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二野整编为3个兵团,谁来当兵团司令?这成了刘邓的难题!

2024-01-07历史

1949年1月,第二野战军28万大军整编为三个兵团。

谁来担任兵团司令员,成为摆在刘邓面前一个紧迫的难题。

在五大野战军中,将帅组合相对最稳定的还是刘邓。这支铁血雄狮,从八路军129师到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再到第二野战军,刘邓磨合了13年之久。

刘邓大军由于挺进大别山的影响,兵员总数不如三野、四野。但麾下能征善战的战将不少,像陈赓、王树声、李先念、陈再道、王宏坤、陈锡联、郭天民、杨勇等。

按照全军的整体规划,五大野战军整编为16个兵团。

其中,彭总的西野(一野)2个兵团;刘邓的中野(二野)3个兵团,预留第6兵团编制;陈粟的华野(三野)4个兵团,预留第11兵团编制;林罗的东野(四野)4个兵团,预留第16兵团编制;聂帅的华北军区也有3个兵团。

中野7个纵队整编为3个兵团,3纵陈锡联、4纵陈赓、1纵杨勇任兵团司令员,「三陈」之一陈再道未在名单中。

刘邓麾下「三驾马车」,成名于全面抗战时期。

「三陈」中,陈赓年龄最大,陈再道次之,陈锡联最小,三人依次差6岁。

陈赓的经历有些特殊,大革命失败后任特科情报科科长,到鄂豫晚任红12师师长、红四参谋长,随后辗转进入江西苏区任彭杨步校校长,长征后任干部团团长。

其余二陈,都出自鄂豫皖红四方面军。陈再道出道于黄麻起义,从普通战士一路成长为红4军军长。陈锡联红军时期的最高职位是副师长、师政委,一度是陈再道下属。

「三陈」并肩战斗,始于全面抗战开始以后。

34岁的陈赓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由于王宏坤资历更老,28岁的陈再道任386旅副旅长,而22岁的「小钢炮」陈锡联任385旅769团团长。

陈赓开辟了太岳根据地,陈再道参与开辟了冀南根据地。

抗战时期,陈锡联的职位一直低于陈赓和陈再道。

七大以后,杨得志、杨勇所在的晋鲁豫根据地划归刘邓,正式构成了晋冀鲁豫根据地。成立最早的4个纵队就是以四大军区部队为基础:晋鲁豫区杨得志1纵,冀南区陈再道2纵,太行区陈锡联3纵,太岳区陈赓4纵。

抗战胜利后首战上党,「三陈」协力歼敌13个师3.5万人。

此战,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次野外运动战,也是「三陈」联手作战的「处子秀」。次战平汉(邯郸),「三陈」默契配合,再次歼敌3万余人,其中生俘马法五等1.7万人。

解放战争爆发后,陈赓单独作战,陈再道、陈锡联出击陇海,破坏铁路300里;二战巨野,陈再道2纵阻击邱清泉表现出色,而陈锡联、王近山等3个纵队只吃掉胡琏1个团。

在此之后,陈再道、陈锡联、王近山和杨勇成为刘邓麾下的主力。

鲁西南战役歼敌6.3万人,12万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都是这4个纵队的苦力活儿。直到大决战的淮海战役,长期独立作战的4纵、9纵才和大部队合兵一处。

从中野到二野,有哪几位名将能够担任兵团司令员?

抗战胜利后最早成立的4大纵队司令员,无疑占据兵团司令员候选人的第一梯队。由于1纵首任司令员杨得志留在华北,其余3个纵队司令「三陈」无疑是兵团司令员的最佳人选。

「三陈」之中,陈赓长期独当一面,出任4兵团司令员无可争议。

但是,其余两个兵团的司令员人选则颇为微妙,因为除了资历最老的「三陈」之中的陈再道和陈锡联,还有几位新秀后来居上、勇冠三军,也有几位名将半路「空降」二野。

后来居上的第一位,是1纵司令员杨勇。杨得志留在华北军区后,苏振华率领1纵和7纵合并,由7纵的杨勇担任1纵司令员。竞争兵团司令员,杨勇的优势在哪里?

