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军封山要困死红军,却没想到,一个女人在他们眼皮底下救了陈毅

2024-07-19历史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是一首极其豪迈的诗句,但如果知道泉台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立马就变得十分悲壮。「泉台」在这里是阴间的意思,写诗的作者的意思是自己将去阴间召集旧部,打破地府斩阎罗,意为打破旧社会,建立新秩序,而这位在泉台也能召集十万旧部的作者就是我国的开国元帅陈毅,这首诗是他1936年冬写下的「绝笔」诗句【梅岭三章】中的其中一篇。

世人皆知长征苦,却不知留在南方的部队更苦,我国十大元帅中,只有四人被称为「老总」,一为朱德朱老总,二为彭德怀彭老总,三为贺龙贺老总,还有一位就是陈毅陈老总。朱老总是我军兵马大元帅,地位最高,蒋介石曾评价朱老总 「大象无形」,是度量如海的人物 ;彭老总也不必说,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是毛泽东赞颂彭老总的诗句,彭老总为人硬气, 别人敢打的仗他可以打,别人不敢打的仗他也敢打, 抗美援朝彭老总挂帅出征,麦克阿瑟、李奇微这些世界闻名的上将都在彭老总手里吃了败仗;而贺老总,出身江湖却赤胆忠心,刚见到周恩来,就将一个师的部队拱手相送,长征期间,他为了分担中央红军的压力,主动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大义如斯,我军无人不叫他一声贺老总。

四位老总中,朱老总、彭老总、贺老总都参加过长征,只有陈毅陈老总没有参加,同时他也是十大元帅中唯一没有参加长征的元帅,但陈老总在红军主力长征这段时间做出的功绩和面临的困难,丝毫不亚于长征。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但南方依旧留下了不少部队,陈毅的人物就是带着这些留守部队与国民党军继续斗争,主力红军都被迫转移,可想而知南方当时的斗争环境有多么艰难,而陈毅带着南方的部队和国民党军斗争了三年多的时间,最后还由这些部队组成了新四军,成为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

再说回到【梅岭三章】,这是陈毅当年的「绝笔」诗句,写于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梅岭位于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的交界处,山高林密,且地势险要。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为腿伤动了手术,不便行动,加上南方还留下了1.6万余红军战士,中央就决定将陈毅留下了指挥,自此陈毅就在南方和国民党军打起了游击。

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之后,国民党军对原来的红军根据地进行了严密的封锁,联合当地的地主、将我军留在南方的部队完全困在了山里。陈毅、项英等人在1935年10月跳出国民党军封锁,将部队带进了梅岭,自此两年多时间,部队一直都生活在梅岭。1936年9月以前,蒋介石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两广事变,陈毅他们虽然过得艰苦但总体上还是可以的,下山的道路也没有被封锁,战士们可以经常下山和当地老乡拉拉家常,帮老乡挑挑水、砍砍柴,购买一些生活物资,而陈毅还在这段时间认识了一个对他非常重要的女孩张千妹。

当时张千妹只有17岁,陈毅等人来了之后,她就对红军产生了兴趣,看着经常来自己家里帮着自己挑水砍柴的战士们,张千妹内心也有了成为红军一员的种子。在随后的接触中,陈毅和张千妹认识了,张千妹经常去问陈毅问题,陈老总为人本来就很亲和,久而久之,就成了张千妹在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最后张千妹直接成为了游击队的地下交通员和通讯员。

两广事变平息后,也就是1936年9月之后,蒋介石对陈毅等人展开了清剿,派出了他的得意将领「碉堡专家」戴嗣夏,这个人与红军有着血海深仇,他对红军非常了解,清剿手段总能打到红军的七寸,他在山口、路口、渡口建造碉堡,用重兵把守,让红军无法再进行快速专业,同时掐断了红军与外界的联系,阻断了红军生活物资的来源。

同时他还采用保甲制度,其实就是一个连坐,一个村子为一保,十户人家为一甲,发现一人和红军有联系,一甲人全部遭殃。保甲制度让很多群众不敢再与红军往来,失去了群众支持,红军的生活当时直接陷入了困境,连吃的都找不到,陈毅当时是亲自带人在山上打猎,蛇虫鼠蚁,能吃的都吃过,你能想象胡乱将帽子扣在头上,趴在草地里打猎的形象吗?你能想象抓到一只兔子都要开心老半天的陈老总吗?

戴嗣夏这么做还不够,最后直接釜底抽薪,移民并村,将生活在山林的山民都赶了出来,将山区变成了无人村,加上当时临近冬天,戴嗣夏这么做,让红军直接断粮断盐,很多战士长期没有足够的食物,也没有盐,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别说打仗了,就是走个路也很吃力。陈毅后来回忆在梅岭的这段时光,他是这样描述的: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这就是当时留在南方的战士们的生活,幸好红军在梅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国民党军在开放山林之后,梅岭村民用各种方法带物资上山,米藏在竹杠里,盐融进棉袄里,冒着生命危险,将生活物资带给红军,养活着陈毅等红军战士。

被困在山里的这段时间,陈毅怕的不是牺牲,而是和中央失去了联系,消息被封锁,陈毅完全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更不知道一名叫做陈海的地下交通员已经叛变投敌,正准备通过假消息诱捕他呢。

陈毅在被封锁期间,曾旧伤复发,脚肿成冬瓜,最后用草药治愈。部队也因为有群众的支持,生活状况有了改善,梅岭虽然依旧被封锁着,但战士们脸上都有了笑容,眼里也有了希望,但陈毅却一直苦着脸,哪怕脚被治好了,也没法让他开心起来。

