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白崇禧若取代刘峙,并以杜聿明为副手,能在淮海战场上打赢粟裕吗

2024-04-28历史

一、蒋介石先输一招

虽说历史不容假设,但通过假设,却能深刻理解许多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其实,这场大战自开战之初,蒋介石就先输了决定性的一招,这就徐州「剿总」总司令的人选上。

据相关史料记载,最初时这个位置,蒋介石选定的是赫赫名将,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

而白崇禧也认定了,这个位置是非我莫属的,并向蒋介石提出了「守江必先守淮」的大方针。蒋介石虽信不过白崇禧,但对其军事能力还是相当认可,于是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就这样,在1948年10月30日的南京军事会议上,白崇禧确认了,自己必会出任这个「华中剿总总司令」,统一指挥中原各路人马跟共军决战。哪料转过天来,白崇禧却突然出尔反尔,拒绝出任了。

蒋介石大怒,因为他已经探知了,昨日开完会议后白崇禧就跟李宗仁见了面,结果今日就反悔,这必然是李宗仁从中作梗,想看笑话。于是爆怒之下的蒋介石,立刻命毛人凤:把云南站站长沈醉喊到南京来见我。

见到沈醉后,蒋介石就亲自布置任务,不管你沈醉用啥办法,务必干净漂亮的杀掉李宗仁,总之「绝对不能泄露」。

蒋介石都亲自发话了,沈醉再不理解也要执行。于是沈醉、秦景川、王汉文三人,成立一个刺杀李宗仁的特别行动小组,准备在「 弹头内部注入最猛烈的毒药 」,只要这颗子弹打中李宗仁,那么神仙来了都干瞪眼。

但就在沈醉等三人,进行各种布置时,淮海战场开打了,蒋介石无奈发现,自己还必须依仗李宗仁(桂系),故而最后不得不下令,取消了暗杀行动!

瞅瞅,淮海战役还没开打呢,就因「总司令」人选问题,让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如此骇人的巨变。

所以笔者才说:还未开战,蒋介石就先输掉致命的一招。不仅是因要暗杀李宗仁,还在于最终蒋介石把刘峙这种人才,扔在了「徐州剿总总司令」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事实证明,淮海战役中正是因刘峙的各种无能操作,导致了哪怕杜聿明到任后,玩命挽回,却也无力回天,最终兵败淮海。

所以,如今的问题就是:假如白崇禧能取代刘峙,出任了这个「华中(徐州)剿总总司令」,并以杜聿明为副手,能否在淮海战场上打赢粟裕呢?

二、后浪争锋的时代

只要稍微知道一些解放战争时期,恐怕都会有这样一个感慨:那是个「后浪争锋的时代」。因为在抗战时期的许多前辈名将,都纷纷变得不堪大用了。国军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薛岳和卫立煌。

这两位堪称国军中最能打的两位了。薛岳在长沙会战中,依靠「天炉战法」揍得日寇没脾气。卫立煌则是率远征军痛击日寇,比如「强渡怒江战役」,一战过后,就博得了「常胜将军」的美称!

但这两位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却都拉胯了。薛岳被粟裕击败,遭到蒋介石弃用。

卫立煌则更著名,惨败东北,以至于后世之人都纷纷戏称,卫立煌是「内应」。其实哪是内应,无非是这些「前浪」,都被「后浪」拍倒罢了。

国军方面的杜聿明、廖耀湘,咱这边的粟裕、陈赓等,严格意思上来言,都属于后起之秀(后浪),也就是说解放战争时期,可谓是「后浪争锋的时代」。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一则是自然规律,谁也避免不了。二则是能否适应时代发展。这点国军表现的相当经典,如许多军迷都表示过:国军那边,是万年不变的一字长蛇阵!

反观粟裕,是「尽打神仙仗」。陈赓也是出了名的不拘一格。即,时代变了。如【亮剑】中,李云龙最开始之时,见了日寇的山炮就流口水,还一不小心成全了「意大利炮」的名声,可后来却只喜欢美制的榴弹炮。

也就是说,咱装备上来了,指挥员也一贯不僵化,拒绝墨守成规,自然这种情况下,国军那些老套路,就不起作用了。如解放锦州之战的关键,就是咱的炮兵起到了大作用——原来,咱有这么多大炮吗?而守锦州的范汉杰却根本没意识到这点,还在用老眼光,老战法,焉能不败!

那么白崇禧这位「前浪」呢?其实也是这种情况,白崇禧的巅峰时代,是在抗战时期取得的,被日寇称为「战神」。但自1944年的桂柳战役的惨败后,白崇禧就等于失去了「战神光环」。

即,白崇禧也开始适应不了时代发展了。所以,他若在淮海战场上对阵「尽打神仙仗的」粟裕,也大概率会失败,因为除了「后浪取代前浪」这个规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不利因素,这就是蒋介石和他的嫡系。

三、孤掌难鸣

淮海战场上,除了杜聿明外,还有哪些战将?比较著名的有黄百韬、黄维、邱清泉、杨伯涛等。奈何是,这些战将可都是唯蒋介石之命是从。白崇禧就算当上了总司令,他能指挥得动这些位?

答案是:绝对不能!证据是,在白崇禧对阵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刘伯承时,蒋介石的这些嫡系将领,就气得白崇禧直翻白眼,比如胡琏!

为啥在组建第12兵团时,白崇禧说啥也要否决胡琏?就算因胡琏根本不听他指挥,这才导致了黄维「摘桃子」,当上了第12兵团的司令。那么黄维呢?照样是唯蒋介石马首是瞻。

杜聿明怕了蒋介石乱插手,曾跟蒋介石有个君子协定,奈何蒋介石愣是不管,我行我素,非逼着杜聿明去救黄维,搞得杜聿明当时悲哀无比,明知是送死也要遵命照办!

在这种情况下,白崇禧等于是孤掌难鸣,手下不听指挥,唯蒋介石之命是从。而蒋介石偏偏又是一个四处插手的人。这点卫立煌就吃过亏,绕过卫立煌,直接给范汉杰下令……

这其实才是蒋介石兵败淮海的根由,根本不是靠白崇禧,来出任这个总司令,就能解决的。同时更是为啥白崇禧跟李宗仁见面后,第二天就反悔拒绝出任的原因。

其一:白崇禧本身就处于下滑,衰败期,也就是所谓的「前浪」。

其二:孤掌难鸣,不仅无法指挥手下各路将领,还要时时忍受和防范,蒋介石的乱插手和越级指挥等。

这两个因素一综合,显然答案就出来了:就算白崇禧出任那总司令,并以杜聿明为副手,也没法打赢咱的粟大将,照样会兵败,无非是比刘峙,输得好看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