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73年一封给伟人的举报信,引周总理勃然大怒,叶剑英:立即彻查

2023-12-21历史

1973年,一封举报信引发周总理怒火,叶剑英要求立即彻查。

在一个寒冷的深夜,一位男子坐在桌前,手握着笔在纸上书写着什么。他写了又写,最后将信稿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那里已经堆满了废弃的纸张。

这名男子是一位小学教师,他这次写信的目的是为了他远在乡下的儿子。

1. 1973年的4月25日,一封信件辗转来到了周总理手中,他看到信件内容后勃然大怒。消息在中央小范围内传开,毛主席听说此事后将信件仔细阅读,随后忍着怒火写下回信,信封中还夹了三百元加急寄出。

这封信里究竟写了什么,为何让两位领导人如此愤怒?让我们一起探寻: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故事。1955年8月,北京郊区五位青年向北京市委发出请求,希望组建一支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到农村去开垦荒地。

对于这种行为,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那时,国家正处于建设初期,生活条件艰苦,许多人为了寻求出路,选择回到农村。

刚开始,上山下乡并不是强制的,而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自发形成的。中国人口众多,城市规模小,没有私人企业,大批青年走出校园,但城市中并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

然而,农村的情况却不同。在山上、乡下,没读过书的人很多,小学文凭就已经算是高学历人才了,因此空出了大量的文职岗位。

为了鼓励首批志愿青年,中央还专门派人送了一面祝贺锦旗,大力鼓励上山下乡活动。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首次提出了「上山下乡」的号召,这个口号激励着有知识的青年们前往农村,寻求自己的天地。

他们被亲切地称为「知青」。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强调,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这个号召引发了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许多青年开始陆陆续续地前往农村,寻求自己的未来。然而,在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间,中国遭遇了百年难遇的灾荒,大部分田地遭受自然灾害,厄运一波波袭来。

作为中国粮仓之一的河南,在早年1942年经历过一次惨绝人寰的大饥荒,此时还没恢复过来,又再次面临灾年。

尽管有许多年轻人主动到农村去,但单一的经济体制的缺点仍然日益明显。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在社会相对和平时期,多子多孙的思想导致1949年至1957年中国人口急剧增加。

人口增长本身没什么,是战后的正常现象,但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后来农村发生灾害,导致农村知识分子和人口锐减,生产力开始匮乏。

农村、山上和城市三个地区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衡。中国的艰难历程才刚刚开始,苏联宣布要撤离对中国的支持,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中国开始尝试自救。

为了消除三地人口差异,缓解城市压力,解决经济不平衡的问题,政府开始实施毛主席号召的「青年下乡」政策,让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派出一个人遵从政策要求,上山下乡。

一封检举信揭示了知识青年们的悲惨遭遇。1972年,一位来自福建莆田县的老教师的一封信,彻底打破了这幅积极向上的画面。

这位老教师名叫李庆霖,他在十几年前也是一个校长,后来被划分派别下放到莆田县城郊区公社下的小学当老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李庆霖有思想、有胆量,教育出的孩子也将一腔热血洒向祖国。

在1968年,大批留在校园闹革命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被迁往乡下插队落户,李庆霖的儿子李良模也随着下乡潮流进入新天地。

据说在政府的指引下,有超过1600万的知识青年下乡开垦,占了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然而,国家对他们的补助只维持了几个月,之后再也发不出补助金。

青年们的生活经费只能依赖原有家庭,而他们所用的一切都来自城市。这导致每个下乡青年的家庭都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此外,下乡青年还面临着贪污腐败的困扰。一些天真浪漫的知识青年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灾难。李良模来到乡下,他们跟着开垦荒地,学着植树种林。

一开始,他们还能吃饱饭,但是国家的补助只发了一个月。现在,他们连饭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干大量的农活。许多身体较弱的女青年都病了。

