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大晋沉浮】失霸:第4章肉袒牵羊

2024-04-11历史

周定王十年、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初,晋国正卿郤缺死,谥号「成子」,其子郤克为郤氏宗主。

郤缺死了,最兴奋的莫过于楚庄王。楚庄王早已磨刀霍霍,决定乘此良机北上,与晋国争锋。

开春,楚庄王便以郑国食言背楚为由,率楚军主力北上,浩浩荡荡杀奔郑国。这是楚庄王规模最大的一次征伐。

楚军攻破效关,长驱直入,兵抵郑都新郑城下。

郑襄公早已命令将士登城坚守,同时派人告急于晋国,等待救援。

楚庄王传令四面构筑长堤,围攻新郑城,日日攻城,昼夜不停,一连十七日皆不破。

郑国军民依仗晋国要来救援,坚决抵抗,伤亡惨重。

郑襄公占卜以求和,卦像不利,便决心抗战到底。

谁也没有想到,郑国出了内鬼。

郑大夫石制有来不可告人的企图:分割郑国,将郑国一分为二,一半给楚国,一半给晋国,立公子鱼臣为君。石制便暗通楚国为内应。

忽一日,新郑城东北角崩塌,缺口十几丈宽。城内军民以为天意灭郑,惊恐万状,悲天跄地。

楚军正欲从缺口杀入,楚庄王听闻城内恸哭,便传令楚军后退十里,待郑国修好城墙再战。

公子婴齐劝楚庄王,说:「郑城陷塌,正是天意灭郑。为什么要退兵呢?」

俗话说哀兵必胜,恐怕郑人已报必死之心。强攻,楚国恐要损兵折将,得到的也只会是一个死城,尸横遍野,讨不到啥好处。

楚庄王看得明了,说:「郑人已知道寡人兵威,还不知寡人贤德。郑城危急,寡人退师十里,正是向他们示德,看郑人是降是战,再做决定。」

郑襄公正急得不行,忽闻楚师退去,以为是晋国救兵到了,便驱使城内军民加紧修筑城墙,男女老少日夜上城巡逻防守,毫无投降之意。

连等数日,不见郑国有降城之意,楚庄王便传令再次围攻新郑城,日夜不止。

郑国军民坚守城池三月之久,终不见晋军来援,已无力再战。

在郑大夫石制的策应下,楚将乐伯率兵攻城,架梯从皇门登上城墙,劈开城门,楚军涌入城中。

楚庄王传令不许烧杀抢掠,楚军纪律严明,秋亳无犯。

待楚军到达逵市,郑襄公效仿商纣王庶兄微子所创的谢罪礼仪,肉袒面缚,左手拿着牦牛尾巴做的旗节,牵着羊,右手拿着杀牲畜用的弯刀,在路口降迎楚庄王,拜俯请罪,道:「郑不德,不能承奉天意,不能事奉君王,使君王带着怒气来到敝邑,这是我的罪过,岂敢不唯命是听?要把我俘虏到江南,放到海边,也听君王吩咐;要灭亡郑国,把郑地赐给诸侯,让郑人作为奴隶,也听君王吩咐。若承君王顾念先祖武公、庄公的友好,向周厉王、宣王、郑桓公、武公求福,而不灭寡国,延续宗祀,让寡国重新事奉君王,等同于上国的诸县,乃是君王之恩德,我的心愿,但又不是我所敢于指望的了。谨坦露心里的话,请君王考虑。」

此时,公子婴齐在一边,忙向楚庄王进言:「郑国力穷而降,正好可以乘机灭了郑国。若赦后郑国再叛,则是楚国的大祸!」

楚庄王说:「昔时,寡君灭了陈国,降为县邑,归楚。申公屈巫以‘践其田而夺其牛’的故事笑话寡人。今日若灭郑国并其地,又要被人说是‘践其田而夺其牛’了。郑君能屈膝下人,百姓必定拥护,这是不可轻视的!」于是下令楚师退兵三十里。

楚庄王雄才大略,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用贤德来信服诸侯,称霸中原。

为感谢不灭郑国的大恩大德,郑襄公亲到楚营慰劳,杀猪宰羊,纳物朝贡,又留下公子去疾为人质,与楚国结盟。

楚庄王得郑国,继续率师北上,驻扎延城。

沈尹率领中军,子重率领左军,子反率领右军,扬言饮马黄河,秀武力然后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