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邓小平打仗咋样?毛主席和刘伯承分别如何评价?

2024-01-26历史

邓小平打仗咋样?毛主席和刘伯承分别如何评价?

从那一刻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深圳这个曾经的边陲小渔村如今已崛起为一座与北上广齐名的国际化大都市。

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典范,是过去四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国际政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美国前总统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1978年冬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中央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而在那一年,邓小平同志已经古稀之年,生于1904年的他已年逾74岁。

这位古稀老人在自己人生的后半段,引领着新中国从贫困走向富强,从落后走向繁荣。如今的新中国强大无比,连那个曾经称霸全球的超级大国也感到忌惮。我们生活在这个富裕国家,对于小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深感敬佩。

而在他人生的前半段,中国大地硝烟弥漫,人民生活艰辛。在战争年代,他与刘伯承搭档,领导着「刘邓大军」所向披靡,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跟随毛主席一同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虽然在指挥军队时刘伯承担任司令,而邓小平担任政委,但邓小平在作战指挥方面的才华却赢得了刘伯承的真诚赞誉。

毛主席曾公开赞扬邓小平战时的成就,表示小平同志当年确实有战功。这一肯定不仅稳固了小平同志在党中央的地位,也为他后来的复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是一位军事从业者,真正的专业领域是战争。

邓小平,生于1904年的四川广安,少年时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加入共产党。随后前往莫斯科深造马列主义思想,归国后积极参与激烈的救国救民事业。

在孙中山领导下,国共两党达成第一次合作共识。邓小平回国后被中共派遣到冯玉祥的部队担任教员。

他不仅传授战士们基础的读写知识,还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理论学识,大大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

随着孙中山去世和蒋介石掌权,国共合作破裂,冯玉祥转向反共清党。邓小平离开冯玉祥的部队,来到武汉参与挽救党和革命的「八七会议」。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观点。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目睹冯玉祥屡次违抗蒋介石命令,但由于其掌握重兵而蒋介石无可奈何,邓小平十分认同毛泽东的主张。

在战争时期,光有理论知识是无法实现拯救国家的宏愿的。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掌握充足的作战知识。

从此,邓小平投身到激烈的土地革命中,为建立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不懈努力。

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在中央苏区结识了来自四川的老乡刘伯承。刘伯承比他大十二岁,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剪掉辫子,加入了革命队伍,是当时威震一方的川中名将。

当邓小平留学法国时,刘伯承已是川中的名将;后来,邓小平前往莫斯科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而刘伯承也在莫斯科学习军事理论知识。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邓两人一个任司令一个任政委,率领一二九师坚守太行山,建立了广阔的太行山根据地。从此,两人展开了长达十三年的卓越合作,共同主持多次著名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

离开冯玉祥后,邓小平自1927年为共产党建军,至1951年率军和平解放西藏,经历了二十多年,打下了无数次大小战役。

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我是一名军人,我真正的专业就是打仗。」

十三年来,刘伯承和邓小平携手合作,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刘伯承作为司令更是被誉为军神。然而,刘伯承对邓小平的评价却是:「小平才是最神的,他打仗一向不讲规矩。」

古人云「兵无成势,无恒形」。

邓小平的最大规矩就是没有规矩。正因为他不拘泥于成规,才能在多变的战场上灵活运用各种战术,以出奇制胜。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表面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却在背后指挥阎锡山进攻解放区,试图消灭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独占抗战胜利果实。

此时,刘邓领导的一二九师已发展成晋冀鲁豫野战军,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负责歼灭侵入解放区的敌军,捍卫抗战胜利成果。

山西长治地区,古称上党,地势险峻,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掌握上党地区,可东进河北,南控黄河,从而掌握华北和中原地区。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与赵国争夺上党地区耗时三年,占领后仅用五个月即战胜赵国,坑杀赵军四十五万,加速了秦统一全国的历史进程。

了解历史可以引导当今,从中不难看出阎锡山进攻上党地区的野心。然而,我方是否要发动上党战役,刘伯承一开始犹豫不决。

一方面,此时毛主席正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若发动上党战役可能威胁主席的安全;另一方面,解放军与国民党实力对比悬殊,发动战役并无必胜把握。

邓小平在此时表示:「只要我们打得漂亮,敌人就不敢轻举妄动,毛主席才会更安全。」

因此,1945年9月10日,刘邓大军发起了保卫解放区的上党战役,到10月12日成功歼灭阎锡山派来的援军,俘虏阎锡山的得力将领史泽波,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随着上党战役的胜利,国共两党暂时搁下成见,签署了「双十协定」,毛主席也安全地从重庆回到延安。

