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74师覆灭后,打扫战场结果吓粟裕一惊,陈老总严令:一个都不准放

2024-01-06历史

孟良崮战役,全歼国军王牌整编74师,华东野战军打开了局面,也振奋了全国军民的士气。现在看来这是一场毫无悬念地胜利,但当年整个战斗过程充满惊险。战后打扫战场时,发现敌人人数对不起来,粟裕心中充满担忧;战后,陈毅更下令不准放走一个俘虏,「优待俘虏」的政策,为何不管用了呢?

01 粟裕说,还不到庆祝的时候

孟良崮战役全歼74师,逼得张灵甫吞弹自杀。为了这场大胜,我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因为国军装备占优,还拥有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我军进攻过程中遭到了猛烈抵抗, 伤亡颇大。据战后统计,此战中我军伤亡1.2万人,接近莱芜战役和鲁南战役的伤亡总人数,由此可见战斗之惨烈。

我军的巨大牺牲,换来的是整编74师死亡1.3万人,被俘1.9万人,共计3.2万人的国军,一个也没跑出去。

这个数字,是战役最终结束时统计的数据。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刚平息时,粟裕面对胜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不是打了胜仗不值得高兴,而是各个部队汇总上来的毙敌和俘虏人数,无论如何也和74师的人数对不起来。

根据汇总情况来看,当时被我军俘虏的国军,还不足1万人,略高于74师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虽然知道74师是国军王牌,被老蒋洗脑严重,但真能做到死亡率如此高还能死战不退?这哪里是国军所能做到的?

一些人觉着粟裕过于敏感,可能各个部队统计的数据不准。如此激烈的战场上,谁也无法确认到底打死了多少人。既然现在只有这么多俘虏,那说明其他的都被打死了。

电报科长拿着向中央报捷报的电报,找粟裕签字。手中的笔一直停留在电报稿上方,粟裕始终签不下这个字,他始终认为其中必有蹊跷。

面对各个部队提出的庆祝大胜的请求,粟裕也没有同意,反而要求各部队加强戒备,重新统计汇报战俘人数。

庆祝活动没搞成,还得继续保持战斗状态,部队中一些人开始发牢骚,认为粟裕自恃有功而摆谱,不让大家好好放松一下。殊不知,正是粟裕的这份小心,才避免了我军更大的伤亡。

02 搜山,发现隐藏敌人

再次统计战俘之后,报上来的数据和之前基本一致,我方汇总的74师伤亡人数,和实际数字差距较大。粟裕心中的不祥预感更加严重,他立即下令,各个部队加大搜索力度,每一处山沟都要仔细搜查,确保敌人没有漏网之鱼。

面对大家质疑,粟裕也知道自己的命令有点不近人情,但为了大家安全着想,现在确实还不到庆祝胜利的时候。

万一差的这几千敌人没有被消灭,而是在山沟里躲了起来,突然反扑必将给我军造成无谓伤亡,也让这场胜利蒙上阴影。

粟裕严令各个部队加大搜索力度,务必不能遗漏一寸地方。原本已经下山的战士,扛起枪再次上山搜索敌人。这一番仔细搜查的结果,着实把我军吓了一大跳,也让大家对粟裕敏锐的洞察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原来,在战士们的仔细搜索下,在一处山谷中发现了敌人的蛛丝马迹,7000多人的队伍,悄无声息地隐藏在洼地之中。

因为位置隐蔽,如果不靠近仔细搜索,还真无法发现敌人的踪迹。原本敌人计划趁我军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但现在既然已经被发现,之前的计策也就宣告失败了。

大部分国军选择了投降,少数一些稳固分子试图抵抗,最终被我军击毙。74师师长张灵甫,见反攻无望又不想做俘虏,在山洞中吞弹自杀。

至此,74师被毙被俘的人数总算对起来了,彻底放下心来到粟裕,爽快地在电报上签字向中央和全国报捷,同意各个部队举办庆祝活动。孟良崮战役至此结束,艰难的俘虏改造工作,才刚刚开始。

03 陈老总严令:一个都不准放

很多国军士兵,当兵只是为了吃饷,并没有什么坚定的立场。而我军又有优待俘虏的传统,对这样的士兵,教育一番之后就让其自由选择,愿意加入我军的就地加入,不愿意加入的就发给路费让其回家。

但这次对待74师的一万多俘虏,陈老总却打破惯例,直接无视「优待俘虏」的政策,反而严令各部队,不准放走任何一个俘虏。

74师的士兵,早在抗战时期就多次与日军血战,称得上有血性的百战精兵,否则也不可能悄无声息地躲在山谷中,没有被我军发现。

这支队伍是老蒋手中的王牌,无论是军械还是待遇,甚至是洗脑程度,在整个国军中都首屈一指,因此74师的士兵从上到下,都对老蒋十分忠诚。

如果没有之前粟裕下令仔细搜索,他们的暴起突袭,必将给我军带来巨大伤亡。就算不偷袭,这部分人找准时机回到国军之中,又能重新搭建起74师的架子。

一支部队能不能打,和有没有老兵有很大关系。在孟良崮被全歼之后,虽然老蒋后来多次重建74师,但都徒有其名却无其实,都只是顶个名的花架子而已,毫无战斗力可言。

因此,对于这部分死忠的士兵,陈老总严令一个也不准放走,一方面避免他们再回到国军,这样可以削弱国军的力量;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做思想工作,把这些精兵吸引到我军当中。

我军经过一系列艰难的战斗之后,伤亡也同样很大,急需补充兵源。如果能有如此身经百战的精兵加入,我军实力必将更上一层楼。一进一出之间,还缩小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差距。

陈老总的想法是好的,不过真正实施起来却难上加难。不过,这都是政工干部该头疼的事情了。 陈老总安排部队,把74师的俘虏转送后方,统一进行审查集训,表现好的分配到各支队伍,顽固分子就继续改造,直到国军败退之后,才得以恢复自由。

不得不说,陈老总的深谋远虑,确实值得敬佩。他和粟裕搭档,虽然很少参与具体的战斗指挥,但就眼光而言,他无疑比粟裕高出好几个档次,大概就是战略级和战术级的差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