尽管大部分的乡亲们人也不错,但总归都不富裕。原本李良模和同伴寄住在一个老乡的旧房子里,可是这个老乡的儿子要结婚了,他们就只能搬了出来。

整天吃不饱,住不好,生病了也没钱看病,还有的知青熬不住,干脆入赘到了当地的农户家里。村子里的一些干部经常欺负女青年。

有一次,他们几个男青年发现这件事,并阻止了他们。结果,他们还被扣了公分。李良模在信中告诉父亲,现在他们无处可去,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而且管理他们的干部还不让他们随意往家里寄信。李良模好不容易才把信寄出来,这才能告诉父亲自己在乡下的遭遇。

看着儿子寄来的信中,那一张张信纸上都带着水痕,一行一字似乎都是用血泪写出来的述命书,李庆霖颤抖着的手抹着泪水,他脑海中就一个想法,他要揭发!

这些正处于花季的青年们在下乡搞建设,最后却过得如此凄惨,这放在哪个父母眼中能不心疼?李庆霖早就向当地政府反应了知青的吃住问题,但是他上诉了好几次都没人搭理他,更别说有人出来处理了。

李庆霖思来想去,脑海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直接将这封信寄给毛主席,毛主席爱民如子,他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于是李庆霖准备写一张「揭发信」,反应现下知识青年们在乡下「吃不饱穿不暖,无钱看病无处居住」的窘迫处境。

但是写到写着,李庆霖想到接近毛主席的东西肯定会被着重检查,他这封揭发信要是被有用心的人看到,不仅会被拦截,自己也会被盯上。

不能寄给领导人,那寄给领导人身边的人总可以了吧!李庆霖想起陪在领导人身边出现在报纸上的王海容,于是李庆霖将信写给了王海容,王海容拿到信,给了她的老上司周总理转交给毛主席。

周总理先看了这封信,一向温和的周总理破天荒地失了理智发起脾气,他将信转交到毛主席手中后,毛主席仔仔细细看完了这足足两千多字的来信,信中全都是下乡知识青年们无处投状的悲惨遭遇,这一桩桩事件让毛主席气愤又无奈,一个小小的教师都能想到的问题,他自然也能想到,在全国每一个实行上山下乡的地点,都在重演着这些悲剧。

看着这一封告状信,毛主席深感痛彻,他当即给李庆霖写了一封回信,在信封最后写着:「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

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她们不敢说出自己所受的委屈,即使说出来,也会被世人所指、万人唾弃。虽然他们调查出了一些恶劣的欺凌事件,但受害者们却不敢说出真相,在周总理和叶剑英元帅得知女青年被黑龙江兵团二师十六团团长和参谋长合伙侵害时,他们立即下达命令,这类事件的犯事者一律处决,周总理更是气愤的说:「这不是我们的团长,是国民党的团长」。

这场上山下乡的初衷是好的,可不切实际的大规模转移,让这场变革彻底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从而转变成了一场灾难。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下乡人口大转移中,前后共经历了25年,下乡知识青年达到了2000万人左右。有些青年是主动下乡的,他们的到来,减轻了城市压力,支援了农业建设,有些地方,他们和知识青年们共同努力,确实起到了乡村建设和开拓的积极作用。

然而,中间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知识分子的大断层,科技和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直到70年代「上山下乡」热潮才慢慢结束,国家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们通过考试、招工等名义返回城市,青年们本以为噩梦即将结束,谁知这一山更比一山难。

最开始回到城市的,必定是有些关系门路的,其次就是给干部们送礼的,等其他知识青年都陆续回乡了,剩下那个必然是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人员。

因为下乡时间太长而在农村结婚生子的青年有很多,在被允许返城时,不管是没结婚的还是结过婚的青年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逃离这个地方,为此他们不惜抛弃妻子,或者扔下丈夫和孩子离开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地方。

就像那部在1994年上映的电视剧【孽债】一样,就是五个返城的下乡青年的孩子,前往大城市寻找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的故事,电视剧中那五个孩子的遭遇看哭了全国人民。

【孽债】:揭开下乡青年生活的一角,但背后的历史伤痕远超我们的想象。电影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那些我们未知的痛楚,被深深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

时间可以冲淡记忆,但无法抹去曾经的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