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国军哪部起义,直逼蒋介石?结果如何

2024-02-03历史

1946年,解放战争初起时,国民党军队的数目远超我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逐渐发生了逆转。截至1950年6月,就有惊人的85万国军起义,这一现象对蒋介石的嚣张气焰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在所有国军起义部队中,最让蒋介石无法接受的可能就是第45军97师。那么,这支部队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为何选择起义,又给蒋介石带来了怎样的打击呢?

国民党45军97师,由291团、290团和289团组成,每一个团队都有着辉煌的历史。其中,291团曾是参谋总长顾祝同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时的卫队,290团则担任着陈诚的护卫任务。

而289团更是直接与蒋介石接洽,负责保护他和他的家眷。因此,蒋介石对97师非常重视,不仅为他们配备了最新的美式装备,还亲自挑选了部队负责人,并多次到他们的驻地视察,为战士们加油鼓劲。

以前,这支部队一直被蒋介石紧紧地掌控在手中,直到1948年下旬,国军在战场上连续败退,南京防务出现问题,蒋介石才将97师重组为野战部队。

但即使这样,这支部队也不需要执行野战部队的任务,只需要继续保护南京城。这足以看出蒋介石对这支部队的信任和偏爱。

原来,1949年春解放军南进,跨过长江的时候,蒋介石并未显露出几分慌乱。要知道,在之前的辽沈、平津等战役中,我军已经给国民党军队带来了沉重打击,随着150多万精兵的陨落,国民党野战兵团基本上已经无甚余力。

另外许多国民党部队选择起义,直接导致国民党内部人心浮动,可以说当时我军虽然还没有打进南京,但是在士气上已经压了国军三分。

就在两军对峙之际,国民党内部突然收到一条情报,称97师师长可能会「叛变」。但接获情报的张耀明根本不敢相信,因为97师可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97师师长是蒋介石亲手提拔起来的,没道理会去起义。

然而,张耀明一直犹豫不决,直到97师正式开始行动,他才感到后悔。

张耀明为了挽回败局,果断采取行动,对97师师长展开通缉并悬赏5万元。然而,尽管他做出了努力,最终仍无法改变局势。

师长抵达了解放区,97师起义的消息也迅速传开。当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时,他感到无法置信,然后又怒不可遏。

这个事件对蒋介石和他的国民党统治阶层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也给他们带来了恐慌和震撼,给蒋家王朝带来了失败的阴影。

很多人好奇,我党是如何成功说服97师起义的。其实,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围绕着两个核心人物展开的:一个是陈修良,她是南京地下组织的负责人。

1946年,陈修良受命南下,众人皆为其担忧。南京,国民政府的象征,地下工作的开展极为困难。自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以来,短短20年间,我党南京地下组织遭受八次毁灭性打击,八位南京市委书记不幸牺牲。

虽然南京地下党组织逐渐恢复,但陈修良此行依旧充满危险。然而,她毫不畏惧,伪装成贵妇人,成功混入南京城中。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蒋介石和国民政府逐渐陷入混乱,陈修良抓住机会,将党的势力渗透到各个角落,南京地下党员人数突破两千。

但这并不是最值得称赞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陈修良开创的「第二条战线」,在南京发起反国民政府的热潮。此外,她还策划了惊人的「海陆空起义行动」,展现了无畏的革命精神。

1949年3月4日,重庆舰士兵解放委员会全体成员在葫芦岛港码头展开自己制作的白底红星起义旗帜。其中「海」指的是重庆号舰队,「空」指的是轰炸机八大队,至于「陆」,正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国民党97师。

第二个核心人物叫王晏清,也就是国民党97师的最后一任师长。王晏清是湖南永兴人,自中央军校毕业后先后经历过淞沪会战和滇缅战争。

他原先是国民党青年军第208师副师长,虽然职务不低,但也并非核心人物。可是1948年,情况迎来了逆转,当时97师师长赵霞升任45军军长,他原先的职务也就空了出来。

为了得到这个职务,许多国民党官员不惜抛下大把金银。只不过蒋介石心知这支部队关系到自身安危,因此在部队领导选择上格外慎重。

尽管国防部给出的多份推荐都被驳回,但最后还是蒋经国向蒋介石举荐了王晏清,「王晏清不嫖不赌不抽,不沾酒色,为人也正派,正适合这个职务!」

蒋介石犹豫再三,最终采纳了蒋经国的建议,而王晏清也因此成为了「御林军统领」。尽管得到了重用,但王晏清痛恨腐败同僚,心系家国大义。

陈修良察觉到了王晏清内心深处的向往,并亲自找到了他,说服他做出起义决定。在他的舅舅的帮助下,陈修良成功凑够了「海陆空大起义」的最后一块拼图。

正如她在诗中写道,「山连古阙江南春,豺狼狐兔遍地荆,大军横渡即将到来,看尔还能露出狰狞!」做好起义准备后,王晏清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他知道97师的政治部主任肖汉杰胆小难成事,于是将他支回南京,让他给家人报平安。随后,王晏清叫来了289团的团长和参谋人员,向他们透露了自己的起义渡江计划。

