向幼年生员及其家长索取一笔不菲的费用,被尊称为"烟绿"。

这种"烟绿"收入往往远高于朝廷发放的四两银子俸禄。据说当年有些廪生凭借这一捷径,竟然积累了不少家财。所以廪生不仅有粮食供给,实际上也成了一种半官方的"会籍贵族"。

另外,秀才们中如果有特别杰出者,朝廷也会予以嘉奖。这种嘉奖不但可以增加银钱奖励,更可以获得显赫的头衔和官职。比如有些秀才曾获"进士及第"的封号,由此直接获得一个从九品的编制。

再比如有位叫陆世仪的秀才,他在乡试中夺得了全省的第一名。当时的学政便迅速将此事上报朝廷。结果陆世仪不仅被赐予"有道吏部员外郎"的头衔,并被拨发四十两白银作为嘉奖。对一般的秀才家庭来说,这可是一笔重金了。

五、秀才头衔的沉浮与终结

虽然秀才是明清时期文化界的重要头衔,但它的地位也经历过起伏变化。尤其是到了清朝中后期,秀才头衔的分量已渐行式微。

早在雍正年间,朝廷就已经看到了秀才制度的一些弊端。一方面,由于秀才人数日益庞大,加之廪生、优贵秀才等特权阶层的存在,造成了不公平现象;另一方面,秀才们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业务极为疏浅,与最初的用意已有些背离。

为此,雍正皇帝遂有意裁汰秀才的特权,他先是严格限制了廪生的名额,并规定凡是年过二十五岁仍未中举的,一律取消廪生资格。紧接着,朝廷又进一步裁撤了所有"优贵秀才"的特权头衔。这无疑是对秀才阶层的一次重创。

到了乾隆年间,秀才的地位又遭到进一步冲击。乾隆皇帝认为秀才的遴选过于庞杂,疑有偏颇,于是在全国推行了一种新的考试制度——"馆阁考"。

所谓馆阁考,就是由翰林院的官员主考,以统一标准遴选秀才。通过这一制度改革,朝廷直接插手了秀才的录取,大大压缩了地方学政的自主权。秀才从此失去了昔日的特权地位,只是一种初级文职人员。

然而,真正动摇秀才制度根基的,是嘉庆朝那场震惊中外的"廷议革馆阁考"事件。当时有一些官员向嘉庆帝疏陈,认为馆阁考存在种种弊端,遂建议全面取消这一制度。经过激烈的讨论,嘉庆帝最终下旨裁撤馆阁考。

从此,旧有的科举制度被全面恢复,秀才头衔也重新回归了地方的主考。但同时,秀才的地位和含金量已不复往日。因为随着清王朝的衰落,整个社会风气日渐开放,知识分子的眼界也已超越了狭隘的科举疆界。就连秀才的核心课程"四书五经"都被诟病为陈腐。

这一切都预示着,秀才这个古老的文化头衔正在慢慢没落。直到1905年,清政府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秀才这一头衔也就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一个享有千年声威的制度,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