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粟裕因为身体原因来到东北疗养。虽然是来休息,可他的脑子里所思所想都和军事有关。既然来了东北,那就要去看看已经成立好几年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
粟裕来到哈军工后,召开了一次讲座,台下坐满了学员。在和学员交流的过程中,粟裕向他们抛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军队现在还叫解放军,而不叫国防军?」
此话一出,台下顿时议论纷纷。是啊,新中国已经成立12年了,为什么还叫解放军呢?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叫国防军,或者人民军之类的称呼,怎么我们不一样呢?
有人回答:「因为这是我们的革命传统!」
也有人答道:「因为习惯这个称呼了!」
粟裕听后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任由学员在下面讨论。
突然,一名学员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因为台湾还没解放!」
此话一出,台下讨论的声音逐渐平息,大家若有所思,随后点头称是。粟裕眼前一亮,感到很惊喜,立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首长,我叫刘胜利!」
粟裕哈哈一笑:「我看你可以提前毕业了!」
一想到台湾问题,粟裕就显得有些落寞,又想到刚去世的老战友、哈军工的首任校长陈赓,他都看不到台湾回归祖国大陆的那一刻了。
粟裕不禁问自己:他能看到吗?
其实,关于我们为什么还叫解放军,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粟裕和哈军工学员的交流,是能看到的一次公开解释。
这一次讨论,已经触及到了问题核心。那就是祖国还没有完全统一,解放军的历史使命就没有完成!
在粟裕的书房里,一直挂着一幅台湾省的地图,粟裕经常站在地图前端详、思考。在粟裕的心中,一直有一个解放台湾的愿望。可直到去世,他也没有实现这个心愿,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粟裕为解放台湾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点名要他承担解放台湾的重任,他多次设计攻台方案,可都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施。
说来不得不让人感慨……
一、毛主席点了粟裕的将
关于解放台湾的计划和决心,毛主席等人都是建立在武力解决的基础上,虽然后来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但始终没有放弃使用武力。
按照毛主席的设想,解放台湾应该分为三步:
第一步,组建海军、空军,掌握制海权、制空权;
第二步,尽快解放东南沿海各岛,扫清外围,建立攻台前沿阵地;
第三步,发起对台全面作战。
1949年2月,毛主席在和苏联代表米高扬谈话时,就提到了台湾问题。毛主席认为,国民党军大概都要退到那里去,而且还要受到美国的保护,这样一来,台湾问题就变得非常复杂,解决需要很长时间。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谈到台湾问题,他老人家已经预见到了可能要出现的复杂局面。
尽管如此,解放台湾的使命绝对不能放弃!
3月,中央召开会议讨论即将成立的华东局,在谈到应该管辖哪几个地方时,毛主席特意说道:「还要加上台湾,那里应该注意。」
当时,美国是否会出兵援助国民党,谁也不知道。为了防范这个隐患,还要刘邓的二野渡江后,两年内留在华东。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社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这是我们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整个华东包括台湾,已经成了全国主要的战场。
随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方大片区域。5月23日,解放军向上海发起进攻,并且顺利进入上海。美国出于对国民党政权的失望,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这个胜利来得太突然了,太意外了。毛主席等人决定调整战略部署,采取大迂回、大包抄的战略,一野进军西北,二野进军四川,四野直捣两广,而粟裕指挥的三野放在东南,时刻准备进攻台湾。
之所以让三野留在东南,是因为他们之前是由红军改编而来的新四军,熟悉渡江、渡河作战,经验丰富。解放上海后,毛主席给三野发来电报,告诉他们立即进入福建,夺取福州、厦门等城市。
从1949年3月到6月,毛主席就多次向粟裕提出:「要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并且有意让他指挥对台作战,经过粟裕研究,要想解放台湾,必须要海空军的火力配合。
毛主席决定,必须尽快建立海军和空军。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成立。同年11月,空军在东北成立。
可以这样说,毛主席当年想要建立海军、空军,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解放台湾的需要,特别是海军。要想解放台湾,海军是必不可少的。
海军、空军相继成立,解放台湾的重任落到了粟裕肩上……
二、计划中断
粟裕接受命令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解放台湾的事,当时的环境非常有利。
蒋介石带着残余部队退到台湾,虽然号称有60万军队,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多。他把剩下的部队分别驻守到台湾、海南、舟山三个大岛,战略构想十分完美,企图利用岛屿对抗,三点成一线,海南控制广东,台湾注视福建,舟山封锁浙江、上海。
退,可以互为犄角、相互依靠;进,可以全线展开或者突出重点;看起来构想很好,实际上有很大的漏洞。
粟裕对蒋介石的部署非常开心,国民党军本就不多,还分兵把守,更加有利于我们各个击破。而且,别看国民党军有几十万,实际上大多是毫无斗志的残兵败将。
另外,虽然蒋介石在1948年就命人去经营台湾,可台湾在抗战时期因为战乱被破坏严重,民生凋敝,工厂倒闭,根本难以支撑蒋介石的政权。加上,国民党官员退到台湾后,都想着怎么稳固自己的地位、权势,有多少人会想着怎么防御呢?