蒋介石未曾预料到解放军竟敢发动如此规模的战役,然而在上党战败后,他的「剿共」决心并未削减。

蒋介石坚持认为上党战败是因为阎锡山大意,不肯正视解放军的真实实力,坚持自欺欺人地认为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胜,只是因为运气好。

于是,蒋介石再次命令孙连仲率部从新乡沿平汉线北上,试图打通平汉铁路,由此向华北推进。在刘邓大军的坚守下,这一企图被挫败,双方陷入胜负未定的状态。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远在大洋彼岸,不愿看到国共内战规模扩大,派遣总统特使马歇尔前来华进行调停。于是,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与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组成了军事三人小组,负责调解国共冲突。

然而,当刘伯承参加停战谈判时,国民党代表王仲廉却表现得傲慢无礼,根本不愿意和平停战,甚至想扣留刘伯承,继续指挥军队向解放区进攻。王仲廉以为扣留刘伯承将导致解放军失去最高指挥官,军队将会溃不成军,从而容易取胜。

然而,刘伯承却坚定地表示:「刘邓大军除了刘伯承,还有邓小平。他可比我会打仗,你们不放我回去,军队在他的指挥下同样能够打胜仗。」

刘伯承与邓小平合作多年,两人不仅在工作上互相搭档,更是情同兄弟。刘伯承对邓小平的赞誉可能有些主观,但作为新中国的奠基者,毛主席对邓小平的作战水平也是相当肯定的。毛主席不仅将多个重要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了邓小平,而且在公开场合对他的战功给予充分的夸赞。

1966年,毛主席在上海会见阿尔巴尼亚的访华团时,邓小平陪同在旁,毛主席在向外国友人介绍邓小平时赞扬道:「别看这位同志个子小,南京可是他打下来的。」

在三大战役结束后,毛主席任命淮海战役的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为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负责执行解放军「渡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路线。邓小平通过可靠的情报渠道,冷静分析敌我情况,领导制定了一系列作战计划,为渡江战役做足了准备。不久后,人民解放军成功渡过长江,攻克南京,为解放军顺利南下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由于邓小平在毛主席心中的卓越战功,七十年代初,邓小平表达了再次为党工作的意愿,毛主席亲自在信上批示:「邓小平协助刘伯承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 这一句话概括了他的从军历史。

随后,邓小平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面对解放军存在的机构庞大、人员庞杂、士兵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时,邓小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整顿。然而,初见成效的整顿遭到了顽固派的反弹,邓小平离开了政治前台,未能充分发挥抱负。

在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关键时刻总有一个人能挽狂澜,而邓小平成为了历史的选择。周恩来评价刘邓合作时称,一个是「举轻若重」,一个是「举重若轻」。邓小平的「举重若轻」精神使他能够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魄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需要一位有胆识、有气魄的领导者,而邓小平正是具备这样特质的人物。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领导下的党中央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祖国大地,中国人民踏上了通向富强的道路。即便脱下军装,邓小平依然牵挂着新中国的军队建设。

当时,中国的经济改革急需资金支持,而庞大的军队每年都需要巨额经费来维持。邓小平深知,一个强大的军队必须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主张精简部队,裁撤冗员,并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他的理念是,只有在经济强大的基础上,才能有力支持军队的发展。

因此,1984年11月,国庆阅兵仅过一个月,邓小平作为中央军委主席表达了进行裁军的决心。他说:「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儿,这个事就让我来干吧,不要把矛盾转移给下一任军委主席。」

次年六月,中央政府宣布裁军一百万,引起了全球巨大关注。当时越南战争仍未结束,国境线上仍有不安定因素,裁减军队规模近四分之一的决定让很多人感到难以接受。此次裁军不仅仅是简单的人员减少,还涉及将全国的11大军区合并为7大军区,意味着有4个军区将永远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自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的每个军区都有着光荣的历史。裁军涉及选择裁撤与合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在邓小平的坚强支持下,最终实现了裁军百万的目标。

通过这次改革,人民解放军迈出了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坚实步伐。邓小平操刀这次百万大裁军并未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反而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邓小平在战争年代以其指挥才能得到了刘伯承与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在和平年代,他通过裁军百万展现出强军的决心,使解放军焕然一新,步入了现代化之路。因此,邓小平在战争和和平时期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