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楚庄王究竟有多强?装傻3年慧眼识忠奸,一飞冲天问鼎中原

2024-02-17历史

楚庄王,杀父上位,凭着一股狠劲, 连续消灭了江淮地区的一大批小国家,问鼎中原。

但谁能想到, 曾经的他,是个不理朝政,夜夜笙歌的「昏君」呢?

«——【·善于争论,及时采纳·】——»

鲁文公十六年,楚国大饥,四邻的庸人、戎人、濮人、麇人联合攻楚。以郢为中心的楚国,四面受敌。而北方的中原诸侯(主要是晋国)也有乘虚入侵之意。在内外交困的紧急关头, 楚庄王和群臣共谋对策。

一派主张迁都避敌,理由是郢地平坦,无险可守,不如迁到地势比较险峻的阪高(当阳长阪)。

一派以蔫贾为首主张主动出击,理由是险地不可恃,因为「我能往,寇(敌)亦能往」,各路敌军之所以蜂涌而来, 是认为楚国已经「饥不能师」 了; 若能奋起自卫,先打击为首的庸人,余者就会望风而逃,「各走其邑」。

楚庄王及时采纳了蔫贾的意见,亲自率饥兵,对庸宣战。起初未能得手,甚至将领被俘。此时,军内在战术问题上又发生了争论。子扬穸向大将庐戢梨等进言,要求倾国出动,与庸人正面决战;师叔却主张派少量人马与庸人接触,佯作败势,迷惑敌方,使其失去警惕,待到 「彼骄我怒,而后可克」。

楚庄王又及时支持了师叔的意见,与庸人七战七败,庸人果为所惑,认为 「楚不足与战矣」, 就不作防备了。此时,楚庄王抓住战机,乘快车西上,会师于临品,兵分两路,对庸人发动箝形攻势,以怒兵攻骄兵,一举灭庸。 其他敌军,慑于楚军之威而表示屈服。

«——【·采纳反面意见,及时改变·】——»

楚庄王取得灭庸胜利之后,有点自我陶醉了。鲁宣公三年,他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侈然有移步之意。

慰劳楚军的王室大夫王孙满对庄王说: 「要拥有天下,在德不在鼎。若君王有美德,鼎虽小而重不可迁;若君王昏庸无道,鼎虽大亦轻而可移。」 王孙满的辩证的哲理性的回答,使庄王深受启迪,打消了 「取周室而代之」 的意图,从此致力于树德行义。

鲁宣公十一年,楚庄王领属国诸侯之兵伐陈,讨伐了弑陈君而夺位的叛逆夏徵舒,并决定把陈国降为楚国的一个县。当时,属国诸侯及楚国大臣均向庄王祝贺, 独有申叔时不表颂扬之意。

庄王颇为不满。申叔时对庄王举了「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的故事说:「牵牛践踏田庄的庄稳家,牵牛者当然错了;但田主却夺走别人的牛,那就过分了。你领兵伐陈,声讨叛逆,这是一种义举,所以受到了诸侯的支持。而现在要把陈国降为楚县, 以正义之名,行贪得之实,这正确吗 ?」

警策的譬喻,打动了庄王,他高兴地说:「多么好的意见,可惜我听到的太少了!」 立即取消了「县陈」的决定改为「封陈」了。

«——【·汲取教益,断然决策·】——»

鲁宣公四年,令尹越椒作乱,欺君叛国,按当时律例,理应灭族。其时,没发现有人劝阻。然而在盛怒之下,他想起了越椒的祖先、楚国的贤臣令尹子文。他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就决定恢复子文之孙克黄的官职,以继承若敖氏的禋祀。

他眷念功臣的行动,较之汉宣帝灭霍光的九族、唐太宗掘魏征的坟藠、明神宗发配张居正的全家,要睿智得多, 起到了「劝善」的作用。

鲁宣公十二年,楚庄王围攻背信弃义的郑国,攻人了郑国京城,郑君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愿意求和。楚将军子重等对郑国的反复无常深为不满,力主拒和而灭郑。

