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堂主。
这一期跟大家讲讲民国初期的经济。
这不,【追风者】正在热映中,爱奇艺运营说,能不能根据剧情制作一期内容。
我说我是做宏观解读的,感觉不怎么搭啊。
人说这剧涉及到了民国初期的经济形势,也是符合的。
然后堂主就去搜了下,百度百科上说,这部剧展示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金融加持的谍战片。
追看了多集后,发现跟平时看的谍战片,确实有些不一样。
今天就顺着【追风者】这部剧,聊聊从1927年到1937年、被人称为「」民国黄金十年」的经济情况。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次年,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
于是,蒋介石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此后的十年时间,从经济建设来看,这个阶段的国府,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是交通建设方面:
1932年5月,开筑「苏浙皖三省联络公路」。
同年11月,又搞了「苏浙皖赣鄂湘豫」的七省联络公路
1934年10月,建设「川黔湘鄂陕」的五省联络公路
至1937年7月,国府已成功构筑起一条贯穿大半个中国的公路交通网。
合计有京闽桂、京黔滇、京川藏等干线21条,支线15条。
总里程接近12万公里,跟1927年刚成立对比,里程增加了一倍有余。
其次在教育方面,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929年,全国小学生是880万人,1936年达到了1836万人,受教育的小学生人数翻了一倍多。
在中学一侧,1928年有1339所中学,1936年达到3264所大学,翻了1.6倍多。
至于高等教育,1928年共有74所大学,到1936年则是108所大学。
同时,在这十年间,国民政府还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追风者】剧中的收回关税保管权。
剧中呈现的主要阻力是来自大姐撑腰的虞世清的阻扰,沈图南躲过刺杀,并设计让自己中枪、一波三折后推动了关税改革。
实际上,为了这次的关税改革,国民政府已经和列强签订了条约。
1928年,与美国首先签订了【中美关税条约】。
接着又先后同挪威、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荷兰、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
到1930年,日本也同意了【中日关税协议】。
表面上,国民政府拿回了关税自主权。
可本质上,所谓的关税自主,只是跟列强妥协的产物。
比如,国民政府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海关行政管理权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当然了,对于国民政府来说,关税改革最大的直接作用就是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根据郑友揆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一书中的资料显示,
从1928年到1935年期间,非竞争性商品总税率,从5.1%激增到35%。
较高的税率,贡献了更高的进口收入。
1932年3月1日起,关税改革正式启动。
改革后,关税款全部归中央银行所有。
至此,关税是南京政府的最大税源,超过总收入的一半。
【民国时期税收制度的嬗变】中列出了从1933年到1936年的年度国家税收排行榜,
关税排第一,第二是盐税,第三是田赋税,第四是统税,第五是营业税。
以关税为例,1928年国府的关税收入只有1.3亿元。
关税改革第一年,也就是1932年,关税收入达到了3.88亿元。
除去偿还外债2亿多元,中央银行还有1亿多元可由南京政府自由支配使用。
打仗、打的就是口袋里的余粮,关税的解决,使得蒋介石加大了「围剿」红军的力度。
那么,如何正确去看待国民政府从1927到1937年的十年成就?
修建了很多路,扩建了很多学校,市场的自由交换也充分,这是客观的事实。
但是,正如「关税改革」那样,表面繁华之下,是对列强的妥协。
民国【经济建设季刊】里说,:国府成立以来,对于保护外资,不遗余力 。
以国民政府税收排第五的营业税为例。
1931年,各省市政府开征营业税,可外国商人抗拒甚烈。
湖南日商在领事的庇护之下,抗不缴纳。
1932年,湖北省财政厅厅长贾士毅致函财政部,说各国侨商,迄今仍未照缴。
说是「中外商人纳税平等之原则」,可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纳税的只有中国商人。
对于外商来说,始终无效。
在同一时间,世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
学界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或者很有限。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 「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然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经济萧条的灾难。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那时中国进口需求很多,但是在出口方面,多以农产品和矿产原料为主。
你看【追风者】里,国民党和我党,争着去拿德国公司采购钨砂的订单,就知道当时在出口方面是有的,中国也是可以实现创收的。
除了江西钨砂矿产外,农产品也能卖到国外去的。
但是,经济大萧条引起了农产品价格下降,使得农民收入减少,农村生活日益贫困,为了找生路,农民只能去大城市找营生活计。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向中心城市的流动,农村地区资金愈发短缺,严重破坏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业生产。
农业的下降,意味着农民的购买能力,大打折扣,
这对于当时农民约占总人口80%的中国来说,农村人口购买力的下降,导致国内工业品市场的萎缩。
同一时期,大上海还爆发了地产泡沫。
从1924年到1929 年,上海房地产总价值增加了20亿两。
其中一半的增长来自1928和1929这两年。
原因有两个:
一个前面说到的农村地区的资金(白银)流入。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长期是仅有的银本位的国家,在我们这稀缺的,在别人那则没那么重要,大量国外资金(白银)流入。
从1929年开始,上海房地产开始进入狂热发展的阶段。
虽然也是在同一年,爆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
但大多人都相信进入30年代的上海地产,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因为同样是在1929年,这一年上海银行业的白银储量达到创纪录的新高,并且持续增长到1933年。
充裕的资金促进了信贷扩张。
可是,信贷的主要流向,并不是实业,而是房地产。
当初有多疯狂,接下来就有多落魄。
1934年6月,美国宣布执行的「白银政策」,白银一下子紧缺,开始流出。
受到银根紧缺的影响,不少正在进行的地产项目,遭遇资金链断裂,不得不中断。
上海地价突然暴跌,房地产买卖一落千丈。
1934年年末,上海地产交易额只有1931年的7.1%左右。
其价格,也跌到了1931年的十分之二三。
上海公共租界地价约跌落6亿元,而整个上海市,其地价跌落达20亿元之上。
还有【追风者】里提到的、1934年发行的二三关库券。
以沈图南为代表的中央银行,以关税收入为担保,发行以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债券。
但是却被「大姐」恶意炒作,并从中牟取了一千五百万元的巨额利润。
然而,人家没事。
而那些拿出真金白银、甚至不惜借钱买的民国股民来说,他们选择相信国民政府的信用,结果却是灭顶之灾。
剧中拉黄包车的阿文,跟风重仓,最后跳楼自杀。
所以你看,地产和金融业的表面繁荣之下,藏着的是派系林立的贪腐以及对列强的妥协。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一书中说,到1935年3月,上海已经有1000家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更是达到50万。
1933到1935年,当世界各地经济已经复苏时,
而中国,却正是经济恐慌严重的年代。
我是堂主,这期就聊到这,我们下期再见~
资料参考: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
民国【经济建设季刊】
【民国时期税收制度的嬗变】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
民国十年(1927-1937)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互动研究
整体史观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下的民国经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