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历史的尘埃——欧洲宗教改革 :基督教的分裂

2023-12-07历史

16世纪欧洲的瑞士、法、英以及东欧和北欧诸国,继德国之后,也都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 这一运动表面上是反抗天主教会与罗马教皇的专横特权和腐化贪婪,实际是反抗当时封建社会制度的政治兰争。

历史背景: 教会腐败是其导火索,但在十一到十二世纪,教会也接受了一些改革,如可吕尼革新运动的加强管理修道院,要求修士和修女重新过禁欲生活,并专心祈祷,读经及默想。但经过数百年,到十六世纪初期, 教会内部腐败的情况又再度严重,其中最受指责的就是出卖大赦(又称赎罪券)以搜刮民财 ,征收重税以及买卖教职等,使百姓信心丧失殆尽,改革的呼声再度提高。

到了16世纪初期, 德国的马丁·路德通过反对教廷售卖赎罪券开始了一场从宗教层面到政治层面的改革。 一方面他质疑教皇是否有赦免信徒的罪行的权利,同时他心中也产生了疑问,就算教皇有权赦免罪行,那么他为什么不免费地加以赦免,而是要收取报酬呢? 他把自己的困惑和质疑写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五条】

从宗教方面看,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所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 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 宗教改革期间,代 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约翰·卫斯理等。

路德教:把神性与人性融为一体,使人精神获得自由;

安立甘派:把权力归于国王,使国家利益成为最高利益:

加尔文派:把宗教生活于世俗生活融为一体使日常生活具有了神圣性。

路德教的宗教改革

16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路德教派已传入北欧各国。瑞典国王古斯道夫一世(1523~1560 年)时期, 鉴于天主教会以大主教特罗尔为首的僧侣贵族,对丹麦入侵和统治瑞典曾给予支持,天主教会丧失民心,乃决定支持新教的宗教改革活动。 古斯道夫一世任命从德国维登堡归来的传播路德教的奥拉斯 — 彼屈为斯德哥尔摩圣尼古拉教堂的牧师,支持他在1524年12月为路德教举行的公开辩护活动,也支持牧师本人的结婚。

瑞典国王还任命彼屈之弟将【圣经】译为瑞典文。1527年6月古斯道夫一世在威斯特拉斯召开了规模大、成分最广泛的国家议会会议。国王在会上宣布按路德教派的方式,改革瑞典的教会。 会上决定,修道院统归国王,凡1454年以后贵族「奉献」或捐赠给教会的产业和土地一律还俗。瑞典主教的任用无须教皇批准,教会的一切收入上缴国库,教士讲道必须以【圣经】为据。 自此宗教国家化。1541年时,瑞典完成了路德教的改革,受瑞典管辖的芬兰改信路德教。

丹麦在国王腓特烈一世时期进行宗教改革。1526年,腓特烈一世任命路德的学生汉斯—陶森当他的牧师。陶森公开为路德教辩护和布道。丹麦国王下令将主教们施坚信礼的全部收入上交国王而不给罗马教皇。 当丹麦的天主教会的主教要求国王驱逐路德派传教士时,腓特烈一世回答说:「他没有管辖人民灵魂之权,解决的办法是让人民自由信仰。」

在丹麦,1524年,【新约】的丹麦文译本开始流行:1529年,克里斯丁 派得生发行改良的丹麦文【新约圣经】。1530年,路德教派的信徒已控制了哥本哈根和维堡。 同年,在哥本哈根的国会会议中,天主教和路德教领袖展开了公开辩论,最后以路德教的胜利而告终。 由汉斯陶森在国会中出的【信仰宣告书】,在丹麦流传十年,成为丹麦路德教派的正式信条。

安立甘派改革

安立甘宗(,常用名「安立甘教会」(盎格鲁教会,Anglican Church)或「主教制教会」(主教会,EpiscopalChurch), 是基督新教三个原始宗派之一,也是带有盎格鲁-撒克逊人礼仪传统的宗徒继承教会。它在清朝传入中国,译作「圣公会」,取义神圣的天主教会 (圣而公教会Holy Catholic Church),约定俗成。

公元3世纪,基督教传入罗马帝国时期的大不列颠岛。6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圣额我略)派遣奥斯定·坎特伯雷在肯特王国建立天主教区。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英国的天主教会在国王亨利八世的带领下脱离罗马教廷;经过玛丽一世的复辟,最终由伊丽莎白一世完成改革。 大英帝国崛起之际,安立甘宗传入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从1541年起,加尔文成为日内瓦教会的领袖,并在此后25年间,把日内瓦变成一个政教合的神权国家。 他按照共和制的原则,把教会的管理权置于由教徒选举产生的长老(一般都是富人和企业家)和牧师的手中,对人民实行严厉的统治。一 切浮华的宗教仪式被取消,许多宗教节日被废除,并取缔赌博,甚至连跳舞演戏等娱乐活动也加以禁止,认为这些都是浪费,人民只有平时做工,礼拜天祈祷。

加尔文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形式有利于资产阶级,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得到广泛地传播,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一个有力武器。 16 世纪下半期,尼德兰在加尔文教的旗帜下,形成了一个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联盟,其中包括手工业工人、农民、低级贵族和有民族意识的贵族,共同展开反对西班牙封建统治的革命斗争,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一一荷兰共和国。

新教在欧洲的传播

欧洲其他国家接受新教的情况较为复杂, 有的是路德教,有的是加尔文教,宗教改革的斗争颇为曲折,而且多有反复。 波兰在国王西吉斯孟德一世及其子西吉斯孟德二世时期宗教改革广为传播。波兰小贵族猛烈抨击教士的特权。有些诸侯类似德国一部分诸侯那样保护新教活动。

但泽城表现最为突出。有的僧侣公开奉行和宣讲路德的主张。有些教堂搬走了宗教偶像(1522年)。市议会准许修士修女还俗并封闭修道院(1525年)。迄 1540年,所有教堂的讲坛尽操纵在新教之手。 1539年,加尔文将其所著的【对弥撒的评语】一书献给了波兰王储。当西吉斯孟德二世继位之后,波兰的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发展很快。 【圣经】被译为波兰文,波兰语在宗教事务中逐渐取代了拉丁文。著名的天主教教士詹—拉斯基宣布改信新教。 1548年,捷克波希米亚兄弟会被驱逐出境后移至波兰。

不久,他们在波兰成立30处秘密据点。由于天主教士指控小贵族为「异端」,1522 年爆发了许多小贵族反抗天主教会的斗争。 1555年,波兰国会通过并宣布,取消天主教会法庭的司法权,所有教徒均有信教自由,并立法许可教士结婚,在圣餐中可普遍享用两种圣体,准用波兰语宣通弥撤。 波兰宗教改革一度达到极盛。但60年代,西吉斯孟德二世在罗马教皇驻克拉科夫的使节康曼多涅主教的一再劝说下,转而压制新教。 1564年耶稣会士被邀进波兰、创办学校,控制教育事业,又巩固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从世俗的方面看, 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分裂,对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宗教改革促成了政教分离,使世俗权利摆脱了宗教的控制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 新教伦理还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还为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

在思想上开创了一种自由精神,在政治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其所导致的宗教分裂的现实格局在客观上为宽容精神的出现和壮大创造了条件,宽容精神成为培育西方现代科学和民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