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民国第一狂士,踢了一脚蒋介石的刘文典,为何敢如此狂傲?

2024-01-16历史

刘文典:革命与学术的光辉典范

刘文典,字叔雅,号天民,安徽怀宁人。清末民初,中国政治风云变幻,他身为革命者,与孙中山并肩战斗,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不惜流血牺牲。民国成立后,他身为学者,专攻古典典籍,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精彩的一页,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最耀眼的明星。

刘文典出生于1889年12月,清政府已经腐败无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他从小聪明好学,1906年考入芜湖安徽公学,受到陈独秀和刘师培等名师的教导,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安徽公学是李光炯等人创办的一所具有浓厚革命色彩的学校,不仅教授西方科学,还传播民主理念,吸引了许多革命志士和知识分子前来任教或讲学,如黄兴等。安徽公学被誉为「安徽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培养了一批爱国青年。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宣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纲领。安徽公学很快与同盟会建立了联系,同盟会的文件和宣传品在学校内外广泛传播,激发了许多师生的革命热情,纷纷加入同盟会,准备武装起义。刘文典也在1907年加入了同盟会,比蒋介石早了一年。他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1909年赴日本留学,寻求更多的知识和力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刘文典急切地想要回国参加革命,1912年回国后,担任上海【民立报】的编辑,积极宣传和支持革命。孙中山在革命成功后,返回中国,亲自到【民立报】视察,给刘文典留下了亲笔题词,刘文典也从此与孙中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13年,中国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袁世凯篡夺了民国的政权,开始了他的独裁统治。3月,刘文典遭到了暗杀,幸运地逃过一劫,原来是刺客认错了人,本来要刺杀的是宋教仁。几天后,宋教仁在北京被暗杀,刘文典悲痛万分。宋教仁是国民党的第二任总理,是民主派的代表,被袁世凯所忌恨。孙中山闻讯后,决定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专制。刘文典也加入了革命的行列,负责运送伤兵,但由于革命党内部分歧,革命很快失败了。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刘文典也再次赴日,并在1914年加入了中国革命党,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

1916年,刘文典再次回国,任教于北京大学,专注于研究古代典籍,尤其是诸子百家的思想。他在1923年出版了【淮南鸿烈集解】,对淮南子这部先秦典籍进行了深入的注释和解读,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被誉为「淮南学」的开山之作。1927年,他担任了省立安徽大学的校长,但很快就与蒋介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三、刘文典与蒋介石的冲突,揭示了什么?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屠杀了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背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他在4月18日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立。但他在与汪精卫、李忠仁等人的斗争中,处于劣势,被迫在8月下野。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不惜牺牲个人的道德,先是在10月访问日本,寻求日本的支持,然后回国后,与宋美龄结婚,拉拢美国的势力。接着,他重组国民政府,通过军事和政治的手段,建立了他的独裁统治。

蒋介石此时已经骄傲自满,自视为中国的救星。

1928年11月23日,安徽省立第一女中举行校庆晚会,安徽大学的男生闻讯前来观看,由于没有请柬,大部分学生被拦在门外,学生们不甘心,强行闯入会场。女中为了维护秩序,提前关闭了电灯,结束了晚会,引起了安徽大学学生的不满,发生了打砸和伤人的事件,警察赶来平息了事态。刘文典作为安徽大学的校长,表示愿意道歉和赔偿,但女中方面不肯罢休,要求开除肇事学生,还到安徽政府请愿。蒋介石正好在安庆视察,便趁机插手。

刘文典和蒋介石就这件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虽然没有传说中的扇耳光和踢腿,但现场的气氛十分紧张。表面上看,这只是一起学生纠纷,实际上,却牵涉到了复杂的政治和利益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