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新四军争分夺秒接高夫人出城,二十五分钟后,敌人空降徐州,扑空

2024-06-09历史

1946年深秋,淮北行署公安局便衣大队收到新四军第四师的紧急指令,迅速派遣人员前往徐州,安全接回高树勋的夫人。此次行动刻不容缓,确保高夫人平安撤离。

早前,高将军于10月13日领导新八军及纵队万余人,在邯郸前线毅然宣布起义。此次迎接高夫人,是一项承载着特殊政治意义的重大使命,必须慎重对待。

便衣大队慎重地将这项任务交付给了王定南,对其寄予厚望。王定南,这位备受信任的队员,以其稳健的作风和出色的能力,被寄予了完成任务的厚望。

关于高夫人的信息有限,仅知其居住于原郝鹏举公馆附近,具体位置需赴徐州查明。因我方保密措施,蒋介石及特务不知高将军起义,高夫人亦如此。故接人时间紧迫,以免高夫人遭不测。

依据便衣大队的周密部署,王定南于11月1日凌晨四时,毅然踏上了行动之路。他肩负着重要使命,决心在行动中展现出出色的能力和坚定的意志。

他乔装商人,怀揣居民证与三十万元法币,身藏赵卓如给高夫人的密信。进城理由为自睢宁经商归家。组织为王定南编造详尽家世背景,他沿途潜心熟记,以备不时之需。

进城之际,时针指向八点。或许因进城之人众多,亦或王定南伪装得宜,行动自如,他轻松穿越数道关卡而未受任何盘查。抵达天桥市场后,他迅速召来黄包车,直抵老县政府。经询问,车夫熟知高夫人居所,随即将其送至第十一战区官佐宿舍区大门口。

王定南踏出车外,微整帽檐,步履坚定地迈向大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断,似乎已做好准备,迎接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位尉级军官自岗楼稳步而出,面带微笑,礼貌地开口:「您好,请问......」他的话语虽简短,却充满了军人的干练与礼貌,让人不禁对他心生敬意。

王定南未回首,步履不停,仅以余光匆匆一瞥,随即大步迈进大门。军官见状,也未再深究,任由他离去。整个场面,无声胜有声,气氛凝重。

院子宽敞,大路两侧丛林掩映下,四幢别墅式小楼静立其中。王定南料想高夫人应居于此类雅舍,遂决定靠近一探究竟,以解心中疑惑。

行至第三扇门,王定南轻叩门扉,随即询声而入。迎面所见,一位四十许岁的妇人,身着黑绸旗袍,面色苍白,正是那位高夫人,她静静地立在那里,仿佛等待着什么。

王定南自称是经商之人,受托将一封书信呈予高夫人。此信并无特别之处,仅是寻常问候之语。他言辞间透露着朴实,让人感受到他的诚信与正直。

屋中一位年轻军人端坐。王定南趋前,背着军人以手势示意。高夫人领悟,轻声吩咐:「尹副官,暂避门外。」她补充道:「尹副官跟随我多年,亲如家人。」王定南随即从衣襟间取出密函。

高夫人将信读罢,目光呆滞地凝视着房门,似乎陷入了沉思。她的双眼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疑惑也有期待,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消息。

王定南揣度她或许对高将军的起义毫不知情,便直言道:「我奉命而来,因局势严峻,请高夫人即刻迁至隐秘之地,同时务必尽快探明高将军是否已投身起义。」

高夫人缓缓开口:「感激诸位美意。然而,我们人数众多,需共同商议。何况,即使是要离开此地,也非易事,毕竟我们的行踪早已为人所知,难以保密。」

王定南观察到高夫人似乎还未充分准备离开,便礼貌地与她道别。他建议高夫人深思熟虑领导的建议,并约定明日再来拜访,以便进一步讨论相关事宜。

然而,高夫人却以共进晚餐为由,巧妙地挽留了他。她言辞婉约,既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又不失礼节,使他无法拒绝,只得留下。

餐后,两人展开交谈。高夫人向王定南探询其所属部队,王回应道,他出自第四师,师长为张爱萍。提及张爱萍之名,高夫人神态顿显释然,显然对这位师长颇为熟知。

王定南向高夫人道别,随即返回驻地。领导颇为满意此次收获,并交付王定南一封信函:「此信专为高夫人亲启,内容涉及一位与王太太相邻的地下党员。上级有令,务必将她与高夫人一并接出。此信便是请求高夫人协助工作的。」

次日,王定南依旧早早启程,凌晨四点便踏上征途。八点十五分,他准时抵达高夫人宅邸。尹副官热情相迎,礼貌地将他引入会客室,氛围融洽而庄重。

高夫人翻阅密信后,面露讶异之色,随后沉思片刻,轻轻颔首。她淡淡道:「有位阎先生希望与你一见。」言辞间透露出几分郑重与期待。

王定南心中疑惑,遂向阎先生探询其身份。阎先生温文尔雅,微笑着答道:「吾乃一介布衣,无名小卒罢了,何足挂齿?」王定南听后,虽心存疑虑,却也不再多问。

高夫人详细讲述了阎会轩的身份。他不仅是高将军的同窗挚友,更曾并肩作战,共同入伍。阎先生曾荣任西北军军长一职,且在高将军缺席之际,家中大小事务皆由阎先生细心料理。

见到阎先生,王定南赞叹其性格直爽。阎先生年约五旬,胡须斑驳,声音铿锵有力。王定南欲细述背景,阎先生却径直切入主题:「我们聊聊保险怎么走吧。」

王定南坦诚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可选东行或东南两条路径。东南路线经郭庄机场,虽有守军,但白日不出,通行无阻。而东路则有六道哨卡,且有一铁路西桥,大车难以通过,风险难测。」