杨勇红军时期是团长,长征后是师政委,文武双全军政皆优。

抗战时期,杨勇是副团长、教导旅旅长、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和杨得志一起开辟巩固了冀鲁豫根据地。鏖战鲁西南,杨勇1纵攻克郓城歼敌1个师又2个旅。大别山高山铺战役,杨勇力劝刘帅破釜沉舟歼敌1.7万人,彻底走出屡战不胜的怪圈。

北向店遭遇战,面对胡琏3倍之敌杨勇护卫刘伯承突出重围。决战双堆集。杨勇激战9昼夜歼灭1.6万人,生俘吴绍周等将官9人。此外,晋鲁豫是115师部队,理应占据一个兵团司令员名额。

除了杨勇,二野的后起之秀还有王近山、杜义德等人。

除了老资格的王树声、王宏坤兄弟,还有解放战争时期「空降」刘邓大军的两位名将,一位是新四军5师师长、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一位是华北军区转来的郭天民。

所以,二野4兵团陈赓不可取代,3、5兵团「七选二」。

在这7位名将中,杨勇的优势最大:一是代表晋鲁豫军区部队,代表115师部队;二是二野为数不多的红一方面军战将;三是杨勇为人刚猛而又稳健,深合刘邓之心。

有文章载,王近山对年长2岁的杨勇任兵团司令员心有不服,私下找了刘邓首长,邓公告诉王近山:打仗,杨勇的确不如你,但是其他的方面,你不如他。

从后来席卷大西南、抗美援朝的过程来看,杨勇的表现没有让刘邓看走眼,尤其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表现,的确更出色,还担任了最后一任志愿军司令员。

至于和王近山同岁的陈锡联,红军时期两人都是师级干部,但抗战时期陈锡联异军突起,开启了火箭式上升,解放战争时期,3纵攻取宿县、生擒黄维,表现优异。

老资格的陈再道,为何没有成为兵团司令员?

和杨勇相比,陈再道抗战时期贡献更大,担任过冀南军区司令员,而杨勇只是晋鲁豫军区的副司令员。但是,作为晋冀鲁豫军区唯一的「外来户」,杨勇代表了115师部队。

在抗战时期,陈锡联的职位也比陈再道略低,但是,「小钢炮」的威名一点不亚于陈再道,夜袭阳明堡、保卫八路军总部、百团大战,陈锡联比陈再道风头更劲。

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逐步和陈再道拉开了距离。

上党、邯郸两战两捷,陈再道和陈锡联不相上下。巨野战役,陈再道的表现还好于陈锡联、王近山和杨勇。但是,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推进,在攻坚上的差异逐渐显现。

鲁西南歼敌6.3万人,但是最关键的羊山集攻坚战中,面对宋瑞珂的整编66师,陈再道统一指挥2纵、3纵激战一个星期,部队表现十分顽强,战局一度陷入僵持。刘帅改命陈锡联统一指挥,「小钢炮」灵活用兵,一举破敌。

随后挺进大别山,陈再道2纵护卫野司居中南下。刘邓后来改随杜义德6纵强渡汝河、淮河,进入了大别山。

决战淮海,表现最好的一是拦截黄维的4纵,一是飞兵宿县的3纵。

二野3个兵团司令员,最终敲定陈锡联、陈赓和杨勇。

担任兵团副司令员的有王近山、杜义德、郭天民,而「三陈」之一的陈再道并没有担任兵团副司令员,还退出了二野老部队,改隶林总的四野,留在河南剿匪。

不过,陈再道毕竟是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将,心胸宽广,不计功名,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刘邓首长和老战友,在林总麾下出色地完成了角色转换,干脆利落地歼灭了河南境内的土匪。

多年后,我军百万大裁军,陈再道和铁道兵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奉献。

当年的129师和二野老首长邓公非常心疼陈再道,但面对裁军大局,只能委屈老部下。陈再道主动做工作,完成了铁道兵的裁撤,光荣地站完了最后一班岗。战功卓著却又顾全大局、不计名利,这位老将在我军军史上成为光辉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