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靖难之役中有两大谜团,却一不小心透露出,朱棣完胜朱允炆的必然

2024-04-12历史

一、为何朱棣屡次化险为夷,得以逃脱生死之境?

为何靖难之役会爆发?一种主流观点是,这源于建文帝朱允炆对藩王的削弱。然而,深入考察历史背景,我们发现,在朱元璋临终前,通过蓝玉案几乎清除了淮西勋贵集团,确立了以文制武和削藩的政策方向。这一趋势在朱允炆即位后得到了实施,而朱棣成为皇帝后也沿用了这一策略。因此,靖难之役的爆发并非仅仅因为朱允炆的削藩,而是更深层次的历史背景和权力斗争的结果。

唯一的区别在于,朱棣凭借着「靖难之役」的胜利,树立了自己的崇高威望,从而取得了成功。而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利,导致他最终下落不明。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靖难之役」就像是大明王朝的一次终极考验。

从朱元璋的视角出发,这种趋势同样清晰可见。朱标的离世使得大明未来的皇位继承者陷入弱势地位,因此,必须消除那些有能力颠覆大明王朝且态度嚣张跋扈的势力,特别是以蓝玉为首的一群人。一旦这些人被清除,有能力改变局面的就只剩下分布各地的朱家藩王了。

随后,朱元璋曾向朱允炆提出过这样的设想:倘若你的叔父们心生不满,意图夺回皇位,你将如何应对?朱允炆坚定地回应道:「我应当以德服人,用礼仪来规范他们的行为。如果这样做行不通,那我就剥夺他们的领地;再若不从,我就更换人选。倘若他们仍执迷不悟,那我就不得不挥兵讨伐了。」这番话透露出朱允炆的决心:先尝试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若无效,则逐步剥夺其权力,直至最后采取武力镇压。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削减藩王的权力是必然的趋势。虽然这个重任将由下一任皇帝来承担,但如果他能够成功完成,那么他将展现出皇权的威严和力量,统治天下,皇位也将更加稳固。如果未能成功,其实也无伤大雅,因为无论如何,皇位上的人都将是朱元璋的后代,这场争斗仍然是朱家内部的事务。

或许有人会对朱元璋未直接传位给朱棣的决策感到困惑。其实,这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朱元璋深知淮西勋贵(即武将集团)可能带来的危害,他明白要有效地「治理天下」,就必须倚重文官的力量,以确保大明的繁荣稳定。而朱允炆的背后,正是得到了几乎所有文臣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朱元璋选择了将皇位传给朱允炆,也是出于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

当朱棣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也同样遭遇了类似的难题。朱高炽身后站着的是文官集团,而朱高煦则得到了武将们的支持。尽管朱棣对朱高煦有着深厚的喜爱,但他却不得不面对现实,最终将皇位传给了自己并不太看好的朱高炽。

朱瞻基之所以比朱允炆更加幸运,原因在于他的父亲朱高炽在位的十个月里,已经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朱棣为避免大明再次陷入靖难之役的困境,不遗余力地培养朱瞻基,使其成为了文武双全的杰出君主,远胜于在深宫长大的朱允炆。

拿后来的朱高煦谋反一事举例来说,当朱瞻基面对众臣的反对之声时,他并未动摇,反而坚决地亲自出征平叛。这种决心和魄力究竟从何而来?反观朱允炆,他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决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面对需要统兵出征的情况时,朱允炆反而流露出犹豫和顾虑,他担心朱棣作为他的亲叔叔,自己的行动会被认为是弑杀骨肉亲人的不义之举。

朱允炆的这句话,使得朱棣多次逃脱险境,在靖难之役中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其中的原因何在?为何无人敢于对他稍加伤害?假若朱允炆也能亲自率兵出征,站在两军阵前,大声宣告:「投降者将不受惩罚,而抵抗者将必死无疑,捉拿燕王者将获封侯爵!」那么,朱棣在这样的情境下,恐怕也难以继续他的行动了……

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屡次化险为夷,这并非神灵庇佑,实则是朱允炆过于依赖宫廷生活,缺乏实战经验所致。尽管朱元璋为他精心布局,他却未能深刻理解,这场斗争关乎朱家的内部事务,比任何争斗都更为激烈,唯有朱家自身团结一致,方可平息纷争。

在西汉的七国之乱时期,汉景帝有一位亲密的弟弟,名为梁王刘武。与此相似,当朱高煦图谋不轨时,是朱瞻基亲自领兵出征,稳定了局势。若是依赖外人,甚至是亲近的亲戚如李景隆来承担重任,只会让情况更加扑朔迷离。这也正是靖难之役中,令人费解的第二个谜团。

二、为何李景隆在北京城下久攻不下?