王定南婉拒了提议,因已至下午两点,时间紧迫。且住所和沿途部署尚未妥当,不宜草率行事。他建议明日启程,届时以便衣在哨卡附近接应,铁路东侧布置武装,高处设置瞭望哨,以确保安全。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王定南刻不容缓,即刻启程返回,不顾脚上磨出的水泡,迈着坚定的步伐,以每小时十三华里的速度迅速返回驻地。

领导批准了王定南的接人计划,并强调两点要求务必执行:一是确保王太太与高夫人结伴离开徐州;二是确保车辆准时发车,以应对突发情况,保障安全。

11月3日凌晨三点半,王定南便携同熟知当地地形的王广深一同踏上了前往徐州的征途。他们二人早早出发,利用清晨的宁静与清凉,踏上了这次重要的旅程。

在哨卡处,王定南被一名排长拦截,但王广深毫不迟疑,继续前行。深知排长底细的王定南,巧妙地摆脱了对方的纠缠,继续他的前行之路。

进入大门之际,警卫并未进行盘查,反而恭敬地行了个礼。这一幕令人感到意外,却也彰显了这里的秩序与尊重。警卫的礼貌举止,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庄重与和谐。

高夫人府邸前,两辆黑色轿车静静守候,物品正被悉心安置车内。王定南恳请尹副官引荐高夫人,并扼要传达领导嘱托。高夫人回应,已向王太太传达消息。

约莫十分钟,南边步行而至一青年女子,约莫二十四五岁,短发清爽,着一袭灰色旗袍,左手提小包,右手持黑布伞,身后紧跟一名勤务兵,步伐沉稳。

王定南心下一紧,缓缓转过身。须臾,耳畔传来细语:「你可是自东边而来?」王定南急忙转身,应道:「正是,敢问阁下何人?」对方轻声答道:「我乃王太太。」

王定南热情地伸出手,与对方紧紧相握,满怀关切地问道:「你好吗?关于接下来的事情,你的准备进展得如何了?是否一切都在按计划顺利进行?」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与期待。

王太太坦言:「虽然现实环境有所限制,但只要我们能够重返解放区,即便舍弃一切,内心也会充满喜悦。」她的话语中透露着对解放区的深深向往与坚定信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有准备工作均已悉数完成,一切细节均经过精心打磨,无需再添任何一笔。此刻,只需静待时机到来,便可展翅高飞,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

王广深身着新兵装束,端坐于首车之内。褚连荣副官亦同车而行,他乃高将军之亲眷,起义后曾潜回敌区。为稳褚副官之心,并展车队之雄风,特授其中校军衔。

王定南携同王太太,与高副官及其夫人同乘第二部车。此次出行,两部车内共载十人,各自安坐,准备启程。此次行程,虽人数众多,却秩序井然。

第一辆车已经疾驰而出,然而仅仅过了一分钟,第二辆车却仍旧停留在原地,引擎尚未轰鸣。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等待中充满了焦灼与期待,直到它终于轰鸣启动。

王定南稍显焦虑,低声询问是否该开始了。王太太轻碰其臂,贴近耳边细语:「莫急,由我来掌控局面。」她的语气平和而坚定,似乎早已成竹在胸。

时光流转,两分钟匆匆逝去。王太太果断下令,第二辆车随即驶出。王定南目睹此景,内心对王太太的沉着与机警深感敬佩,她的决断力让他赞叹不已。

车缓缓驶出大门,门卫依旧遵循惯例,高举枪械,庄重地向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这一动作虽简单,却透露出对来访者的尊重与礼遇,让人心生暖意。

王定南深吸一口气,能否顺利带领高夫人逃出险境,关键就在接下来的这一关了。他全神贯注,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誓要守护高夫人的安全。

车行将至天桥之际,他忽然发问:「对于我们的车辆,那哨卡可有胆色进行拦截?」言下之意,他对于自身的权势与地位有着十足的自信,笃信无人敢轻易挑战。

高副官斩钉截铁地回应道:「这绝无可能。」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他所坚持的观点是无可争议的,不可能有任何例外。

车辆驶过哨所,哨兵笔直地举枪致敬,未见任何阻拦,一切进行得如行云流水。第二关卡,我们再次顺利过关,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越过警戒线,侦察员的身影已随处可见。他们悄无声息地穿梭于每个角落,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随时准备捕捉任何可疑的动静。

跨越铁路西桥,前路已然无阻,高夫人踏上了通往解放区的康庄大道。从此,她将迈向新的征程,追寻自由的脚步不再停歇,一路前行,直至胜利的彼岸。

数日之后,高夫人离徐仅一刻钟,蒋介石即令宪兵四团空降徐州,迅速占领高夫人住所,并将其家嫂带走。

表面宁静的接人行动之下,却潜藏着紧张且不容懈怠的争分夺秒。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对时间的高度敏感和严谨把握,暗流涌动,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