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商鞅变法名垂青史,但最先发现商鞅才华的却是这个人

2024-07-23历史

我们知道,秦国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奠定百年基业,让诸国闻风丧胆,是因为早早实施了商鞅变法。

而其他国家,要么是不思进取,要么是变法不够彻底,总之差距一旦拉开,想要再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基本上等同于痴人说梦。

那么,像商鞅这样的超级人才,为什么只有在秦国才能得到施展的机会?最初发现商鞅才华的,又是何方神圣呢?

1.

商鞅的出身并不低微,他是卫国国君的妾所生的儿子,也就是卫国庶子,原称卫鞅。

虽然庶子的地位比不上嫡子,但毕竟也是王室成员,按道理说,不应该缺乏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土壤。

但问题是,卫国还真就束缚了商鞅的发展。

关于卫国的用人标准,我们可以从一个小故事中窥得端倪。

据史书记载,孔子的孙子孔伋曾经在卫国工作,还为卫国国君举荐过人才,说这个人可以做将军。

卫国国君虽然认可孔伋的才华(孔伋是孟子的老师,也是儒家经典【中庸】的作者),却对孔伋推荐的这个人很不感冒。

理由是:「我可听说,这人曾经偷吃过百姓家里的两个鸡蛋,这是有道德瑕疵的人哪,怎么能重用呢?」

孔伋闻言哭笑不得:「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就是了嘛!」

卫国国君表面上点头表示认同,心里却很不高兴,觉得孔伋这个人可真没有原则,亏他还是孔子的孙子呢!

孔伋也不迟钝,过了几次招后,他直接评价卫国国君:「君暗臣谄。」

君主不辨是非,臣子只会阿谀奉承,这样的国家,没前景可言!

连孔伋这样的儒学大家都会在卫国屡屡碰壁,就更别提商鞅这种一抓一大把的庶孙了。

于是商鞅一合计:人挪活树挪死,卫国不留人,那就前往魏国吧。

2.

魏国和卫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因为魏国是战国时代第一个开启霸业的国家,称霸的时间还特别长,在战国诸国中颇有威名。

魏国能抢抓时代的红利率先发展,最大的秘诀,就是国君特别擅长发现人才和重用人才。比如李悝、吴起、西门豹,都是被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发掘并重用的顶级人才。

商鞅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能在魏国获得双向奔赴的机会。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不是一星半点,来到魏国后,商鞅迟迟没能见到魏国国君魏惠王,而是在魏相公孙痤(cuó)的手下做起了门客。

公孙痤能在人才济济的魏国混到相国之位,当然是有两把刷子的。可问题是,公孙痤也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

当年,魏将吴起为魏国出生入死,枕戈待旦,开疆拓土,最大的梦想,就是封侯拜相,一统天下。

可是公孙痤呢,明知吴起对魏国的发展意义重大,却因为嫉妒吴起的才华,在吴起面前扮演了「妻管严」的角色,说自己的公主妻子(公孙痤是魏国驸马)怎么怎么张扬跋扈。

同时还「好心」为吴起做媒,让他娶另一位魏国公主。吴起呢,虽有文韬武略,情商却不高。他见公孙痤活得如此窝囊,便不由分说地拒绝了公主,从而惹恼了魏武侯,不再被重用。

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吴起不得不离开魏国,出走楚国。魏国,也由此错过了历史的窗口期,失去了更进一步的可能。

此后的公孙痤,依然我行我素。在他担任相国的二十五年时间里,魏国的人才走得走,不受重用的不受重用,出现了栋梁为之一空的局面。

就连能力杰出的商鞅,公孙痤也并未向魏王举荐,而是任由这枚「金子」暗自发光,不着痕迹。

一直到公元前362年,公孙痤在少梁之战中大败,被秦国俘虏后关了一年,第二年被放回魏国时已经时日无多,才终于想起了商鞅这号人。

3.

作为位高权重的魏国相国,公孙痤病危无疑是朝野大事。就连魏惠王,也不敢怠慢,迅速跑到公孙痤家中探望慰问。

当然,探望只是表象,听听老相国的临终托付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公孙痤的病床前,魏惠王表达完自己的关切之情后,马上直入主题,询问道:「万一您有不测,谁能像您一样辅佐我治理国家呢?」

公叔座慎而重之地回答:「君上,此事老臣也考虑过,在我的手下,有一个叫公孙鞅的人,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大王如果能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魏国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

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史记·商君列传】。

魏惠王听后沉默了半天,心里想:相国居然让我把整个国家交到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手上,莫不是病糊涂了?

见魏惠王这副表情,公孙痤知道这次举荐怕是要黄。于是屏退左右叮嘱魏惠王说:「如果大王不想重用公孙鞅,那您一定要杀了他,可不能放他到别的国家去施展才华!」

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史记·商君列传】。

没想到,这句话魏惠王同样没有听进去,甚至觉得公孙痤一会儿让用人,一会儿让杀人。矛盾的不得了,脑子肯定是有问题了。

魏惠王走后,公孙痤挺着虚弱的身体,命人把商鞅叫过来说:「你也看到了,我已经向大王郑重地举荐你了,可是大王没有重用你的打算,我便告诉大王,不用你一定要杀了你。现在你处境危险,还是赶快离开魏国逃命去吧。」

商鞅却摇摇头说:「您多虑了。大王既然没有因为您的举荐而重用我,又怎么会因为您的建议而杀掉我呢?」

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史记·商君列传】

不得不说,商鞅的洞察力确实非同凡响。之后的日子里,魏惠王根本没把公孙痤的临终托付放在心上,依然把商鞅当成小透明来看待。

在魏国找不到用武之地的商鞅,看准了秦孝公诚聘天下英才的招募令,毅然决然去到秦国,在秦国实施了改变秦国命运的商鞅兵法,青史留名。

后来魏国被秦国为难的时候,魏惠王也不止一次地后悔过自己不听公孙痤的话未杀商鞅,但是为时已晚。

4.

商鞅没能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魏惠王识别不出真正的人才,所以错过了商鞅。

但其实公孙痤才是那个应付主要责任的人。

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魏相,公孙痤早早发现了商鞅的经天纬地之才,如果真的想帮商鞅,他会有一万种办法。

但他却任由商鞅在自己门下,做着可有可无的打杂工作,不给其提供表现机会,一直到临终前,才向魏惠王提起了商鞅这个人,显然为时已晚。

君主用人,那都是非常慎重的事情,怎么可能听你一句话,就把整个国家都交到一个陌生人的手里呢?

所以,公孙痤虽有识别人才的本领,却没有包容人才,为人才提供土壤的胸怀,更没有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格局。

因此公孙痤这位「伯乐」,才没有真正的帮到商鞅这匹「千里马」。

曾有人说,赞扬本身是一门大学问:赞扬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人,是胸怀宽广;赞扬不值得赞扬的人,是借力打力;赞扬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是勇敢无畏。

公孙痤虽然赞扬了商鞅,却称不上勇敢无畏。因为他的赞扬,来得太晚太晚,给人以「快要死了才举荐商鞅,既可以博得临死举贤的名声,又不伤害自己的利益,还能让商鞅不为他人所用」的既视感。

所以公孙痤这样的「伯乐」,并不是真正的伯乐。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