289团立即表示会全力配合,但随后提出了两个问题。

如何过江?王晏清等人遇到了困难,没有足够的船只,而且之前卫戍总部规定,所有从南到北的船只都将被军舰击沉。

他们还遇到了97师内部的问题,虽然289团和97师直属部队同意起义,但290团和291团的态度还不确定,贸然行动可能会泄露起义的消息。

最后,王晏清等人决定暂时保密起义的消息。然而,就在1949年3月24日晚,当他们准备渡江时,突然收到了45军军长陈沛的消息:「王师长,张总司令明天请你吃早饭,一定要来啊!」

王晏清虽然口头答应,但已经做好了连夜起义的准备。后来,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驾船直奔长江北岸。

图源网络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尽管驻江舰队已经发现了王晏清等人的船只,但他们并没有向他们开火,而是用军舰上的重机枪向空中扫射,结果是王晏清一行人毫发无损。

据事后推测,舰队上的人可能猜到了王晏清提前布置了炮兵阵地,只要军舰开火,就会暴露他们的位置,从而受到岸上迫击炮阵地的猛烈攻击。

总的来说,这次渡江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王晏清在岸上收集部众后,立即向我军发出信函,希望能和我军会合。随后,王晏清的一支队伍向解放区转移,而国民党方面则对此感到愤怒,对他们发起了悬赏,但最终,国民党的众多爪牙只是无功而返。

而在另一方面,张耀明找不到王晏清,就开始策划对他家人的攻击,甚至拿王晏清的女儿威胁他的夫人,要求她泄露王晏清的行踪。

王晏清夫人深爱着自己的国家,虽然她一直严守秘密,但心中却总是挂念着自己的女儿,忍不住时常落泪。终于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借着还书的名义,成功骗过特务,来到了王晏清的家中。

她告诉王晏清夫人,她的女儿已经被安全接走了,听到这个消息,王晏清夫人才放下心来。除了这个小女孩,当王晏清家人遭遇困境时,还有许多陌生人伸出了援手,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陌生人冒险给她送来了10元钱。

王晏清夫人回忆说,「是他们让我们知道,还有很多人在关心我们,虽然生活再苦再难,只能吃盐水泡饭,但我却舍不得动用这10块钱,因为它意义非凡……」实际上,王晏清的这次起义有些仓促,本来他有机会提前把家人接出来,只是国民党的特务截获了他给共产党发的电报,他因此而面临着暴露的风险,不得不立刻起义。

虽然因为准备工作不够完善,这次起义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但97师这支「御林军」的起义意义非凡,令人欣慰。那么,起义后的王晏清过得如何呢?

南京起义后,王晏清受到江渭清和陈士榘的亲自接见,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委任为华东军政大学战术研究室主任,以及南京军事学院情报处副主任。

1958年,他和其他138名国民党起义军官一同被授予了解放军军衔。由于他起义的时间较晚,且过去服役的部队性质比较特殊,所以他只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然而,大校军衔实际上也很高,而且他被邀请进入了政协,政府给予王晏清的待遇也相当优渥,他因此被称为「土木系军官中结局最好的人」。

王晏清选择加入土木系,是因为与罗卓英关系密切,罗卓英是陈诚的主要智囊。和王晏清一样,土木系的起义将领还包括罗广文和尹作干。

罗广文在解放战争中曾经担任兵团司令员,后来在郫县起义,对革命做出了贡献,之后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和山东省林业厅厅长。

然而,由于身体原因,他在1956年去世,享年51岁。至于尹作干,他在解放战争中也起义了,但最终被判死刑。

对于为什么同样是起义将领,却有不同待遇,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局势来理解。虽然都叫「起义将领」,但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罪大恶极,最后被逼无奈,不得不起义的人。

1. 郝鹏举乃两面派的典型代表,他曾先后投靠汪精卫和蒋介石,但随着国民党形势的恶化,他选择了起义加入解放军。

然而,当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时,他又背信弃义,转投国民党阵营。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妄想借起义脱罪,简直是痴心妄想。

2. 王晏清则是正常起义的代表,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因此待遇也相当不错。 3. 李济深和赵寿山则属于第三类,他们原本是国民党将领,因为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感到不满,所以最终选择加入共产党。

他们的待遇也相当优厚,例如李济深曾担任国家副主席,赵寿山则被任命为西北野战军的副司令员。 4. 最后一类是国民党的被俘军官,如杜聿明和黄伟,他们虽然曾经效忠于国民党,但在被俘后,也选择了加入共产党。

这些人虽然并非真正的起义者,但确实被俘,而我党并没有对他们施加压力。相反,经过改造后,他们被特赦了。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对国家有贡献,心地善良的国民党军官大多受到优待,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则遭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就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保持纯洁的心灵,要有为国家和人民的大局观,而不能只想着个人的利益。同时,我们也应该坚持走正道,不能被野心蒙蔽双眼,否则一定会「失道寡助」。

蒋介石就是这个教训的最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