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元明更替,究竟算不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24-04-07历史

所谓 「民族革命」, 主要泛指 「发生于近现代,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人民武装反抗殖民侵略与统治,旨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的「革命」, 斗争对象是「异族殖民者」。

那么问题来了, 发生于比近代「更早」的「元明更替」,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民族革命」? 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元明更替」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内涵?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南京明孝陵

1)关于「元明更替」的不同见解

伴随着甲午战争的惨败与【马关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境地。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

1)「民族」概念的产生

光绪二十三年(1897)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 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

次年四月,康有为同梁启超在北京成立保国会。六月十一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遗憾的是, 这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仅维系了百余天便宣告夭折 拓展阅读: 一文概述:为什么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戊戌变法却以失败收场? )。

国内的维新派人士

变法失败后, 流亡日本的梁启超(1873—1929), 开始在浩瀚如烟的西方思想论著中探求「强国之路」。

随着学习的持续深入,瑞士学者伯伦知理(1808—1881)有关国民与民族的政治学理论,给予了他极大的启迪和震撼。

不久,他以伯伦知理的学说为基础,将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nation)」概念以及民族理论传入到了中国(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中华民族」内涵的沧桑演变 )。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2)「元明更替」与「民族革命」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带有革命倾向的有识之士「偏激」地认为, 近代中国国势日颓的罪魁祸首,就是昏庸无能且「非我族类」的「满洲统治者」(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辛亥革命中的「排满」宣传及其时代局限 )。

在这样的认知大背景下,以「驱逐鞑虏」和「排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思潮,逐渐成为了革命党人的一致共识。与此同时,发生在几百年前的「元明更替」,也被他们赞誉为 「一场伟大的民族革命」。

1906年,孙中山(1866—1925)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中指出: 「明太祖驱除蒙古,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

【走向共和】中的孙中山

需要指出的是,一举推翻了清朝统治的辛亥革命, 很难说是一场「胜利的革命」。

原因很简单,新生的资产阶级政府,尽管大体维持着主权和领土完整,避免了国家分裂与民族仇杀的巨大灾难,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实际上,即便在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后( 拓展阅读: 一文概述:「东北军」的前世今生 ),日本政府依然视当时中国,依然处在一种「伪统一」状态( 拓展阅读: 什么是中国:近代日本的「中国观」 )。

「改旗易帜」的奉天(沈阳)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基于抵抗外侮的需要,国内出现了「构建」民族英雄的高潮( 拓展阅读: 「民族英雄」成吉思汗: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力量 )。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元明更替」即「民族革命」的定论, 在越来越多的历史著作中被发扬光大。

历史学家钱穆(1895—1990)在【国史大纲(1939)】中,将「元明更替」誉为有着「扫除胡尘,光复故土」内涵的「上进的转变」。

历史学家金毓黻(1887—1962)在【中国史(1941)】中,不仅将明朝的建立视为「一场汉族的复国运动」,还称赞朱元璋是「我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拓展阅读: 「你的满洲,我的东北」:近代中国学者的「东北观」 )。

历史学家吕思勉(1884—1957)在【中国通史(1944)】中,将「元明更替」誉为「汉族的光复事业」。

一言概之,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朱元璋不仅被赞誉为「民族英雄」, 「元明更替」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民族革命」的内涵。

老照片中的西南联大

3)「元明更替」真的是「民族革命」?

需要指出的是, 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认同「元明更替」是一场「民族革命」。

比如历史学家吴晗(190—1969)在发表于1936年的【元帝国之崩溃与明之建国】一文中指出,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因为 「民众不堪经济的、政治的压迫而要求政权的让与」,「实质上完全是农民和地主的斗争」。

吴晗

日本东洋史学家宫崎市定(1901—1995), 也提出了与吴晗相似的观点。

他认为,与爆发于近代的「辛亥革命」截然不同,在「元明更替」的历史进程中,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不仅不热衷于加入「反元斗争」,并且一直对元朝心存感激。在他看来, 「元明易代」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民族革命」色彩。

客观地说, 宫崎市定的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 实际上, 台湾学者萧启庆(1937—2012) 给出的调查数据,可以充分印证其准确性。

他在研究后发现,在元末的144名进士中,对「旧朝」心存好感的「忠元型」进士合计有87人,与「忠元型」心态截然相反的「背元型」进士合计有45人,「保持中立」的「隐遁型」进士合计有12人。

