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50年,国军一少将在四川被俘,中央:迅速押回北京,这是为何?

2024-01-07历史

"寂静在喧嚣里低头不语,沉默在黑夜里与目光结交。于是,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泰戈尔【飞鸟集】

自古以来,人们对丁叔恒的评价褒贬不一。抗战期间,他将妇女儿童护在身后,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高墙,保家卫国,守卫一方;抗战胜利后,丁叔恒将地方自治民团改编为国民政府的武装部队。丁叔恒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是他看错了世界,还是用障眼法欺骗了众人?

刻苦求学,大胆教学

丁叔恒,原名丁家光,1892年出生在河南省邓州市,10岁开始进入私塾读书,14岁时,跟随父亲丁稚云前往山东,1917年受人鼓励报考北京大学,但是并未被录取,也就是此时, 他将名字从家光改为了叔恒 ,意为恒心读书,颇有些头悬梁锥刺股的意味。

这份决心不假,1919年丁叔恒考入北大预科班,算是半条腿踏进了北大的门槛,两年之后, 丁叔恒转入北大本科英语系,终于正式进了北大的门。

学业有成之后,丁叔恒机缘巧合下转投政治。1923年尚在北大读书的他便组织了名为"豫社"的政治团体,1925年加入了国民政府的外围组织"新河南学会",次年先是投入镇嵩军刘镇华部,后经由刘镇华介绍,正式加入国民政府。

丁叔恒走到这一步在当时看来无比自然,无数的事件一步步推波助澜,直至促成这个结果,可现在,站在全局视角的我们看着当时这一场景却难免唏嘘,世事难料,想必 丁叔恒也未意识到后期局势会大反转 ,倘若他此时加入的不是国民政府,倘若他此时接触到了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的伟人,是不是命运会完全不同?

现在看来是在一步步走上深渊,可在当时来看,丁叔恒十分有头脑,此后数十年间,职位越升越高,先后任副团长、少校副司令、书记长、民国政府国大代表等职。

直到1939年,抗战爆发后,丁叔恒回到家乡。许是因为他自身通过学习从农村走出的经历,他格外重视教育,他在邓县大东门双忠祠内, 创办私立中学自任校长兼任英语老师。

难能可贵的是,虽是自己一手创办的学校,可是丁叔恒却不以权谋私, 他平易近人,常常和学生们一起蹲着吃饭,参与学校的教学规划与管理,但是却从不领取津贴。

丁叔恒带领老师们编印教材时,以弘扬爱国主义、振兴民族文化、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报效国家、忠于民众为主旨,向学生们教导和传授相关思想。

民生建设,控制人民

丁叔恒同时也注重民生,受过高等教育,且学习的又是英文,丁叔恒的目光比当时其他人自然都要有远见,他主张办实业、改农业、修水利,兴建民居、难童教养院、安置灾民,他将这一切建设的有声有色,获得了百姓们的争相称赞。

他发挥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用自己的所学造福一方百姓,可他在促进地方自治的同时,也加紧了对百姓的控制,所谓"自治"大多是"丁叔恒治"。

丁叔恒信奉曾国藩、崇拜希特勒, 一边名正言顺的剿匪排除异己,一边抗战救国,却又一边反对我党,所作所为十分矛盾。

1948年,丁叔恒借助各大会议频频与国民政府上层接触,他还未发现大厦将倾,一味沉浸在作为"国民政府一份子"备受瞩目和关照的兴奋当中。

1949年年底, 丁叔恒计划逃往武当山继续与我党打游击战,没想到在辗转多次战争中,部下全部战死。 1950年1月,丁叔恒在四川南江被俘,中央下令押往北京审讯,可无论如何审问,丁叔恒始终不承认自己做错,拒不投降。

丁叔恒崇敬孙中山先生 曾在自治地建中山公园,也曾在自己创办的学校每周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却始终不懂先生说过的" 顺天意,应潮流,合人情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

丁叔恒作为地方势力头目,对宛西地方自治实行法西斯统治,带领宛西地区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进行反动活动,在时代的洪流下做了逆势而行的错误示范。

迂腐愚忠,万劫不复

尽管丁叔恒不认错,可并不能将他以往所做之事一笔勾销,1950年,中央下令立即将其带到北京,他在北京受审后,被押回邓县执刑,警示心怀不轨之人,随后,丁叔恒尸首被草草掩埋。

2009年,丁叔恒家人想要收敛他的尸首,可事隔经年,已经无从寻觅,最终只能象征性铲了些丁叔恒所埋大致位置的土,将他与妻子合葬并且立碑。

丁叔恒与妻子合葬的悲伤,除了正常的碑文之外,只刻了四个字 "铭记亲情" ,普通人碑文上常刻的"流芳千古"、"光启后人"放在丁叔恒的墓上将会格外沉重和具有争议,想不到在世时,堪称一霸的人物,过世后只能如此低调,避免议论。

百姓们对丁叔恒的评价也是高高低低,有人说他每次回村逢人就打招呼, 一生不曾买房置地、续婢纳妾, 每逢过年一定挨家挨户拜年,也有人说国军百万大军淮海一战几乎全军覆没,可他硬要返乡打游击,可见有点不识时务。

丁叔恒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能如此泾渭分明、一概而论,即使作恶多端的人也有行善事的时候,即使一心向善的人也会曾不经意间伤害到他人,丁叔恒这一生,当过学霸,也曾身居高位,只可惜站错了队伍,分不清形势,想要效仿法西斯统治,最后落得身首异处,葬身荒野。

丁叔恒在四川被俘,押回北京审问时,本有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可是他放弃了,他心心念念的国民政府早已弃他而去,反倒是他的咬死不认为自己留下了不识时务、迂腐愚忠的骂名,他这一生,让人太过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