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孙子兵法】军争篇卫青反击匈奴

2024-06-02历史

孙武又提出了军队的作战行动模式,「 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这是孙子兵法中较著名的一段比喻。

它是要求 以变幻莫测的机动来战胜敌人

孙武还提出了作战「八戒」,即 高陵勿向、饵兵勿食、归师勿遏、穷寇勿追 等。

今日分享的故事是:

卫青反击匈奴

西汉武帝时期,匈奴连年入侵边境,所过之处杀人掠物甚为严重。

元朔五年春天,武帝命令 卫青 率领3万骑兵北出边塞,对匈奴实施反击。

时匈奴 右贤王 认为汉军对于边塞地形不熟,到达不了他的军营,于是醉酒而安卧于军帐之中。

然而,匈奴人不知道, 卫青 的汉军中有了熟悉匈奴地理情况的随军校尉 张骞

张骞是西汉著名外交家,汉武帝建元三年,他奉命第一次出使西域,中途竟被匈奴扣留长达11年。

在此期间,他注意了解和掌握匈奴的自然地理情况和风物人情。

回国之后,这一次也参加了卫青所指挥的反击匈奴入侵的作战,为大将卫青实施正确作战指导, 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匈奴地形条件情况,使汉军虽深入荒漠之中,却熟悉哪些地方有水草,从而使汉军免遭饥渴的威胁

汉军乘夜顺利抵达右贤王军营,迅速包围了匈奴军营,右贤王大惊失色,独自和爱妾一人,在数百骑兵的护卫下,突出重围连夜向北逃走。

汉军派轻骑校尉郭成等将随后追击400里,没有追上右贤王,但俘获其偏将10余人、男女1万余人,缴获其牲畜数百万头。

于是, 卫青 率兵得胜而归,到达边境时,汉武帝所派使者手捧大将军印,就在军营中授任卫青为大将军,其余诸将都以其所部统归卫青指挥,并给以封号而回。

与敌作战,对于 山川的平坦或险要,道路的曲折或便捷,一定要有熟悉情况的人来引导,才能了解哪里地形对我有利 ,这样,打起仗来,就能取得胜利。

汉军此次反击匈奴作战的胜利,应该说就有 张骞作为向导的巨大功劳

两军作战,有一位熟悉敌方的位置、风土人情的向导,相当于等于掌握敌方的弱点,结合军队的实力,指挥得当,取胜的胜算大大增加,故事里因为有张骞这位向导,在沙漠作战,保存了汉军的实力,给予了敌方意向不到的打击,较快的取得了此战的胜利!

这就是有 向导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