简言之, 近70%的进士, 对元朝的整体印象还是不错的。要知道,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汉人或南人(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在元朝,「考公务员」有没有前途? )。

宫崎市定(左)与萧启庆

晚年的钱穆, 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了 明史的研究上面。 伴随着探索的持续深入,他惊讶的发现,元明易代后,很多汉族士大夫 「或心存鞑庭(元朝),或意蔑新朝(明朝)」, 丝毫没有表现出「重光中华」的喜悦。

面对这一「大不如后人读史者想像」的事实,他甚至大为光火地表示: 「所谓民族大义,光复汉唐旧统,诚千载难逢一机会,而明初诸儒似无此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界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元明更替」的本质, 是由阶级矛盾引发的政治与社会革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革命」。

授课中的钱穆

2)「元朝印象」在明朝的流变

坦诚说, 「元明更替」之所以给后人以「民族革命」的印象, 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元朝的统治阶层,是居于漠北的蒙古人( 拓展阅读: 大厦崩塌20年:北元「重返中原」之梦的最终倒掉 );其次,进入明朝中期以后,明蒙之间的关系,一度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结合历史看, 后一个原因远比前一个「更关键」。

坤舆万国全图

1)明朝中前期的「元朝印象」

实际上, 明朝的开国君臣们,对于元朝的印象一直都比较不错。

明太祖朱元璋 (1328—1398)不仅宣称 「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 还坦言 「(元)世祖肇基朔漠,入统中华,生民赖以安靖七十余年」, 给予了「入中国为天下主」的忽必烈非常高的评价。

与父亲一样, 明成祖朱棣 (1360—1424)认为元朝是「中国正统」。永乐四年(1406),他在致北元乌格齐汗的信函中指出,无论是「宋元更替」还是「元明更替」,均是「天厌其德」的结果,「非人力之所能也」。

明太祖朱元璋(左)与朱棣

如果说朱元璋父子的上述言论有「统战」之嫌,那么 明廷「以世祖入祀历代帝王庙」的举措, 无疑深刻印证了明初统治阶层对元朝「正统性」的承认态度。

始建于洪武六年(1373)、扩建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的南京历代帝王庙, 「祭三皇至元世祖凡十六位,皆开基创业、有功德于民之主」。

南京明故宫午门遗址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份「十六人大名单」当中,秦朝以后的帝王,只有汉高祖 刘邦 、汉光武帝 刘秀、 唐太宗 李世民 、宋太祖 赵匡胤 与元世祖 忽必烈五人 。即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和「重新恢复大一统」的隋文帝杨坚,均因为「功德」原因未能入列。

对此,文渊阁大学士 宋讷(1311—1390) 在【敕建历代帝王庙碑】中,对这份大名单的「入围标准」,进行了详细解释:

「正名定统,肇自三皇,继以五帝,曰三王、曰两汉、曰唐、曰宋、曰元,受命代兴,或禅或继,功相比,德相侔….皇帝王之继作,汉唐宋之迭兴,以至于元,皆能混一寰宇,绍正大统,以承天休而为民极,右之序之,不亦宜乎。秦、晋及隋,视其功德,不能无愧,故黜而不与。」

一言概之,明初君臣和主流知识分子们, 不仅对元朝的「正统性」没有异议,对「异族皇帝」忽必烈也有着非常高的赞誉与评价。

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由宋濂、王袆担任总裁,由汪克宽、胡翰等十六人参加纂修,定稿于洪武三年(1370)的【元史】, 不仅将元朝视为「中国正统」,还将元朝的历史上溯至「大蒙古国」时期, 首卷设定为「太祖(成吉思汗)纪」。

除了官修史书以外, 很多「科普性」的历史读物,也将元朝视为「中国正统」。

初刻于宣德七年(1432)的【资治通鉴节要续编】,不仅「以宋为统,辽金分书之」,将元朝视为「直续宋统」的「正统王朝」,还认为「 元灭金、夏,有中国,而犹分注其年,系于宋统之下者,明天命之未绝也」,「元自世祖至元己卯灭宋方大书,承大统也。」

由此可见,在明朝前中期,社会各阶层对元朝的「正统地位」并不存在什么异议。换言之,至少在这一时期, 「明清易代」并未被赋予「民族革命」的内涵。

中华书局版【元史】封面

2)「明蒙关系」的急剧恶化

进入15世纪中叶, 伴随着明蒙关系的日趋紧张, 「元明交替」的史实不仅被频繁提上台面, 并被赋予了一定的「夷夏大防」色彩,最终为后世留下了「民族革命」的印象。

在全民「反蒙」的舆论大环境下,自弘治(1487—1505)朝开始,由朱元璋发布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 以陈词慷慨激昂著称的【谕中原檄】, 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的强烈推崇。