楚庄王说:「郑君能以国事为重,谦卑尽礼,就一定能团结国人,敌忾同仇,那将是不可战胜的。」 于是决定退兵三十里,和郑国签订了和约。

晋楚战于邲,楚军大获全胜.晋军尸横遍野。楚潘党建议庄王收晋尸筑武军、建京观(注)以示子孙勿忘武功。庄王不以为然,他引用历史事实, 说明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平,而不是炫耀武力。

他说:「周武王伐纣有七德,我伐晋无一德。一个无德之君用晋楚将士的枯骨来建立自已的丰碑,怎么能教育子孙?」他力排众议,不作任何重辱晋国和威胁诸侯的纪念活动。 「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

为什么作为霸主的楚庄王不行霸道而行王道、念念不忘一个德字?

看来楚庄王是想学周武王。 他自诩有周武王之志,而深感无周武王之德。他接受了王孙满和申叔时的忠告,他还要树德行、收人心、申信义于天下,来改善楚国和自己的形象,以实现更大的抱负。

因此他比他的臣下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在建京观的问题上他直率地批评潘党说:「非尔所知也。」 也就是说,这是你们所不能理解的。

«——【·不着急,不莽撞·】——»

晋楚大军对峙于邺,对收兵还是决战,楚国上下分歧很大。 庄王想收兵,而宠臣伍参想开战, 主师孙叔敖反对开战,伍与孙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孙叔敖说:「楚军连年征伐,人不解甲,马未卸鞍,疲劳已极,能保证取胜吗?」还挖苦伍参说:「要是打了败仗,吃了你的肉还不解将士的恨!」

伍参说:「你身为主帅,坐失胜筹,算是无谋之辈。」并回嘲孙叔敖说:「要是打了败仗,我已成了晋军俘虏,你想吃我的肉也捞不着了。

孙叔敖一气之下,掉转车头,挥起令旗,率军南归,一贯当机立断的楚庄王,此时未置可否。

伍参又力劝庄王开战,并分析了晋军的弱点,认为胜券在握。还说:「楚国是御驾亲征,晋国不过是大臣领兵,以君逃臣,连楚国的江山都蒙上耻辱。」 这句话刺痛了庄王的自尊心,便命令孙叔敖暂缓撤军,原地待命。

随即派使者对晋军说:「楚国出兵,是为了教勺郑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你们撤军吧!」紧接着又派使者「求成于晋」, 并商定了订约的日期。

此时楚庄王所考虑的是既不愿让已经疲乏的楚军淹留外地,增加伤亡(这是孙叔敖之意);又要取得一个体面的解决,免受「以君逃臣」之饥(这是伍参之意)。他是在等待客观条件的变化,再作适当决策。当时,以先毅为首的晋军主战派先是赵括拒和,后是赵旋挑战,使得庄王怒不可遏。

于是亲率左军,追击赵旋。晋军为了接应赵旎,全面出阵。战场上风云突变,剑拔弩张,决战的条件成熟了。 楚军主师孙叔敖抓住战机,挥兵疾进,先声夺人,大破晋军。

构成楚庄王的正确决策的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他重视和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他的周围人才济济,有蔫贾、师叔,申叔时、孙叔敖、伍参、庐取梨、潘党等,大都是胸有甲兵、忠贞卫国的贤臣。 楚庄王是善于罗致人才的,所选拔的都是有识之士。

他们君臣之间,臣下之间,均能展开争论,不分尊卑,不计得失,唯善是从。楚庄王接受申叔时对「县陈」的批评而改变原策,没有计较君王的尊严。孙叔敖支持伍参对决战的建议,放弃陈见,也没有计较主帅的威信。

另一个是庄王具有过人的智慧和魄力, 他对待各种意见,既不优柔寡断,也不率尔苟同;既能博采众长,又能独具慧眼。而且,一经决策,就能躬亲实践,这就保证了他的决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由于楚庄王决策得当,尽管处境艰难,他仍能从容不迫,捭阖自如,内戡叛乱,外张国威,饮马黄河,问鼎伊洛,威震中原,雄视北方,使楚国进入了全盛时期。楚庄王本人也与齐桓、晋文并肩。