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民国布尔津县商业贸易简况

2024-01-07历史

民国布尔津县商业贸易简况

布尔津县位于额尔齐斯河北岸,地当布尔津河注入额尔齐斯河的入口处,是阿勒泰地区各县的交通枢扭。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城镇街道上仅有零零散散的七、八所房子,到解放前几年,已发展到一百多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商业贸易的规模、范围及商品交换的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

布尔津商业资本不发达,经营规模狭小。比较早的商人有郜宪林,河北人,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已在布尔津经商,雇有一个店员和二个哈族工人,开设一个门市部,资本约值一、二千只羊。以经营牧区贸易为主。1933年正集中了一千二、三百只羊、二百匹马、五、六十头牛,待赶往吉木乃边境换货,恰遇上马赫英匪乱。牲畜被抢而破产,人就返回内地了。

继郜宪林之后的商人有房树林(是郜的表弟),亦河北人,有二名店员,二、三名哈萨克族工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约有四、五十两黄金的资本,到四十年代中期资本已扩展到三、四百两黄金。三区革命前不久,携带二百多两黄金返回内地,留下的门市部后来被劫。

又有朱学敏1933年来布尔津,是磨坊主,兼营商业。有三、四头奶牛,四、五匹马,一盘磨,一所院子,雇有长工及短工十多人。1947年破产后给苏联人洗羊毛、打包,当了工人。1949年又开店经商。

维吾尔族商人中有阿不都拉洪,1921年从喀什骑毛驴而来,人称「乡约」,掌管县城的水利、土地及一般民事诉讼等。他牲畜不多,有一戽地(250亩),开设一个中等规模的门市部,有畜力磨坊一座。

阿不都热合满,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说十月革命后)自苏联迁来,苏侨。一说哈萨克人,乃蛮部落;一说塔塔尔人。兄弟三人共有羊八百余只,还有牛马驼等(一说有二、三千头牲畜),同他的姐夫,妻弟及其它乃蛮部落的人,组成一个阿吾勒,是一个牧主。同时兼营商业,在四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拥有七个门市部、一个收购站、二个洗毛场和一辆汽车的资本家。雇有会计、出纳,店员及做各种家务话的有五十余人,每月发工资。他们绝大多数是塔塔尔人,少数是乃蛮部落的哈萨克人。这些人,解放后都陆续返回苏联。因此对阿不都热合满的商业情况无法详细了解。他的货物运销阿勒泰地区各县。1947年,阿不都热合满在阿勒泰三区政府中担任副专员,迁往阿勒泰,其弟德力达汗主要经营畜牧业。这时,商业规模日渐缩小,门市部时开时关闭,有时让店员牵上骆驼,驮上货物到牧业上转一转,搞些牧区贸易,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家里送些物品。

在阿不都热合满手下经销货物的商人,就不在少数。在布尔津的,有米西尔阿不都拉(苏侨,塔塔尔人),热合买土拉等。米西尔阿不都拉,在1948、1949年,以阿不都热合满的名义与苏联经商,并向苏联在阿勒泰采金开矿的工人供应肉食。于1955年回苏联。

另外还有一些小商贩;有汉族商贩十多户,维吾尔族和塔塔尔族商贩五、六户成他们资本少,规模小。不能单独与苏联换货,往往几家联合起来,将零星的皮毛性畜集成大宗,才能与苏联换货。

归结起来,解放前布尔津的商业有三种类型(1)不雇店员的小商,约十来户。(2)雇有店员,开设门市部,其中如郜宪林、房树林等不兼营其它行业,如朱学敏、阿不都拉洪等兼营农业及磨坊。(3)稍后,出现了与畜牧业经济相结合的商业资本如阿不都热合满,但他是外国侨民,不是民族资本,经营进出口贸易,且是阿勘泰地区的一个大批发商。

解放前,布尔津县的贸易方式大致分为批发、门市及牧区流动贸易三种。

门市贸易是布尔津大、中、小三种商人的普遍经营方式,只是规模大小有别。门市贸易的发展,与布尔津人口的增多有关,而布尔津人口的增多,又是同布尔津成为阿勒泰地区的水陆交通要道有密切的关系。

兼营批发业务的仅阿不都热合满一家。各地小商都从他那里提货,他按门市价格的九折发货。一些商人及畜产品(皮、毛、肠衣)委托他向苏联换取茶、布、糖等百货,他收取5%的佣金。

牧区流动贸易的经营者,主要是中等商人,阿不都热合满去当副专员后,他的弟弟也经营收区贸易。一些小商偶尔也带上货物在夏、秋季节到牧区转上几个月。具体的经营方式,据朱群诸(县贸易公司仓库保管员,早年给郜宪林、房树林当店员,在给郜当店员时曾连续数年被派去牧区卖货)说是这样的:

每年春季,牧民赶着些畜从冬牧场转向春收场时,他就牵上四、五峰骆驼,驮上布、茶、糖以及日用百货进入春牧场。住在牧主或部落头目的家里(去了之后和离开之前都要送些东西),随着畜群转移。同时,把各种商品,赊给牧民。事先要了解牧户有无牲畜,有多少牲畜,能有多少畜产品。然后确定赊不赊或赊给多少。到了夏天秋天,剪了夏毛,秋毛,或宰了冬肉以后得了皮和肠衣(郜宪林不收肠衣)就自动送来抵帐。如生意好,夏天再回县上驮一次货,一年可卖出七、八驮货物。冬天到来时,牧民赶着牲口进入冬牧场,他就牵着骆驼带着活畜和皮毛回到县上向店主交帐。其中仅羊毛一项大约可以收到五、六公斤。住在牧主或部落头目家里的原因是,只有他们需要各种消费品,奢侈品,也只有他们有多余的牲畜和皮毛可以换取各种商品。他们也欢迎有商人去,也接待得起商人。住久了,再换一家。几年功夫;朱群诸跑遍了布尔津各个较大的部落。

牧区贸易的特点,一是流动,一是赊售。这种赊售的方式也影响到门市贸易。平时,赊售一些东西,秋天,顾客拿了皮毛肠衣来顶帐。当然,赊售的都是一些熟人。

商人出售的商品主要是日用百货,而以布、茶为主,收购的是畜产品和活畜,而以毛、皮为主。各类商品虽然以货币论价,但事实上都是以物易物。为了便于物物交换,日用百货都折成一档子花布(约合二市尺)为单位,活畜折成二岁绵羊为单位,畜产品折成一普特(等于16.38公斤)羊毛为单位。如十档花洋布换一只二岁羊,一普特夏毛顶十档花布,一普特秋毛顶二十档花布,一块米心茶顶八档布,一头小牛顶二只二岁羊等。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用钱,一档花洋布六、七角钱,方块糖一包是一元三角,茶一块是六、七元钱,或八、九元钱。但是在实际交换过程中,仍然是以物易物。在上世纪四十年后期一块砖茶换十六斗粮食,一只羊换半块砖茶,一块大布换一只羊,一只羊换八档白布,一百斤面粉换一只羊。

上述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比价,显然是很不合理的。「剪刀差」很大。商业资本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是很残酷的。劳动人民生活很苦,用的是木碗(一升粮食换二、三个),取火是用打火石,买不起石油也没有洋蜡,晚上用桦木枝点火照明,窗户上不用玻璃,而用羊尿泡。一车柴禾只能换得一瓶石油,一头牛驮得的柴禾只能换得大小四枚缝衣针。

在旧社会,新疆经济落后,没有什么工业,各种工业品都要从外地运来,各种皮张及畜产品亦需运往外地出售。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各类商品都从内地用骆驼运来。从绥远(今内蒙古自治区)到奇台,需要半年时间。然后再从奇台转运伊犁、南疆及阿勒泰各地。从奇台到阿勒泰,驮运又得二十来天。布尔津所需物品又从阿勒泰运来。由于路途遥远,工业品价格奇贵。而运出的货物,主要是珍贵皮毛(所谓「细皮」)黄金及肠衣,是为东路。由于盛世才的割据及以后的三区革命等历史原因,东路商业渐衰。然而专收细皮的内地商人仍然在各地,如布尔津河上游的库木河、喀拉斯河就有人专收灰鼠水獭等细皮。

由于布尔津地处阿勒泰之西部,与苏联相去不远。在沙皇俄国时代,俄国商人就把经济渗透进新疆。凡与苏联方面贸易的,称为西路,运往西路的物品与东路不同,以羊毛、羊皮为大宗,由于历史的原因,西路商业发展较为迅速。

早在十月革命以前,沙俄就非法地在布尔津秘密派驻二名商业人员。当地商人如需贩货,就与这个俄国人接洽,由他们安排带什么货物、到吉木乃边境后找什么商号换货。1928年,苏联政府派人接管了他们二人的工作,仍然是只管接洽,不买不卖。这时布尔津的苏联贸易公司是处于「明无暗有」的状况。到盛世才统治时期,苏联在布尔津的贸易公司就完全公开了。布尔津的畜产品主要运往苏联,而百货商品也几平完全由苏联运来,即使是国内出产的茶,也是苏联从我国进口后再回销新疆。随着苏联在我新疆阿勒泰采矿及商业的兴盛,苏联开辟了额尔齐斯河的内河航运。每年夏天河水上涨的季节,苏联货物就由拖轮直接运到布尔津靠岸。一个夏天可来三、四次,每次亦有二、三个或三、四个拖轮。在河南岸还修了储油罐,储存汽油,各种货物都由拖船运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阿不都热合满那样的大商人就出现了。在不通航的季节,阿不都热合满就用自己的汽车、或租用马车、骆驼直接去吉木乃运货。布尔津及阿勒泰的各种畜产品亦由拖船运往苏联。活畜仍然是直接赶到吉木乃边境,交货后,由苏联方面给以记帐凭单,回布尔津提货。

对外贸易的发展,并没有缩小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却养肥了阿不都热合满那样一伙外国和本地的商人,也满足了牧主、部落头目生活享受的奢欲,而大量皮毛的出口又阻碍了本地皮革及毛纺织工业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