【明太祖实录】中的谕中原檄部分内容

结合史料看, 这篇檄文最早见于【明太祖实录(1418)】。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明太祖实录中,本文既没有篇名,也没有标注原作者。

后来,学者程敏政(1446—1499)在编撰【皇明文衡】时,不仅将该文纳为该书之首,还为其命名为【谕中原檄】,并将作者署名为宋濂(1310—1381)。另外,佚名【皇明诏令】、高岱【鸿猷录】等书,也相继将【谕中原檄】收录其中。

【皇明文衡】内页与程敏政画像

「庚戌之变」(1550)结束后, 明朝各阶层的「排蒙」情绪,达到了又一个新顶峰( 拓展阅读: 为什么俺答汗三番五次要求向明朝「纳贡称臣」? )。

历史记载,不堪俺答汗(1508—1582)所扰的嘉靖皇帝(1507—1567)不仅「 最厌见夷狄字面」, 「每写夷狄字必极小,凡诏旨及章疏皆然,盖欲尊中国卑外夷也」。

不过,要说最著名的「排蒙」事件,非 「明廷将忽必烈逐出历代帝王庙」 的操作莫属。

嘉靖九年(1530), 明廷决定在北京新建历代帝王庙。 次年,翰林修撰姚涞(1488—1538)便以元朝「为中国之大仇耻」为由,上疏「请罢元世祖祀」。不过,新的历代帝王庙(1532),依然维持着「十六位神主」的祭祀格局。

嘉靖皇帝和俺答汗

伴随着俺答汗的崛起与频繁犯边,「逐出忽必烈」的呼声变得日渐强烈了起来。

嘉靖二十四年(1545),时任礼科右给事中陈棐(fei)两度上疏,极言「当黜祀元世祖,以正祀典」。在他看来,「必除胡君之祀」的举措,既可以彰显太祖的「驱胡攘夷之功」,也蕴含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意味。

在举国「反蒙」的舆论带动下,这样的说辞迅速激起大多数人的普遍支持。没过多久, 入祀近二百余年的忽必烈,被正式「逐出了」历代帝王庙。 与此同时,包括木华黎在内的多名蒙古将领和重臣,相继被「驱逐了出去」。

北京历代帝王庙

3)「元朝非正统」的滥觞

实际上,自从「土木之变」结束后( 拓展阅读: 理性讨论:「北狩」的明英宗,有没有受到蒙古人的「尊崇」? ),元朝原本一直稳固的「正统地位」,就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在成书于成化十二年(1476)的官修史书 【续资治通鉴纲目】 中,尽管作者依然沿袭着「元承宋统」的历史观,但已经对元朝的统治表达出了较为强烈的不满情绪:

「若胡元之主中华,尤世运之丁极否。冠履倒置,天地晦冥,三纲既沦,九法亦斁(yi,破坏)。第已成混一之势,矧(shěn,况且)复延七八之传,故不得已大书其年,亦未尝无外夷之意。」

【续资治通鉴纲目】内页

在编纂于成化十七年(1481)的【 世史正纲】 一书中,作者丘濬(1421—1495)有着比【续资治通鉴纲目】更为情绪化的评价。

具体而言,他不仅将元朝的统治视为 「三纲既沦,九法亦斁(yi,有破坏之意)」, 还痛心疾首地表示, 「中国之人(明朝百姓)渐染其俗,忘其身之为华,十室而八九矣」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明朝日常生活中的「蒙古风」 )。

【世史正纲】内页

到了嘉靖时期,元朝的「正统形象」被彻底颠覆。 比如以周复俊(1496—1574)为首的汉族士大夫们,对宋濂等人主持编撰的【元史】,进行了大肆抨击。

比如他们认为,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史臣大书元太祖,与宋宁宗并称」,「因谓是书也贱夏尊夷,乱名没实,蔑万古帝王之正统,紊万世是非之公议」。

由王洙主持编撰,成书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的 【宋史质】, 不仅将两宋诸帝列入【天王正纪】,还将元朝诸帝列入【天王闰纪】, 直接将元朝的「正统地位」给全盘否定了。 对此,他在书中如是解释道:

「按【通鉴】及【续纲目】俱以宋元并称,祖宗号谥,视历代帝王无异。今【史质】削‘大元’之号,而以闰纪名;去世祖皇帝等谥,而直书忽必烈等名;芟除其至元、大德等元,而概以一年、二年纪事。何哉?曰:所以辨人类而明天道也。」

鉴于【宋史质】的政治倾向「过于极端」,以至于连乾隆本人也颇为无奈的表示, 「自有史籍以来,未有病狂丧心如此人者。其书可焚,其版可斧」( 拓展阅读 读书笔记:乾隆是如何评价「辽金宋」「孰是正统」的? )。

【宋史质】内页

3)近代史中的「明太祖崇拜」

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黑龙会创始人头山满(1855—1944)提供的位于东京赤坂区某处民宅内,「中国革命同盟会」正式宣告成立。 至此,中国历史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中国同盟会成立

1)辛亥革命进程中的「明太祖崇拜」

清末各大小革命团体的革命纲领的逐步形成,几乎均受到了【谕中原檄】的启示

站在发展的眼光看,原因并不复杂——倘若将「元明更替」定性为一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民族革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拓展阅读: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内涵的沧桑演变 )。

1906年,【民报】第五号卷首同时刊载朱元璋、洪秀全、孙中山三人像,题为「中国大民族革命伟人肖像」,这无疑直接阐明了革命党人所倡导的「民族主义」与朱、洪二人「一脉相承」的关系。

换言之, 无论是「元明易代」,还是「推翻满清」的武装斗争,都被赋予了「民族革命」的思想内涵。

孙中山于1905年提出的政治纲领中,前两句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后的第三天, 孙中山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公祭明孝陵。

与此同时,他以个人名义分别发表了【祭明太祖文】与【谒明太祖陵文】( 拓展阅读: 从「排满」到「构建国族」:孙中山民族思想的时光变迁 )。

两篇文告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以「明太祖民族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的身份, 「向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汇报‘光复中华’已大功告成的消息。」

在孙中山看来,清帝退位、民国建立与明太祖「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伟大功业, 性质是完全一致的。

孙中山公祭明孝陵

有趣的是,袁世凯(1859—1916)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 「悬明太祖画像一幅于密室,朔望顶礼,并私祝太祖在天之灵,祐其平定天下,复兴汉业,意至诚恳」。

由此可见,不仅是革命党人,即便是所谓的「保守派」政治家们,「至少在名义上」一直将明太祖朱元璋视为顶礼膜拜的对象。

2)抗战时期的「明太祖崇拜」

实际上 ,对于明太祖的崇拜心态,自始至终都有所延续。

1936年4月,经邵元冲、于右任、戴传贤三人提议,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将明孝陵列入「民族扫墓节」的祭扫大名单。

4月5日,国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祭谒明孝陵典礼。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868—194)主祭,行政院院长蒋介石、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等高级官员均参与了祭祀活动。

明孝陵

抗战全面爆发后,明太祖再一次被塑造成了「光复华夏」的「民族英雄」。

其中,国民党元老方觉慧(1886—1958),在撰写于1940年的【明太祖革命武功记】中,给予了朱元璋极高的评价:

太祖奋起淮甸,兴师北伐,驱逐胡虏,卒能恢复中华,蔚成大业。夫汤武以诸侯而革君主之命,太祖以匹夫而革胡元之命,其武功不在汤武下矣。

值得注意的是,时任南京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不仅亲自为该书作序,还在序文中指出, 「明祖崛起草莱,志期匡复,收揽豪俊,剪刈群雄,十五年间,遂成光复华夏之大业」。

明太祖革命武功记

那么问题来了, 方先觉为什么要在此时撰写【明太祖革命武功记】呢? 对此,他在卷首【编纂经过】中如是解释道:

「溯自九一八事变以还,忠志之士,每引宋明致亡之轶事,警惕国人,以期精诚团结,共赴国难,挽救危亡,其用心可谓良苦矣。然此不过一时之激励,徒供嗟叹恸哭而已。何若将明太祖革命武功,及其恢复中华之史实,详加阐扬,俾得以提高国民自尊自信之决心。此余编纂【明太祖革命武功记】之动机也。」

由此可见,这种「明太祖崇拜心态」, 既有「功利性」的内因,更是时代的必然。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是「元明易代」的「民族革命想象」,还是明太祖朱元璋「民族英雄」形象的构建,都在向我们诠释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所有的历史,本质上都是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