这天,战士们看到陈毅兴冲冲地跑下了山,连脚伤被治好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开心的笑容,这让战士们很不解。其实陈毅这天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中央有消息了,他得到消息,中央派人通过从香港转道,给自己传来了消息,写信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是一个叫做陈海的地下交通员,信中让他去大余县地下交通站接头,对于这封信,陈毅是有些存疑的,他有些不解陈海为何不把人带来见自己,不过尽管有所疑惑陈毅还是下山了,因为在他心里,中央的指示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陈海当时早已经叛变,这次写信,只为诱捕红军高层,然后配合国民党军彻底消灭梅岭的红军力量。

陈毅乔装打扮一番,立马从将军变成了教书先生,并在梅岭区委书记黄赞龙的带领下来到了陈海的家。陈海不在,其妻子是当地人,当陈毅问陈海的时候,陈海妻子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做了什么事,于是照实说:「(陈海)到团部去了。」

团部只有国民党军的团部,作为地下交通员,陈海怎么会去团部,显然陈海已经叛变了。可关键是陈毅和黄赞龙都没有听清楚,将「团部」听成了「糖铺」,听到「糖铺」,陈毅理所当然地以为是地下交通站「广启安糖铺」,为了尽快见到中央来人,陈毅和黄赞龙转身就往糖铺跑去,这可真是跑着自投罗网啊。

幸好幸好,幸好在糖铺外面,有一位老人拉住了陈毅,陈毅也不知道这位老人是谁,但他明白,老人是救了他一命。老人将他拉进小巷子,告诉他陈海叛变的事情,陈毅既庆幸老人拉住了他,也失落没有中央的消息,但稍微一想,他就来不及庆幸和失落了,梅岭的红军危在旦夕,陈海既然能诱捕自己,自然也会对梅岭红军下手,拜别了老人,陈毅连忙朝梅岭红军驻地赶,连老人是谁都没有问。

梅岭,国民党军从后山入侵,但被哨兵发现,在群众的帮助下,红军战士早已没有了孱弱,他们在发现敌人袭击之后,突围而出,跑到了附近的芦苇山,国民党军找不到红军,最后无功而返,而陈毅却被返回的敌军包围了,最后还是教书先生的打扮救了他一命。

和部队接头之后,陈毅带着人快速专业,跑到了一处小山,躲进了一处岩洞里,岩洞很隐蔽,不怕敌人发现,但却没有食物和水。国民党军这次是下决心了,在山林里赖着不走,现在陈毅等人即使不被发现,也会被饿死。

就在这个时候,陈毅的另一个救星出现了,之前说过的张千妹循着留下的暗号找到了陈毅等人,然后在晚上给陈毅等人送来饭菜,并给他们带来情报,在敌人的重重封锁下,陈毅知道这个女孩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给自己送吃的,让自己活命。

张千妹一连送了数天,但陈毅一直提心吊胆的,生怕出个意外,可是意外说说就来,这一天又到了张千妹送吃的的时间,可是张千妹一直没有来,陈毅的心一直往下沉,到最后他都不敢去想了。

第二天张千妹还是没有来,此后几天,都不见张千妹,陈毅几乎已经肯定,张千妹出意外了。外面的国民党军还是没有走,陈毅几乎已经失去了力气,而就在恍惚之际,陈毅突然心生感慨,拿出了纸笔,写下了【梅岭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写完三首诗,陈毅放下纸笔,回首陈毅元帅的前半生,1901年出生,15岁进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18岁到法国勤工俭学,20岁参加留法学生爱国运动,21岁加入青年团,22岁入党,到1936年,已经35岁的陈毅为了革命事业奋斗了十几年,这让我想起了毛泽东赠给周恩来的【诉衷肠】:

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

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这首词更像是1936年陈毅的真实写照,忠贞为国,何曾怕过牺牲,只是天下还没有红遍,江山还有待平定,可陈毅自己却饥渴到已经没法再斗争了,只能将夙愿寄托给「诸君」,望诸君将捷报当作纸钱,自己则去泉台召集十万部众——斩阎罗。

写完【梅岭三章】之后,陈毅就躺下了,第二天,已经饿得迷糊的陈毅突然发现自己看到了张千妹,他刚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的幻觉,没想到眼前的张千妹不仅开口了,还给自己拿来了吃的,以及一个好消息,封锁的国民党军撤走了。而她之所以这几天没有来,是因为自己被国民党军发现,然后滚到了山崖下面,摔伤了腿。

陈毅后来得知国民党军撤退的原因后,也是庆幸不已,1936年中国发生的最大的事件就是西安事变,因为这件事,国共达成了合作,围剿陈毅的国民党军才会撤退。当然,南方国民党军对红军的围剿一直到全面抗战的时候才真正停止,但后来又发生了皖南事变,留在南方的部队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生存下来真的不容易。

当然,后来蒋介石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淮海战役,国军八十万精锐被吃,直接让长江以北为之一空。当然,那个时候的陈毅已经没有1936年的窘迫了,后来陈毅还成为了上海市长,我国外交部长,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对他有救命之恩的那位老人和张千妹则没有多少记录,特别是那位老人,如果不是当时的那一把,或许也就没有后来的陈老总了。

陈老总当年虽然没有能够到泉台招旧部斩阎罗,百万解放军一起,为我们打下了一个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