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徐海东打完仗卸任八路军旅长,除了伤病另有原因,从此远离战场

2024-02-27历史

1939年年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微妙的阶段。日本军队在攻陷武汉之后,无暇发动大规模的攻势。而且,中国军队在年底发起了冬季攻势,展示出了坚决的抗战意志。

这种情况下,日本军队只能在局部小范围内发动一些零星的进攻,这为深入敌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提供了更多的歼敌机会。

当年12月,日军第6师团的一部分向皖东发起了进攻,随行的还有来自南京、明光、蚌埠等地的伪军,他们集结在滁州、全椒等地,目标直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在地周家岗。

第6师团是日军最精锐的17个常备师团之一,以嗜血蛮勇而闻名。该部在淞沪会战中成功登陆杭州湾,直接导致了中国军队的全线溃败。

在之后的南京会战中,也是该部率先攻入中华门,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师团长谷寿夫,更是罪恶滔天、人神共愤的恶魔。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张云逸、戴季英、罗炳辉等人的领导下,贯彻「东进」方针,积极展开在淮南津浦路两侧的斗争,为建立皖东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加强皖东新四军的领导,原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按照中原局书记胡服的命令前往皖东,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

日伪军此次的大扫荡战术设计复杂,从全椒和滁州各出动两路军队,全椒日伪军分为主次两股,一路上千人,进至大马厂,另一路只有300人,经石沛桥进犯周家岗。

从滁州出动的日伪军也分大小两支,一路700人,另一路300人,目标是前往施家集,等到两股会合后再合力进攻周家岗。

此外,巢县的日伪军也出动近千人,经含山和程家市进犯古河镇,算是对大扫荡的配合。古河镇有蒋军李本一部5000多人把守,比从巢县过来的日伪军多了5倍不止。

但是,蒋军完全没有斗志,仅象征性地放了几枪就溃逃而去,致使古河镇一片火海。指望蒋军出力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想粉碎日寇扫荡,稳固皖东根据地,那就只有依靠新四军自己的力量了。

然而,在打还是走的问题上,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敌强我弱,不宜硬拼,应该暂时放弃根据地,跳到外线打游击,再寻机歼敌。

虽然这种意见有其合理的一面,日伪军总兵力超过两千人,其中有第6师团的一个联队,光山炮和步兵炮就有十几门,火力远胜我军。

日军几路合击,战场机动空间也不大,仗确实不好打。既然仗不好打,那就先撤出去保存实力,毕竟「打不赢就走」是我军的原则之一。

装备精良的日军甲种师团多数干部主张不打,但徐海东坚决要求打。他认为,如果我们不给敌军一个痛击,敌军今后的扫荡将更加有恃无恐,根据地将永无宁日。

意见不统一,需要最高领导来决策。最终,胡服书记支持徐海东的意见,决定打。经过两个晚上的研究,我们最终形成了一个绝妙的战术构思。

徐海东作为新四军战士,制定了战斗部署,决定让9团阻击大马厂之敌,而7团的两个营和一个连则负责伏击施家集之敌。

此外,他还命令7团3营的两个连在周家岗西北占领阵地,以防止敌人偷袭4支队的司令部。徐海东深知7团和9团都是在大别山坚持斗争多年的老红军部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因此他选择了这两个部队作为4支队的主力。

自从高敬亭被错杀后,4支队的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因此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总部派徐海东来领导4支队,正是因为他在这支队伍中威望很高,而徐海东自己也希望用4支队来打这场振奋人心的仗。

整个战斗过程完全按照徐海东的计划进行,从大马厂过来的日伪军被9团的1连和9连阻击在玉屏山,敌军退缩到复兴集后调来山炮轰击新四军的阵地,但3连立即出击,在复兴集和敌军激战了7个小时。

敌军被挡在路上,前进不得,只好退回到大马厂。

7团2营和徐海东一手带出来的红25军74师设伏,成功将敌军引进伏击圈。虽然先头部队得以逃脱,但后面的辎重队和伪军却遭到了突袭。

敌军在遭受打击后,急忙向复兴集逃去,途中又被我军伏击,最后只有残部狼狈逃窜。经过三天激战,新四军两个团仅牺牲17人,却成功毙伤日伪军167人,俘虏1人,缴获了大批弹药物资,最终取得了战斗的全胜。

出人意料的是,周家岗伏击战竟成为徐海东军事生涯的最后一役。1940年1月初,新四军4支队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对周家岗战斗进行总结。

然而在徐海东讲话时,突然口吐鲜血昏倒,自此卧床不起,离开了军事指挥员岗位,他的一生再未踏足战场。徐海东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青年时期英勇善战,多次负伤,流血过多,32岁时患上了肺病,便经常吐血。

抗战爆发后一年,担任八路军344旅旅长的徐海东病倒,离开前线休养,病情稍有好转后,便来到新四军4支队任职。

他只打了一仗就病情加重,从此与战场绝缘。这不仅对徐海东本人,对整个新四军来说,都是巨大的遗憾。

徐海东在红军时期指挥战斗,这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之一。他为了取得胜利,倾尽全力,耗尽心血,过程中的艰辛和付出几乎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摧残。

我军的将领们大多数身体不好,包括林彪、粟裕、刘伯承和陈赓等人。每一场胜利都来之不易,这是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