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的失利常常引发对李景隆的严厉批评。他被指责为纸上谈兵,无法胜任重要职责。特别是在围攻北京这一关键时刻,他率领的十万大军竟然未能攻破孤城,这成为了朱棣得以重振旗鼓、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李景隆的失误在这场战役中显得尤为突出,使得他的军事才能备受质疑。

无法确定李景隆是否只是空谈理论而无实际行动,但【明史】等历史资料表明,身为名将李文忠之子的李景隆,不仅普遍受到人们的看好,更受到朱元璋的高度期待,这使他成为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朱元璋,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熠熠生辉,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君主。他对于人才的识别与洞察,可谓是独具慧眼。当连朱元璋都对李景隆寄予厚望时,这足以彰显李景隆的不凡之处。然而,尽管李景隆拥有明显的兵力优势,却未能攻破北京城,这究竟是何故呢?须知,当时朱棣并未在城内,而是由朱高炽,以及徐皇后共同主持城防事务。

魔鬼常常藏匿于细微之处。实际上,李景隆当时已将北京城逼至绝境,其麾下猛将瞿能更是率领着精锐先锋,几乎要一鼓作气攻入城内。只要李景隆在这关键时刻增派一支兵力进行协助,胜利便触手可及。这种压倒性的优势与明显的战机,即便是毫无军事经验之人,也能一目了然。

尽管瞿能已经接近成功,但李景隆却视而不见,导致他的努力在关键时刻功亏一篑,最终不得不选择撤退。到了第二天,当李景隆再次准备发起攻城时,却发现城墙已经变得冰冷坚硬。原来,朱高炽已经暗中派人连夜在城墙上泼水,将北京城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冰城。

李景隆被迫驻守在郑村坝,直至朱棣的援军到来。在此期间,他未能采取任何有效行动。即便在遭受朱棣的猛烈进攻时,他也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最终导致他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他的这一行为不仅使大量士兵丧失了生命,还损失了大量的装备和俘虏。可以说,李景隆在这场战斗中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

看似有些不寻常吧?就像被一团迷雾所包围!但如果我们回顾朱棣进攻南京的历史,一切就豁然开朗了。南京,作为大明当时的都城,其防御的坚固程度远超北京。然而,朱棣却率领孤军深入敌后,最终竟然成功地攻破了南京。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答案就在于李景隆偷偷地打开了城门。

朱棣能够孤身一人从北京迅速攻至南京,并非仅仅因为他个人的军事才能出类拔萃,而是因为在大明王朝的众多臣子眼中,这场冲突更像是朱家内部的家务事。他们明智地选择了置身事外,静观其变。如果朱允炆最终胜出,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转向支持朱允炆,向他献媚求功;而一旦朱棣获胜,他们会立刻转向朱棣,高呼万岁。

李景隆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有能力攻下北京,却迟迟未行动,这是因为他担忧自己会步周亚夫的后尘。在七国之乱中,汉景帝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亲弟弟的坚定支持,这为周亚夫建立功勋提供了条件。然而,最终周亚夫却遭到了汉景帝的打压和不幸的命运。李景隆害怕,如果他攻下北京,可能会面临类似的困境和悲惨结局。

身为皇室姻亲的李景隆,头顶始终笼罩着「外戚擅权」的阴影。若他胆敢对朱棣不利,即便朱允炆本人并无此意,那些朝中大臣又岂会轻易放过他?他们岂会坐视不管,任由一个外戚胡作非为,威胁朝廷的稳定与皇权的威严?

当李景隆的军队遭受挫败后,众多文臣纷纷向朱允炆呈递奏章,指责李景隆心怀不轨,必须严惩不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允炆最宠信的大臣黄子澄,他的反应尤为激烈,悲愤填膺,声音最为高亢,态度最为坚决,坚决主张对李景隆进行严厉惩处。

若李景隆果真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地攻破北京,将朱棣平定,那么无疑,他将成为大明王朝的头号功臣。再加上他身为外戚的特殊身份,又掌握重兵,在明朝当时「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之下,他若能够得以善终,那才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呢!

李景隆并非纸上谈兵,他深知一旦朱棣被击败,自己将成为众矢之的,这样的局面将使战争局势更加棘手。面对朱棣如同神助般的南下进军,甚至在京城附近形成围攻之势,李景隆的抉择显得异常明智。因此,他最终选择打开城门,争做第一个「拥主之功」,这种决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必然。

三、综合评估

靖难之役,从表面上看是「藩王发动的叛乱」,但实质上它揭示了「朱家内部的权力斗争」。这一深层次的原因源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长期未能调和的「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事实上,从朱棣占领南京后,他主要处决的对象多为文臣,如方孝孺、黄子澄、景清、铁铉等人,这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矛盾的存在。

观察那些武将的表现,盛庸率领军队多次挫败朱棣的攻势,然而最终却选择了投降;而李景隆则表现得更为积极,竟然擅自开启了城门。

不容置疑,"靖难之役"充满了许多令人费解的谜团,其中尤以这两大谜团最具代表性。这也正是为何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朱棣最终战胜朱允炆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