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粟裕向毛主席建议,可以先不攻击比较容易拿下的舟山,先打台湾,这样舟山也就不攻自破了。
台湾岛只有十几万守军,还都没什么斗志,粟裕准备用8个军20多万兵力发起攻击。在计划的时候,解放军就已经在沿海开始模拟越海登陆作战,还在天目山模拟在台湾山区作战的训练。
可以说,解放军的信心很足!
可就在这个时候,变故发生了。蒋介石恐怕也感觉到了台湾防守薄弱,俗话说,病死乱投医。束手无策的蒋介石把目光瞄准了日本,向他们求援。
先不说有多少援助,单单蒋介石的这个做法就应该被谴责。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打了那么久,牺牲了那么多人,才把日军赶出去,现在蒋介石却要向日军求援,这谁能接受?
蒋介石花重金向日本招募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雇佣军,两万多人的日军开进了台湾,为蒋介石防御解放军。
日军本就难打,如今又是招募的雇佣军,战斗力估计更强。得知这个变故后,粟裕不得不重新考虑解放台湾的战斗部署。
在粟裕看来,这两万日本雇佣军可以抵得上六万国民党军,按照这样说,台湾的防御力量可以计算在20万左右。原来预计投入8个军,粟裕感觉有些不够,又再调来了4个军,达到了12个军,50多万人。
1950年3月,解放军发起海南战役,歼灭敌人三万多人,解放了海南岛。但是因为我们没有海军、空军的配合,封锁不了港口,导致薛岳率领7万多国民党军撤到了台湾。
这又给粟裕增加了难度!
海南失守后,蒋介石感到大难临头,他所设计的三个岛屿连成一线的战略彻底破产,不得不重新考虑战略布局。为了确保台湾的防御,蒋介石在几天之内做出了一项艰难的决策。
这项决定应该是他一生中,最艰难也最为果断的一个决定,那就是:将舟山群岛的12万国民党军全部撤到台湾,集中一切力量,保证台湾的安全。
从表面上看,蒋介石占领的三个岛屿已经失去了两个,仅剩下台湾岛,和附近的澎湖、金马岛,但是台湾的兵力增加了一倍,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难啃的骨头。
粟裕又遇到了难题!
粟裕不得不对解放台湾的部署进行第二次修改,原来是想以4个军的力量作为第一梯队登陆,现在需要增加到6个军。
我们在调整部署,蒋介石也没有闲着。为了加强台湾的防御力量,他加紧补充兵源,陆军作战兵力一度达到了50万左右,海军、空军也有所增强。
粟裕又向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报告,表示我们在数量上已经没有了优势,但是只要能够登陆成功,并且站稳了脚跟,我们就能完成任务。
为了增加胜利的把握,粟裕请求增加几个军作为第二梯队或者预备队。因此,粟裕第三次修改方案,兵力达到了16个军。
可是,增加军队容易,从别的地方调过来就是了,可人一多,就需要更多的船只,增加船只就太难了。
经过粟裕计算,要想确保胜利必须在四五个小时内有15万人登陆,还要有大量的船只运送第二梯队战士。现在粟裕手里能够运送的船只,仅仅只够四个加强师。
解放台湾不像渡江战役,小木船也能开过去,那中间隔的不是长江,是十分危险的台湾海峡啊!征集船只需要时间,造船、买船这都需要时间,没有船只,这仗一时半会就打不了。
在粟裕看来,如果解放台湾没有绝对把握,就不能轻举妄动,宁愿推迟一些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粟裕解放台湾的进程!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三、计划搁浅
蒋介石败逃台湾之初,美国对他们基本失去了信心,并且打算放弃蒋介石。所以蒋介石到了台湾后,一边加强防御力量,一边派人秘密到大陆,准备和我们谈判。
可就在这个紧要时刻,朝鲜战争爆发了,北朝鲜在苏联支持下开始统一朝鲜半岛。苏联本以为美国不会插手,但他们错了。
到了这个地步,美国感觉到自己的处境很不妙。一旦失去了南朝鲜,又失去了台湾,则美国扶持的日本就被南北夹击,东南亚亲美的国家也会受到威胁……
美国决定做出强烈反应,改变之前的战略!
