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从知府添灯油到笔山书院

2024-07-21历史
内容摘要:知府添灯油,名绅轿抬学子,这是安龙、兴义两地城乡群众津津乐道的故事,直指地方文教。从近代到如今,黔西南的府城从安龙变换为兴义,从知府添灯油到笔山书院,始终脉络清晰地承载着兴义文教的源流。

兴义府试院门额 陶昌武 摄

汉、唐乃至更早一些时候,对西南大部分地区施行羁縻政策,演化到元代土司治理,大小土司、部落多如牛毛,难以形成区域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南盘江、北盘江环抱区域过去的真实历史状况。

直至1381年,明王朝调北征南统一云贵,实行卫所管理制度,贵州安南卫(治今晴隆县)、普安卫(治今盘州市),管理如今黔西南的部分区域。除此之外,还设立安隆守御千户所(治今安龙县)。

由于过去十分贫瘠,甚至连朝廷流官都难于设置,土流并治也是很长历史时期的状况。明王朝对贵州特别是贵州西部采取「开一线以通云南」政策,牢牢控制贵阳至昆明交通干线,进而掌控云南及云南周边的藩属国。而对于交通线之外的广袤区域,仍沿用土司管理。这样的管理政策,使得安南卫、普安卫和之后的普安州、安隆守御千户所等机构,军事驻防功能远大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性质,以致南盘江、北盘江环抱的黔西南,长久没有形成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413年,贵州建省,如今的黔西南大部分地域从云南划入,土司管理地方的社会状况仍未改变。

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清顺治九年(1652),这一年还有另一个年号——明永历六年。永历是明、清交替时期南方残明势力建立的政权,负隅坚持抗清。这一年,农民军张献忠大西军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等决定联明抗清,蜗居广西濑湍的永历政权接受这一举措,移驻安隆。

随着朝廷迁驻,千户所的行政区划显然不相匹配,安隆守御千户升格为安龙府。永历政权虽然只在贵州安龙驻扎了4年,但府一级行政机构的设立,加上大西军对云贵的占领,以及动荡战事中南盘江的自然天堑作用,隶属于广西行省的安龙成为南盘江、北盘江包围区域事实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兴义府志】记载,永历朝廷进驻安龙,千户所改为府,同时开办官学、开科取士,开启了黔西南地区历史上官学的发端。永历朝廷到来,还让调北征南而来固守「开一线以通云南」一线卫、所、屯、堡的移民群众,获得极大文化归属感,进一步奠定了安龙成为地方文化风向标产生地的地位。

永历朝廷终究没有能够抵挡住清军铁蹄。1656年,永历退往云南。两年后,清军攻克安龙,改安龙府为安笼所。1687年,安笼所入南笼厅。1727年,清朝施行「改土归流」,升南笼厅为南笼府,隶贵州布政司。至此,包括南笼府在内的南盘江北岸广大区域归入贵州,如今黔西南的行政区域大致成形,南笼府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得到极大巩固。

1731年,贵州巡抚张广泗疏奏建南笼府试院,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各地书院不断产生。

1746年,未置县的黄草坝建成第一座笔山书院。次年,府城(安龙)北魁星山海潮寺前殿改为九峰书院。1797年,南笼府所在地爆发农民大起义,当年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改南笼府为兴义府,次年在府属黄草坝置兴义县。南笼起义对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阻滞,直至1813年,兴义县才在县城东门外的吉安会馆建成第二座笔山书院。府城(安龙)于1816年在东门内昭忠祠建成桅峰书院(珠泉书院)。安南县于1835年在文庙前建成莲城书院。贞丰州于1836年建成珉球书院。

1840年,一场鸦片战争打痛中国,也打醒国人。次年,河北南皮人张锳从古州(治今榕江县古州镇)同知升任兴义府知府。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培养报国之士的心无比迫切。张锳到任,倡议新建府试院,经与各士绅及府属各州、县商谈后,其率先捐银千两,于府城内旧东门直抵北城墙购地近10亩修筑,1842年九月十三日即落成,计有房209间,时称「甲于天下」。

知府如是,各地学风炽起。安南县于当年重建莲城书院,贞丰州册亨州同于1842年建成册亨书院,普安县也在当年于文庙侧建成盘水书院,当时还未建县的新城(今兴仁市)也建成培风书院。

主掌兴义府十余年,张锳每天坚持做一件事——夜幕降临,派出差役挑着灯油巡城,只要见到哪户人家还有学子挑灯夜读,差役总要敲门入户,高喊一声「知府大人添灯加油喽!」为学子加满灯油。声声「加油」,激励莘莘学子拼搏奋进。知府添灯加油的美谈传遍坊间。

张之洞塑像 陶昌武 摄

张锳所处时代,安龙有一处名胜——招堤,为安笼镇游击广东番禺人招国遴于1694年始建。1848年,水患危及府城,张锳将堤加高五尺,从江浙移植菱荷于此,在堤畔金星山上建半山亭,其11岁儿子张之洞作【半山亭记】镌刻于石壁。1854又在山上建「省耕亭」,石刻一联「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家国情怀一展无余。

张锳之后,推动文化教育发展的黔西南继承者,首推兴义县士绅刘官礼,他用实际行动,把张锳的重教兴文演绎成传奇。

刘官礼生于张锳就任兴义知府的1841年,张锳离开兴义府,他已长到14岁,和各地学子一样,思想深受张知府「添灯加油」之风影响。1858年,黔西南地区爆发持续十余年的农民暴动。刘官礼因乱局而废学,却凭兴办家族团练、参与平定农民起义崛起,1868年以军功擢升在籍知府衔。

