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雍正:比朱元璋还牛的皇帝,立下了3条规矩,使得百官不敢贪腐

2024-05-16历史

在我们国家的历代帝王之中,反腐从来都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历代帝王也曾尝试了许多办法,但是都没有办法彻底杜绝腐败。

但是,也有人做到了这一点。明代朱元璋对腐败官员实行了严厉的惩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达到预期。

有趣的是,朱元璋死后,后来又出了一个新的帝王,仅仅三条法令,就让官场上的腐败风气大为消减,没有哪个地方的官吏,敢于贪墨。可是,他到底是什么人?他定下的三个规则是什么?那我们就好好聊聊吧。

论朱元璋的反腐方略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而且灾荒频仍,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如此,他还是为贪官所害,在这种情形下,他的双亲也相继离世。

总之,朱元璋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所以才会踏上反抗的道路。从郭子兴这里,他获得了发展的资源,然后依靠着一群小弟,将自己的领地扩张开来。

最终在1368年定都南京,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大明。熟悉朱元璋的人都知道,他因为早期受到腐败分子的侵害,对政府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

所以,当上皇帝后,朱元璋千方百计地惩治贪污腐败的官员。因此,朱元璋不但设置了「御前御前使」等机构,而且还对官吏贪赃枉法、贪赃枉法之事进行调查。

他还颁布了一套法律,规定官员私吞六十两以上者,杀头。经过朱元璋的严刑峻法,大明的民风逐渐好转,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廉洁」了。

但朱元璋毕竟是个农家子弟,所以他颁布的法令也有很多限制,缺点也很多。例如,他对所有的官吏都给予极少的薪俸,并继续实行,不管货物价格怎么变动,他们的薪俸都是一样的。

这也造成了,在国家发展的同时,很多人拿出来的钱,已经不足以养活自己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官吏都走向了贪腐之路,有些良吏也是如此。

朱元璋在位期间,曾出现过一起特大贿赂罪,名为郭恒案。六位大臣,哪怕是朱元璋的近侍,也受到了牵连,可见朱元璋面临着多大的压力。

斩尽天下奸佞

但是,本着「诛奸佞」的原则,逮到的人都要狠狠地收拾一下。那时大约有七八千人在腐败案件中丧生,无一幸免。

回顾朱元璋的生平,他对腐败采取的都是「重刑」,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某些官吏的腐败现象,但终究只是一时的,一旦他驾崩,腐败就会重新抬头。

正如他所料,到了明代中后期,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严嵩党」,「魏忠贤党」,「东林党」,将大明王朝拖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简单来说,朱元璋的原则就是:「薪水低,工作多,而且不许私吞」,这种制度在高强度的情况下可以行得通,但一放松,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问题,有很大的缺陷。

朱元璋「反腐倡廉」思想具有极大的缺陷,这一点除了他自己能够实现之外,其他人想要达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不得不说,在清代,有人为了保持朝廷的廉洁,曾经颁布过三道法令,让朝廷上下无一人敢于贪墨。

比起朱元璋「诛奸佞」的限制,这「三条规矩」在「大局观」和「小细节」上都做到了极致,而这三条规则的提出者,自然就是雍正。

雍正三律

大家都知道,雍正不像朱元璋那样,是个勤奋好学的好皇帝,尽管他只有14年的时间,但是他的功绩还是相当可观的。在清代初期,贪官污吏横行,朝廷腐败,所以雍正皇帝决定要改革。

可能是从朱元璋那里学来的,雍正在惩治腐败方面做得比较彻底,不过在此之前,他吸取了前辈们的教训,一共有三条:其一,就是所谓的「连坐」,一旦有官吏贪赃枉法,不但本人要被杀头,还要被抄家灭门。

这一条,极大地降低了贪官污吏的数量,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家族为自己而死。在这种情形下,若有官吏贪墨,家中子弟不愿死去,自然会上报,从而构成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

第二条则是家族成员若不遭灭族,则其所有家产一律充公,子孙不能参加科考,不能做官。官场上的人,都是为了钱财,但一旦被查出来,他们的钱财就会被剥夺,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仕途,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与充军充军相比,「不能进朝为官」的做法更加残酷,因为这是从本质上切断了这些人向上爬的机会。一旦腐败,相关人员的生活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最终陷入贫困。

没有多少人能够承受这种绝望的未来,所以在贪腐的过程中,他们都会考虑到这一点。

第三条则是行刑之时,要召集群臣旁观,以杖责为主,涉及到的官吏往往会被抽成重伤,惨不忍睹,既有侮辱之意,又能震慑旁观之人。

当然,光靠惩罚是不行的,很多人之所以会腐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雍正以「反腐三条」为依据,创立「养廉银」,开创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先例。

说白了,这养廉金就相当于现代的政绩考评,只要这位官员不贪,并且任期内做得不错,雍正就会多赏赐一些。到时候,能拿到多少?

虽然没有明确记录,但从某些历史文献来看,养廉金所给予的报酬,甚至超过了平时的俸禄,是一种极好的治理吏治的手段。

如果有官吏腐败,不但要受罚,而且连养廉金都拿不到。在这种恩威并用的政策下,清朝的官吏,无论是办事的效率,还是廉洁的水平,都是有史以来最高的。

结果表明,恩威并用,比起朱元璋的「严刑峻法」,效果要好得多。他们都知道,一旦被查出来,后果不堪设想,说不定还会给自己的家族惹上麻烦,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事情比较好。

只可惜,这么好的一套养廉银制,到了清朝,却变成了一种装饰品。谁都知道乾隆喜欢享乐,喜欢享乐,所以需要大量的开销,所以他才会使用清廉银子。

到了年终,没有了「绩效分红」,日子再次变得窘迫起来,腐败就成了他们惟一的出路。

回顾清代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乾隆中晚期,正是官吏贪赃枉法之风盛行之时,亦是清代由盛极衰之时。这么好的一个养廉金体系,竟然被清朝皇帝给「玩坏了」,实在是太可惜了。你怎么看这个?精品文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