6月27日,美国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对台湾的进攻。
我们的海军、空军根本不能和美军相对抗,毛主席等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考虑,决定暂停解放台湾,并且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既然要抗美援朝,自然就要抽调军队,粟裕用来解放台湾的部队很多被抽调北上,组成志愿军出国作战。
粟裕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搁浅了……
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推迟解放台湾,让粟裕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就在粟裕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时,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加上之前受过的战伤,粟裕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不得不进入医院治疗。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全国上下的担子轻松了许多,毛主席认为现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时候了。
当年10月,毛主席在一次军委会议上说道:「这两年,台湾的蒋先生趁我们在朝鲜打仗,后面又有美国撑腰,在做反攻大陆的美梦哩。我看,我们现在可以腾出手去解决台湾问题了。」
在这之后,全国上下开始动员,并且掀起了一股解放台湾的宣传高潮。中央军委制定了「从小到大、由北向南、逐岛进攻」的作战方案,并且准备和国民党军作战。
因为粟裕身体不太好,并且另有职务安排,这次没有让他指挥,而是由张爱萍担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
解放军在积极准备,美国、蒋介石也没有闲下来。1954年11月2日,双方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台湾受到了美军的直接保护。解放军要想解决台湾问题,不仅要对付国民党军,还要对付美军,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美军第七舰队在东南沿海还集结了多艘航空母舰和其他军舰,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舰队,企图干涉我军解放台湾。
面对美军的挑衅,我们没有害怕。1955年,毛主席决定先打一江山岛,把盘踞在浙江沿海的国民党军清除干净。另外,毛主席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看看美国和台湾的「协防条约」怎么样。
一江山岛战役是我们首次陆海空协同登陆作战,在张爱萍的指挥下,取得了重大胜利,歼灭了岛上上千名国民党士兵,解放了一江山岛。之后,在我军的紧逼下,蒋介石非常紧张,下令军队从大陈岛撤离。
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四、终生遗憾
1958年,美国想要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以台湾海峡和大陆为界,实际上就是搞「两个中国」。这个想法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也遭到了我们的严词拒绝。
为了反击美国,毛主席使出了一个高招,他命令解放军炮击金门等岛屿,显示国共之间内战还没结束,台湾问题是我们的内政问题。
粟裕对炮击金门的战斗谋划颇多,作战参谋在给他介绍金门敌人的方位、防御,以及我们的反击手段时,粟裕总是坐在一边安静听着,实际上脑子在不停思考。
既然是炮击金门,粟裕最关心当然是大炮以及炮弹的数量和质量。根据计算,双方的大炮数量差不多,但我们在福建地区的炮弹很多,足足有接近90万发,完全可以打半年以上。
但是,我们远程火炮较少,多的是中程火炮。粟裕沉思良久,用铅笔重重敲了下桌子,决定再去调大炮,火炮数量要超出金门50%。
在台湾问题上,粟裕表现得很谨慎,很多人都觉得这不像他以前的风格,但其实这就是他的风格。
粟裕作战,不按常理出牌,敌人摸不透他,遇到困难也会迎难而上。在他看来,如果有六七分把握,他就会去谋划这个仗该怎么打?像他指挥的那些经典战役,都可以看出来。
但是在台湾问题上,粟裕没有十足把握,绝对不会轻举妄动。在他看来,在陆地上两军对垒,有超过一半的可能就可以打。但这是渡海作战,六七分把握不行,哪怕八九分也不行,必须要有十足把握。
大海不同于陆地,在大海上一览无余,敌我双方有多少力量基本都清楚,没什么巧可以取。粟裕认为,要想打赢,不仅要有足够的船只,保证部队源源不断输送过去,还要有数倍于敌的火力、数量优势。
1962年,解放军得到消息,国民党军计划进犯大陆。粟裕当时正在上海疗养,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福州。
当时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政委叶飞等人都是粟裕的老搭档、老部下。得知粟裕在这个紧要时刻来了,他们感到非常振奋,马上去向他取经。
可粟裕没有急着提出意见,而是先到泉州一带认真查看地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且形成了一套应敌之策。
回到福州后,为了不干扰他们原来的部署,粟裕打算先将自己的计划上报军委,然后等待军委指示。可架不住韩先楚等人一再劝说,粟裕只好先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粟裕认为,把敌人赶下海不难,但是要全部歼灭就有难度了。既然如此,粟裕把目光放在全歼上,事先隐蔽部队,等到敌人上岸,再一股全歼。韩先楚等人听完后备受启发,认为是锦囊妙计。
虽然在这之后,蒋介石取消了这次行动,粟裕的作战方案也没有派上用处。但当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奔赴前线,为防御敌人出一份力。
因为时局的变化,解放台湾被一直搁置下去,可粟裕一直没有忘记这个任务。所以在1961年和哈军工的学员交谈时,才会问他们为什么我们还叫解放军?
在粟裕的心里,解放台湾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
从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就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和平统一的希望,并且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1950年,毛主席就和张治中商谈过和平解决台湾的事,但因为国内外局势,和平方式并不能作为主要方式。50年代中期,国内外都比较稳定,毛主席从长远考虑,决定在不放弃武力的情况下,寻找其他方式。
在那之后,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探索,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可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毛主席、粟裕去世的时候,也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他们带着遗憾离去了。
生前,粟裕曾对子女说:「等到全国都解放了,我就带你们回湖南老家!」
但是粟裕后来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根据粟裕儿子粟戎生的推测,可能粟裕认为台湾还没有解放,所以全国就不算解放,他也就不能实现自己的诺言。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粟裕才会认为我们的军队至今还叫解放军,没有其他什么称呼。
粟裕对解放台湾有深深的情结,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没有回来,全国就还没有解放,我们的军队就还有一项重大的使命没有完成!
希望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能够早日和平解决,希望祖国早日统一!
到那时,我们的解放军才算是解放了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