此时,刘官礼凭借持续的军功、职衔,奠定其权威,为地方兴学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条件。1883年7月,其创设「培文局」,与团防总局合设于昭忠祠,主管全县教育行政。其时,兴义县城建有历史上第三座笔山书院,由于学子增多,校舍不足,而院址狭窄,缺乏扩建条件。刘官礼联合地方绅士赵天如、林子亨,于1890年建成第四座笔山书院。由于资金充裕,民众踊跃,建设书院用房26楹近百间。

第四座笔山书院 (资料图片)

第四座笔山书院与张之洞、李端棻、严修、雷廷珍等时代风云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发展成为与贵阳贵山书院、遵义湘川书院齐名的「贵州三大书院」。

严修肖像 (资料图片)

1894年,严修任贵州学政。1896年,响应刑部左侍郎李端棻改革倡导,对贵阳学古书院进行教学变革,请来绥阳大儒雷廷珍为书院山长,揭开了贵州历史上近代新式教育的帷幕。书院学习内容除传统经史子集外,还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变革的学古书院面向全省首次招考学子42名,其中,刘显世、刘显潜、刘显治、吕声文、李映雪5人来自兴义。这批青年才俊考入学古书院,又为兴义县近代教育的突飞猛进、特别是笔山书院的高速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1898年,严修任满回京。当年9月,慈禧太后废除「戊戌变法」新政令。李端棻以「保荐匪人」获罪革职流放新疆,严修辞职返乡,全国上下一片血雨腥风。贵州当政者对新学噤若寒蝉。

姚华肖像 (资料图片)

经世学堂难以为继,雷廷珍连同学生姚华、张协陆、熊范舆等师生星散。正当此时,雷廷珍收到了兴义刘官礼礼聘其为笔山书院山长的聘书。贵州新学从省城贵阳转移到西南边城兴义。1902年,张之洞多次写信给雷廷珍,力邀他前往武汉执掌两湖书院。于是,雷廷珍离开兴义,其弟子姚华受邀前往兴义执掌笔山书院。

1902年9月,广西会党军渡南盘江,攻占兴义县城。刘官礼率人击溃广西会党军,擢升云南候补道。战事平,朝廷裁刘氏团练,刘官礼解甲归田,放下其他一切职务,专任劝学所学董。他请来严修、雷廷珍时期学古书院的另一高徒徐天叙任笔山书院山长,兴义新学得到延续。

1904年,张之洞与荣庆、张百熙主持拟定系统学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等,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因颁布时间之故被称为「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落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教育改革系统文件。

刘官礼响应「癸卯学制」,于1905年末将笔山书院改为「兴义县立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班。学堂当年招生30余人,以普及平民教育为宗旨,一次性从贵阳请来张协陆、陈筑山等13名教师,新学之风更炽。

兴义府有「知府添灯加油」的历史,而兴义县因推行新学,则流传着「三太爷轿抬学生」的故事。在刘氏推动下,兴义县境内先后开办22所初级小学堂。县立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班,为兴办新式学堂打下良好师资基础。新式小学堂开办并非一帆风顺,乡间谣传,学洋学要挖眼割鼻,换上蓝眼睛高鼻子。不少家长不敢把孩子送到新式学堂。

刘官礼像 (资料图片)

在刘官礼老家下五屯东二初等小学堂,第一学期开学报到时,除自家子侄,前来报名的其他适龄儿童寥寥无几。于是,早过花甲之年的刘官礼挨家挨户地宣传新式学堂的好,硬是用自己的轿子抬来一群乡邻子弟。不仅如此,新学堂还免费发放新式制服,学期结束,学校向优秀学生发放银元以资鼓励。刘官礼一番操作,到第二学期,东二初等小学堂报名人满为患。因刘官礼在家中兄弟中排行第三,于是「三太爷轿抬学生」的故事在兴义城乡被人津津乐道。

1902年,革职流放的李端棻以年老多病被赦回黔。其文教之心未改,于1905年联合士绅于德楷、任可澄、华之鸿等改设贵阳中学堂。次年,贵阳中学堂改称贵州通省公立中学,面向全省招生。这一次,兴义魏正楷、王文华等13名学生前往报考,成绩均名列前茅,兴义文风更加炽热。

兴义文教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因为笔山书院早兴新学,师资力量在全省首屈一指,更是得益于前贤大力推动,其起于贵阳学古书院革新、成于「癸卯学制」实施,这些都与同为1863年同科考中进士的贵州人李端棻、张之洞有着直接关系。

兴义则戎镇老安章寨吴氏宗祠有一通石碑,明确记载光绪末期变革学制,老统领刘官礼遵令,并巡游地方,建议在当地建设学校的史实。老安章寨乡绅深以为然,合力于1907年建成了自己的新式学堂。

1906年考入通省公立中学的13名学子中,窦居敬、窦居仁为乌沙革里彝家子弟。兴学热潮中,还产生了枫塘何陶雄、龙井唐守一、鱼陇岑明英、纳具吴炯心等一大批布依族教育先贤。他们不但为笔山书院及之后的高等小学堂、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培养了大批生源、师资,更为民族团结和谐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兴义创办了省立兴义中学和县立兴义中学,蒋秋溪、戴厚基、喻挺荪、花寿全、刘公亮等老师,都是饱学之士。兴义中学群英荟萃,教学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民国时期,兴义出国留学人数达29人。

新中国成立后,以笔山书院为标志的兴义教育事业迎来全面发展。兴义一中的高考录取率为全省前三甲。1960年毕业47人,38人考入大学本科。1996创办的兴义八中,探索变革,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直逼百年老校贵阳一中,兴义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持久的辉煌。(作者:罗松)

二审 邓涵予

三审 彭原清

(责任编辑 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