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一个平常的周末,青岛的张秀琳女士起了个大早,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放松,她决定趁周末的大好天气出去走走。
听说山东博物馆的环境不错,藏品也很丰富,她早就想去一睹芳颜。
>>>意外相逢
走进宽敞的博物馆大厅,各朝代展品井然有序地排列着。
由于时间有限,她决定先参观镇馆之宝厅。
她依次欣赏着这些古色古香,凝聚了古人无穷智慧的精品。
突然,一个双耳圆腹的簋(guǐ)引起了她的特别注意。看这器物的纹饰,她觉得似曾相识。
再凑近些仔细端详,她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东西怎么和家里盛米的碗有点像?
她赶忙向博物馆人员咨询,从对方处得知,目前展览的这个簋只是身体,它还有个盖,可惜盖现在还未现身。
谢过馆方人员,张女士着急往家赶。她没有告诉她们家里有一个类似的盖子,万一不是那就太冒失了。
回到家,张女士随即把情况告诉了丈夫。馆方人员曾告诉过她那个器身是丁姓人家捐的,而她的丈夫也姓丁,极有可能家里这个盛米碗就是那个器物的盖。
夫妻俩极谨慎地把碗包裹起来,准备带碗去博物馆让专家鉴定一下。
再次来到博物馆,丁女士急切地找到管理人员,说她家的一个碗很像那个簋的盖,想请专家看一下。
她小心翼翼打开包裹,馆方人员立马叫来专家,经鉴定,此物确是那个簋的盖。
大家都激动不已,张女士夫妇当场决定,把这个盖捐献给博物馆,馆方对张女士夫妇的大义行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至此,分离多年的器身和盖终于相聚。
>>>历史价值
那么,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个簋有什么重要价值呢?
簋和我们熟知的鼎一样,除了是一种实用器,也是一种重要的礼器。
古人吃饭时席地而坐,簋就放在席子上,里面装着黄米、小米之类的素食。
在当时的西周,鼎和簋的使用成为区别身份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簋用双数,鼎用奇数
簋一般都是圆腹、侈(chǐ)口(指口沿向外延伸)、圈足(指器物底部承制一个圆形圈来托器身)。
这个簋铸于西周周宣王时期,之所以被称为「颂簋」,是因为它的主人姓颂。
此颂簋器型庄重,制作精致,装饰朴素美观。腹内和盖内相同的长篇铭文,字迹优美,笔道圆润,结构和谐,内容完整地再现了周朝的册命典礼,这对于研究西周社会的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而成为了传世青铜器中的精品。
>>>铭文意义
下面是簋腹底和盖内铸有铭文内容:
短短的152个字,真实地记录了西周隆重的册命典礼。
天刚蒙蒙亮, 周王就来到宫室内就坐。颂跟随一个叫宰引的人进入大门,毕恭毕敬地站在庭院当中,等待着天子的召见。
尹氏将对颂的任命书交给了周王,周王叫史官虢(guó) 生宣读任命书。
任命书的大概内容是,任命颂管理京师的20家仓库及新建的宫内用品仓库,并赏赐他官衣及配饰,车马用具。 并叫他立马上任。
颂听完立即跪拜,叩头,接受册命书。佩带出宫,不久又返回宫中,向天子献上玉璋表示感谢。
上任后,颂铸造了簋,用以感怀宣扬天子的美德及祭奠已故的父母。
希望以此祈求得到身体 健康、纯灵的保佑、通达的仕途、长命永年。祈愿长作天子之臣而得善终,子孙后代享有荣华。
另外,当时人们在铸造青铜礼器的时候,一般都同时铸铭文一样的鼎、簋、壶三种。据资料记载,当时颂铸造的这批器物不止1件,实为三鼎、五簋、二壶,按西周礼制为士大夫族葬器。
>>>历史传承
颂死后,器物跟他一起埋入地下,2000多年后,在清朝前期,在陕西出土,后来流转至北京,被一个叫刘喜海的人花重金购得,并带回老家山东收藏。
对于刘喜海,我们可能不太熟,但是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堂祖父刘墉(刘罗锅)。
刘喜海是一位收藏大家,他的藏品非常丰富。
自从宋代出现金石学以后,人们对于青铜器的研究主要重视的都是纹饰,许多没有纹饰的青铜器因此被忽视。
道光时,刘喜海倡导青铜器以带铭文者为贵。凡有铭文的高价收购,没有铭文的不收。
从此,青铜器的研究集中在铭文,而不再是纹饰了。可以这样说,刘喜海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一个门类的收藏和研究方向,这在收藏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刘喜海之后,山东官员李山农和收藏家丁树桢又先后收藏了这个颂簋。
丁树桢出生于黄县(现在的山东烟台龙口县)丁氏家族,这个家族生意遍及山东、东北、京津等十一省,早在乾隆年间,他的家族就已经成为山东首富,被世人称为「丁百万」。丁氏家族历来重视文物收藏。
抗日战争时期,丁氏家业衰败,后人分家时,器身和器盖分别由兄弟二人分藏。
1943年10月,地处解放区的烟台地区成立胶东图书馆,王景宋任馆长,他组织收集了胶东根据地内大量的金石文物及古籍。
1947年春天,胶东图书馆在黄县设立"北海书库",专事收藏"土改"中清查出来的古物、图书。
黄县丁氏家族所藏大量国宝级青铜器,也在征集范围内,后被安全转移,避免了国民党返乡团的搜刮。
1951年,胶东文物管理委员会撤销时,将所藏文物交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包括颂篡在内的黄县丁氏所藏青铜器,也一同移交给省文管会。
1954年,山东省博物馆成立后,这批青铜器转归山东省博物馆。
如今,这件颂簋就像是一位久经世故的老人,用它那无声的语言, 默默地为后人讲述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灿烂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